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園林設計論文
一、園林設計課程改革的意義
當前我國園林行業發展進步不明顯,因此園林設計應用型人才影響著我國園林發展的趨勢。我國園林行業發展情況有兩種,一是創新能力欠佳,結合當地文化特點且構思新穎的作品基本沒有;其次喜歡借鑒近現代歐洲園林設計的構思,可又沒將其內涵理解領悟,對此目前我國園林設計作品多數照抄國外園林設計理念,缺乏抓住本土民族特點進行創新。我國多數園林設計者不注重園林發展過程的歷史及文化,創作過程中將其忽略,構思出來的作品缺乏內涵,毫無品味可欣賞。歷史文化對現當代文化有著較深的影響,在其發展形成的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從日本、韓國現代園林成功案例可證明,將現代歐洲園林理論和實踐同本土民族特點和歷史文化相結合,方可設計出富含本土特色的園林。我國現代園林的發展,必須將現代歐洲園林設計模式與我國傳統園林種類互相結合,才能改變目前園林發展緩慢的情況。從園林設計教育方面看,全面認識園林設計學科可促進我國現代園林的發展,幫助學生加強掌握園林發展規律的能力,尤其加強提高培養應用型人才繼承歷史及創新的能力,才能加快現代園發展的步驟。
二、歷史園林設計課程教學不足的問題
1、分不清課程重要性
我國的大學可分為研究型與應用型,研究型大學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園林設計學科以園林史理論課程為前提,開設科目多為理論型;而應用類大學則重視學生對技術的掌握程度,一般根據行業技術要求來培養學生,因此園林理論科目課程在應用型學校中得不到重視,此類教學方法雖可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卻降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利于學生進行創新設計,極少數應用型高校的老師和學生甚至認為不該再開設此類對園林設計構思及施工沒有很大幫助的理論科目。園林設計課程該采取何種方案將理論性科目及培養人才操作能力相結合,是目前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首先考慮的問題。
2、學時時間短并受限制
應用型學校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多數把學生的學習時間花在操作培養方面,導致在所開設的科目中,理論類型課程時間安排得較短,一般少于35個學時。課時量變少,學校理論課的開設也只能隨之減少,有的高校甚至只從世界園林史或我國古典園林史兩者當中挑選1門講授,內容比較單一。而近現代世界園林發展狀況多數被舍棄或者只抽取一小部分穿插在課時剩余的課程當中講授。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缺少園林史理論科目,園林設計課程的知識面也就不完整。我國現代園林發展情況與西方發達國家經對比,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因此應用型學校開設園林史理論科目很有必要,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國外造園技術的先進方法,還能了解歐洲現代園林發展的過程,從而使我國未來園林工程師能吸收其豐富的經驗進行開拓創新,影響我國園林行情前景,促進其快速發展。
3、教學方法單調
總結我國園林設計學科教育的發展歷史,園林設計理論課目多數采取單調及陳舊的教學方法,并且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對國家及地方園林變化情況進行研究,著重觀察我國園林內容及種類的發展,導致學生只能單一地吸收園林相關簡單知識。教師教導學生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因人施教。由于應用型學校面向社會發展現狀,重點培養園林行業所缺乏的高層次人才,故其教學方法相對研究型學校而言也比較落后,必須根據實際教學并且還要靈活運用。
三、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方案
1、從專業入手,確定教學計劃
目前,我國園林行業的發展水平與歐洲園林行業的發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要拉低差距水平,國家必須大力培養綜合能力強和敢于大膽創新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此類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能力培養,課程多數應與技術和實踐相關,重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因此,園林設計課程的教學計劃應該全方面培養學生動手以及掌握專業知識的能力,為其大膽創新打下基礎。具體方法是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首先培養學生了解并掌握專業知識,其次通過分清主流的學習,使學生領悟世界園林設計發展史,將學生培養為全面發展、綜合能力強的高層次人才。
2、從實踐需要找出教學重點
應用型學校以實踐教學為主要的教學指導原則,因此其開設的園林設計理論課對學生要求并不高,教學內容也不完整,教師對于復雜且難理解的知識并不深入探討,只會簡略帶過。如講授我國古典園林史,其只會講述園林的發展史,比如園林在殷漢朝時期興起;魏晉南北朝時開始變化;隋唐時期出現繁榮的景象;而宋朝到清初園林開始出現成熟現象;但清中葉至清末近代園林才全部成熟??墒?,我國古典園林史內容范圍廣,時間跨度大,其中還包括園林發展過程中每個朝代的歷史概要、園林發展狀況與歷史經典作品及園林特點等等。
教師講解時應該根據每個朝代園林的特點出發,主要引導學生領悟設計者思緒及歷史變化的影響,同時還可補充課外相關知識來引導學生。如魏晉南北朝時期佛學對我國古典園林發展有較深的影響,教師講授時可對此內容適當補充開,增加學生知識面,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寫意山水”與“有若自然”如何影響我國后世園林。我國明清時期古典園林得到大規模的發展,此時期還是我國古典園林歷史上的巔峰時期,至今我國很多地方仍保留許多該時期的經典園林,因此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不僅講解當時朝代的發展程度及文化情況、還須拿實際園林的設計特點進行重點探討。
3、改變傳統教學方法,采取案例對照法
我國高校對歷史理論科目多采取根據歷史來探討的傳統教學方法,此類方法直接敘述,很難開拓學生思維并且不能靈活使用,因而學生在園林規劃設計中既不能吸取優秀園林的成功經驗也不敢進行大膽創新。案例對照法是目前園林設計科目史論教學方法中比較新穎且效果不錯的的教學方法,其把多個時期和多個國家或有借鑒成功園林構思經驗的作品通過對照,從中獲取園林設計構思的普通規律,透過差異找出園林流變的發展現象。例如講述德國古典主義園林時,可拿同時期美國古典主義園林設計師丹•凱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對照比較,探討德國古典主義園林構思元素對古今園林的影響,能夠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充分了解古典園林與當前園林設計構思的關系。根據對照類型,案例對照法可根據空間、操作、歷史發展情況與細部研究分為4個類型:分別為橫向對照法、縱向對照法、宏觀對照法和微觀對照法。一個例子可從多個角度進行講授,如講授我國明清時期的園林設計可與我國兩漢時期的園林對照比較,講授我國園林的發展歷史,也可與西方園林或日韓園林對照比較等。
四、總結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計劃及學時時間總結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朝多方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針對我國園林行業發展的現狀,我國園林設計課程,必須著重加強改革實踐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與動手能力,這樣我們才可培養出適合園林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應用類型人才,進而加快我國園林行業的發展。
作者:胡文勝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