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教學論文
一、高職物理分層教學的要求
高職學校的學生生源多樣,學生間的文化水平差異較大,在實施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全面把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布置作業時,不同層次學生給予不同的要求;考試時,可以在以基礎知識為主的試題上加一些較難的題目,讓每個層次學生感覺自己學所獲,在考試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減輕在物理學習中的壓力和心理負擔。
二、分層次教學方法在高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高職物理教學中的班內分層教學
高職物理教學中,學生具有不同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將這些學生分成水平相近的不同層次。對不同層次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輔導教學和檢測,使得各類學生可以在各自起點上獲得相應的知識,教師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得到明顯的提高,滿足高職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
2.高職物理教學中班內分層教學的方法
在高職物理教學中,把握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是實施分層次教學的關鍵,對他們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分層可以給教師提高教學依據,學生的成績是不斷變動的,所以,學生所處的層次也是不斷變動的,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可以分為高、中、低三層。在高職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把握這三個層次學生的特點并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高層學生的在物理學習方面是班級的佼佼者,他們知識儲備較好,知識面廣,學習動機強,所以物理成績較好。這類學生學習特點有:一是自學能力強,思考問題較全面,學習主體意識強;二是對物理學習有高度的興趣,思維敏捷,但學習自覺性不夠,成績不穩定;三是榮譽感強的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特別認真、努力,知識掌握較好,但不能將知識靈活運用。鑒于高層學生具有較強學習能力的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開拓思維,幫助他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例如,可以在高層學生中成立物理興趣小組,安排他們在實驗室繼續物理學習。在實驗開始前,讓學生自己提出一個研究的具體問題,小組成員討論、交流,設計出一個實驗方案,最后,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正確的結論。中層學生在班級中處于中等水平,學習主動性不強,很少看課本,沒有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中層學生的特點表現為,對所學知識不夠深入、淺嘗輒止,思考問題深度不夠。針對中層學生的這一特點,高職教師要督促學生吃透課本的基礎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靈活地解決物理學習中的問題。對中層學生的教學關鍵是要激發其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全面,幫助其夯實基礎。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中層學生在小組中自己說,小組成員合作分析,提高中層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中層學生學習的自我意識。低層學生成績較差,對課本知識掌握少且不準確,所以這一層次學生具有學習動機較弱、學習注意力不夠、自我約束能力很差、缺乏學習自信心的特點。對低層學生的教學,教師要先改變他們的學習習慣,從基礎的物理知識入手,讓學生能夠重新開始學習,逐步提高低層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的習慣。對低層學生的實際教學中,要把握低起點、小容量、多重復的原則,減少他們在物理學習中遇到的挫折,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首先,教學中要給低層學生提供足夠多的動手實驗機會,甚至可以將演示實驗改為讓學生進行實驗。其次,加強課堂管理。低層學生人數一般較少,教師要加強對這些學生的關注,及時發現注意力分散、上課走神的學生,這時對他們進行巧妙的提問,使得他們將注意力重新放在課堂上。最后,注重課堂的及時反饋。教師可以在學生中多走動,發現低層學生學習的困難并給與及時的指導,使得他們在學習中不因挫折的打擊而失去物理學習的興趣。低層學生在班級中處于一個底層,是一個特殊的層次。所以,高職物理教學的分層次教學中要偏愛低層,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起物理學習的興趣。
三、結論
在高職物理教學中,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對教師的自身素質要求也提高了。分層次教學,就要求高職物理教師要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理念,及時調整分層教學方法。新課程理念倡導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改變傳統課堂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全面考慮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有效的教學策略,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尊重了他們的主體地位,從而實現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有效互動,提高學生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
作者:周雪琴 單位: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