2021-4-10 | 化學教育論文
一、強化學生知識技能
化學教學中,有些化學問題比較抽象,教師如果單靠口頭講授,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主要靠死記硬背.這樣時間一長.學生就覺得化學課枯燥無味.抽象難懂,也影響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在解釋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會變紅的原因時,如果教師只是口頭講解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對于這一知識點,學生很難理解,只能靠死記硬背.時間一長,容易忘記.但是如果教師能設計一個對比實驗的話,一方面學生對于這一知識點能夠較好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
二、激活學生思維活動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由思則明,明則通,通能應變.靈活巧妙的思維方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最能激活人的思維活動的莫過于奇特的事物或現象.好奇、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思維的催化劑,是學生探索心理的推動力.教師在課堂上要依照知識的科學性和趣味性,經常設計一些適合的、較為奇特的實驗進行演示,并設置疑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誘發他們的好奇心,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檢驗與吸收問題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演示實驗:分別在等體積的兩個礦泉水瓶中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然后加入少量的等體積的氫氧化鈉溶液與石灰水,振蕩,我們會觀察到加入石灰水的礦泉水瓶稍微變癟,且瓶中石灰水變渾濁;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礦泉水瓶變癟的程度較厲害,但瓶中溶液無明顯現象.通過這一實驗現象,學生就會思考為什么兩個瓶子變癟程度不同呢?通過分析由此得出實驗室一般吸收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溶液,而根據現象比較明顯,檢驗一般用石灰水.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激發與引導學生的思維更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實驗在培養學生的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學中必須鼓勵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每個問題的提出及整個教學過程,盡可能的把教學過程設計成發現問題一一分析問題一一解決問題的模式.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化學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是依托學生動手實驗來進行的,化學實驗具有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教育功能的落實和體現需要教師有效的講授,更需要學生對實驗過程的體驗.如何利用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可從幾個方面著手:
l.信心的培養.大部分學生在剛做化學實驗時缺乏信心,比較害怕.因為他們動手機會少,我們就要鼓勵他們、愛護他們,設法增強他們的動手自信心,減輕他們的顧慮及畏懼心理.
2.耐心的培養.沒有一定的耐心,只能是敷衍了事.有些學生急于求成,隨意改變實驗條件:更有甚者,看別人做完實驗,就趕緊抄一下答案,一走了之.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自己要有耐心,在實驗過程中要不厭其煩地講解,逐次巡視,對實驗失敗者幫助找出原因,鼓勵學生重做,直至實驗最終成功,這樣耐心增加了,動手能力也會隨之增強.
3.興趣的培養.化學實驗本身就能引人入勝,要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動手興趣,可向學生開放實驗室,開展各式各樣的實驗活動,興趣增加了,動手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4.技能的培養.實驗中的技能主要是指實驗儀器的使用以及維護、管理的能力,是動手能力的重要內容.學生掌握的技能越多,動手能力也就越強,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室的管理中來.《化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指出“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學生能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因此,化學實驗是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教學形式,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化學實驗教學,以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總之,新課改背景下的化學實驗課堂教學,教師要注重科學的引導,努力構建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學習文化,給學生形成寬松、和諧、活潑的實驗環境,保證學生實驗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膽地進行化學實驗及其探究活動,實現自身全面素質的提升和人的發展.
作者:黃旭廣 單位:江蘇省興化市荻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