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平面設計論文
一、形態的認知與印象
當我們進行設計時,也必須考慮受眾對設計作品的印象,即設計作品的形態。當我們為一個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做設計時,如果企業的形象能夠吸引顧客好的聯想,自然就會有消費群,反之則無人問津。由此可見,企業形象對企業的業績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企業的形象又與整個視覺系統的形態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比如VI設計以標志、標準字、標準色為核心展開的完整的、系統的視覺表達體系。將企業的理念、文化、服務內容、企業規范等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記憶和可識別的形態符號,從而塑造出排他性的企業形象。例如,在企業的logo設計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圓形形態或者曲線形式的設計元素,這是因為人們本能會對“圓”有“親切”、“溫暖”等好感度很高的認知,而且圓形又可以使人聯想到“相連”、“永不終結”等寓意,讓人們產生好的聯想從而制造出積極的印象。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將與“認知”同時進行的“印象化”同時來解讀一件設計。
二、色彩的認知與印象
色彩作為平面設計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不同的色彩由于明度,色相,飽和度的不同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認知與印象。當我們拿著一張平面色卡,在室內的熒光燈下跟在室外的夕陽下看到的顏色是不同的。但是我們不會因為顏色的差異而否定平面色卡的顏色。我們依然可以正確的認識色卡的顏色,因為色彩是我們在腦海中自己制造出來的。這就是色彩的恒定認知特性。而色彩的印象在平面設計中也是無處不在,例如當我們看到一組紅色的海報時,我們本能的會對這組作品產生熱情,希望的印象;當我們看到一組白色系的包裝設計時,我們會對這套包裝產生清晰自然,純凈的印象。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們的經歷,環境,與我們所接觸到的顏色相融合從而引發特定的聯想而制造出的對色彩的印象。也就是“利用過去記憶、保存的知識,想象新的感覺,印象。”
三、形態與色彩的組合認知與印象
瑞士藝術家,色彩學家約翰•伊登在包豪斯講座時曾說:“三角形最適合黃色,正方形最適合紅色,而圓形最適合藍色。三角形給人斗爭的印象,所以搭配鮮艷的黃色;安靜又穩重的正方形很搭紅色;圓滑動感的圓形則適合藍色。”紅色確實是一種強烈的色彩,可能給人穩重的印象,選擇搭配正方形。另外,紅色的溫暖印象加上人們對圓形形態親切溫柔的認知,容易讓人聯想到太陽。此外,紅色還給人偏動而非靜的印象,所以有人又會聯想到動感的三角形,例如火紅的篝火。
約翰•伊登覺得圓形有動感而選擇藍色,而大多數人會認為紅色比藍色更具動感。實際上,有調查結果顯示,與伊登做出同樣選擇的人只占20%左右。這是因為印象與過去的記憶密不可分。生活環境,成長經歷,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對顏色和形態的印象也不同,對形態和顏色的組合也會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形態與顏色的組合,無論是從認知的角度還是印象的角度來說都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是不同的組合搭配會給不同的人不同的認知與印象。
四、結束語
認知與印象往往總是同時存在,同時發生,我們也總是將認知和與認知同時進行的印象同時來解讀一件設計。當我們解讀一件設計作品時,會對腦海中已經認知的知識進行檢索,提取出相關內容,印象就會隨著過去的知識,經驗制造出來。比如我們普遍會認為三角形最具穩定性,有這種本能的認知是因為三角形這個形態它的底邊穩穩地“坐”在地上,給人一種安定穩固的感覺。另外三角形上面的銳角容易讓人聯想到“前進”、“提升”。因此會讓我們制造出對三角形這個形態“穩定”和“前進”的雙重印象。而綠色的三角形使人聯想到山,樹木等自然景物;輕快的顏色又能突出三角形向上的動態。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成長經歷不同,積累的知識和經驗不同,記憶的牢固程度也不同,因此“利用過去記憶、保存的知識,想象新的感覺,印象”也會隨之不同。
作者:夏玨 單位:湖北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