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旅游管理論文
一、實施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尤其是涉外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既懂專業知識又掌握英語和通曉外國文化的雙語人才,無疑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英語不僅僅是一種語言和教學語言,它更代表和反映著一種文化,而對于這種文化的了解,在“培養大學生學習能力,造就完美人格,提升競爭力及提高綜合素質”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從學習的角度看,語言是人類思維和認識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種語言就是掌握了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這對于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是十分必要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和傳播,信息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人類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如何獲取有效信息,是一個綜合素質的體現,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大多是基于英語這個國際通用語言開發,又通過英語傳播的,英語在信息時代的強大優勢有目共睹,一個有著無限量信息和知識的精彩世界,懂英語的人能更自由的徜徉其間。實施雙語教學,可以促進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推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最新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學習與掌握;將國際學科前沿的教學內容、信息和國際化的教學案例直接引入課堂,從而提高教師和學科的國際競爭力,以滿足學生所需、社會所要,進而保障人才培養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二、實施雙語教學的可行性
1.師資條件
雙語師資關系到雙語教學的成敗,實施雙語教學的老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英語水平,而且要具備較為深厚的人文素養,善于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事實證明,只要深刻理解雙語教學內涵,認真探索雙語教學規律,學習雙語教學成果,經過學習、培訓以及其他途徑的培養,雙語教學的師資問題是可以很好地解決的。以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英語專業向旅游管理專業轉型教師目前為數不少,這些教師英語教學經驗豐富,聽說讀寫譯能力強,專業知識經過轉型學習、參加培訓和下企業學習鍛煉等有效途徑,也得到了極大提高,也能帶動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良性發展。
2.學生條件
從整體水平來看,相對于本科學生而言,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是比較低,影響了雙語教學的實施效果,但這并不是說不能開展雙語教學。以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10年旅游管理共招收了學生240人,經過一年的外語應用課學習后,有B級111人、A級125人(包括部分通過B級考試的學生)通過了高等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為順利實施雙語學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基本能保證學生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充分領會教師的教授內容,更好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互動。在三年的課程安排上,除了第一年的外語應用課的基礎上面,第二年和第三年開設旅游英語課,聘請外籍教師擔任語音和口語課的教學,并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如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對教學的輔助作用,這都為雙語教學奠定了基礎。對于高職學生水平的質疑之聲從來都是不絕于耳,大家普遍忽略了開展雙語教學的初衷,正是因為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有限,才更有必要開展雙語教學以提高之。這也對高職雙語教學提出了甚至比本科院校更高的要求,對學生的接受能力了解調查,對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對學科遴選,教學資源的提供,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等問題進行反復深入探討和實踐,來解決學生英語水平有限這個問題。
3.政策保障和激勵機制
明確而有效的政策保障和激勵措施對促進雙語教學有重大作用。例如: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系2011年正式下發了“關于雙語教學實施辦法”和“關于積極推進雙語教學的若干意見”文件。“辦法”對雙語教學的指導思想,雙語教學的認定,雙語教學及雙語教學課程建設的基本要求,雙語教學開設課程,雙語教學教室的任教資格,教學質量監控和雙語教學的激勵措施等問題做出了明確指示和規定。“意見”對雙語教學的意義和目的,雙語教學內涵,教材選用、教案和講義的編寫,學科遴選,師資培養,教學評價,合作辦學,雙語課堂教學的中英文講解比例,教學資源的提供和使用、實訓和作業布置,考核方法等做出了說明和規定。另外,學院對旅游管理系開展雙語教學非常重視,院長親自聽課并對相關教師提出雙語課堂教學提出寶貴意見;學院教務處多次組織教學督導人員觀摩指導雙語課堂,鼓勵和獎勵雙語教學成果。所有這些舉措都為旅游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參與雙語教學和學習提高的熱情。
三、高職雙語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初探
1.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針對區域經濟發展要求,靈活調整和設置課程內容,并根據崗位需求來安排實訓和實習,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特色。高職雙語教學應把就業導向作為教學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帶動旅游管理專業調整和建設,引導雙語課程設置,雙語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在實施雙語教學的過程中,把實踐能力的培養作為突出任務來完成。高職雙語教學的培養目標應該是:有一定的外語能力,強調“一技之長”,這里“技”指的就是應用英語的技能,也就是學生在專業知識之外,英語習得能力和知識視野通過貫穿于學科教學的全過程的雙語教學得到了加強、訓練和開拓,在未來就業過程中能夠多一種可能和選擇。雙語教學不是英語課,不是系統的英語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培養,更不是理論能力的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靈活性、實踐性和職業性,理論結合實踐,實踐指向就業。
2.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模式探索
在實踐中,“雙語教學”通常分為三種模式:(1)學校使用母語之外的第二種語言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稱之為沉浸型雙語教學;(2)學生剛進入學校時使用母語,然后逐漸地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其他學科仍使用母語教學,這種模式稱之為保持型雙語教學;(3)學生進入學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然后逐步轉變為只使用第二語言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稱之為過渡型雙語教學。我國的雙語教學多采用“保持型雙語教學”。目前高職院校普遍采用的也是“保持型雙語教學”。國內高等院校實行專業課雙語教學的方式大致有四:(1)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書,純英文講授;(2)英文教材,英文板書,大部分英語講授,小部分漢語補充解釋;(3)英文教材,英文板書,定理、定律、原理及概念用英文表述,漢語解釋;(4)英文教材,漢語講授。其中以第三種方式為主。目前的高職雙語教學大多采用第三種方式,因為中困難的存在,其教學方式出現了多種變異。筆者2012年進行《客源國概況》雙語教學。這門課程安排在第三學期,之前的專業課程都是母語教學。筆者采用了國內同行編寫的全英文教材。教材編寫的比較倉促,問題多。用詞太過術語,知識脈絡不清楚,給教學造成一定困難。由于通篇閱讀困難大,思維不連貫,學科知識本身的完整性也遭到了破壞,筆者不得不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調整和補充。在教學實踐中,教學用課件、視頻和板書全英文,教學用語中英語約占60%。學生要求盡可能使用英語。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從好奇、畏難到適應、興趣濃厚和有所收獲。高職雙語教學在實施雙語教學的初級階段,到底要采用什么樣的教材和教學模式,都要根據學生和課程本身的情況來決定。高職雙語教學的一蹴而就、一窩蜂上的狀況令人擔憂,但是最令人擔憂的,應該是高職院校的教師沒有形成自己的標準和操作規范,包括教學模式的采用。很多高職院校引進全英教材,本科那一套教學模式,都是硬著頭皮上,還是不能實事求是的面對自己和學生。筆者認為,高職雙語教學應該在這方面好好反思和研究,只有結合現有理論,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才是合適自己的模式。
3.選用和編撰適合教材
目前本科院校的雙語教學,提倡使用原版引進的外語教材,這是由本科教育教學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高職雙語教材的選擇,首先要兼顧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引進教材固然好,但目前很多課程還找不到引進教材。其次要考慮適用于雙語教學過程中英語的使用和浸入。雙語教材的選用,應該注意充分發揮外語教師的優勢,以本土化、實用性為原則,既遵循語言習得規律,又要充分體現職業崗位要求與語言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自編教材適合本地區旅游業發展特點和學生特點,還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特點補充相關知識,值得提倡,但在編撰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遣詞造句的通俗易懂,注重知識與信息實用性、權威性和體現雙語教學、高職教育特色。目前已經出版的高職雙語教材存在最主要的問題是遣詞造句太過學術,學科知識的傳授被滿篇艱澀難懂的英語破壞,把雙語課變成英語課。因此,高職院校在自編教材的使用和編寫上,一定要冷靜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高職雙語教學的內涵問題。
4.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
(1)因材施教。雙語教學的目的是給學生的未來創造另一種可能,不是把學生難倒,更不是只培養一部分學生的教學。教學一定要因材施教,兼顧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感受。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測試成績,來選擇教學模式,來確定教學過程中英語語言使用所占比例和難易程度。課程設計和教案編寫,也應該根據學生英語水平測試結果來折中的、過渡性的來確定,而不能盲目的主觀的決定。(2)教學方法與手段靈活多樣。雙語教學因為要貫穿英語語言的使用,這個過程就比較復雜,教師在課堂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學生主體”這個原則,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使用,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來增強教學直觀性,使用交際教學法,情景對話等方法,鼓勵學生開口講英語,練習英語口語。采用案例分析、團體調研報告等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雙語思維能力和交際能力,同時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3)積極營造雙語教學和學習環境,提高教學效果。充分利用外教進行口語訓練;設計案例分析等任務要求學生通過國外網站查詢相關知識和信息,了解相關文化;增加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的小組合作;英語考核從簡單的回答問題到闡釋觀點、口頭匯報等,使學生長期接觸和沉浸在雙語氛圍中,學生的英語水平一定能得到加強。另外,為了給學生課外自主學習提供條件,將雙語課程建設成精品課,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鼓勵學生充分使用優質網絡雙語教學資源來學習提高,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英文資料和網站,使學生能夠接觸和閱讀大量英語資料和網絡資源,了解學科知識最新發展動態,擴大學生國際視野。
作者:秦曉梅 單位:甘肅酒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