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英語論文
一、音標為主,諧音為輔
對于一些比較難的詞匯或相對較長的詞匯,教師就可以適當地調整教學策略,用諧音的方式來輔助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雖然諧音的使用可能會造成學生英語單詞發音不準等問題,但在學生實在無法記住長單詞的情況下,用諧音來應急也未嘗不可。正如《中國合伙人》影片中,新世紀英語輔導機構就是大量使用諧音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適量借用,將其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也無可厚非。如在學習police這個詞匯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解釋警察每天都要四處奔走,所以借用諧音“跑累死”來指police警察這一單詞,這樣一解釋學生在掌握單詞讀音的同時又能夠馬上將該單詞的含義記住,一舉兩得。所以,諧音的使用對詞匯的學習不見得都是壞事,關鍵是教師要把握尺度,不可舍本逐末,給學生以誤導。
二、聯想與情境并重
英語詞匯的學習離不開聯想與真實的情境,聯想的使用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也可以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發散思維,所以,小學英語的教學可以對此加以運用。在詞匯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單詞的相近讀音或是詞匯的相關概念引導學生積極大膽地聯想和猜測,由此來加強記憶,促進英語詞匯的學習。在學習read這個單詞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平時的學習中遇到過哪些和read長得有點像的單詞,在老師的啟發下,小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發了出來,他們便會懷著好奇心理積極探索,不管結果如何,這一過程的進行本身就非常有意義,對學生思維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果學生一時回答不出,老師就可以乘機給出答案,如bread,breakfast,head等,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英語詞匯的深入學習。
如果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長期堅持使用這種音近的聯想法來鼓勵學生學習英語詞匯,久而久之,學生自然也會受到熏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相近詞匯的積累和歸納,同時,學生的語感能力也會不斷地得到鍛煉,對讀音相近單詞的辨別力也會得到提升。如此一來,英語詞匯的學習對他們來說也就不會顯得那么困難了。而聯想法除了采用讀音相近聯想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適度地做一些相關拓展,以此來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如在學習牛津版小學英語3A的《Colour》這一課時,教師除了敦促學生掌握一些常見的有關顏色的單詞如black、blue、purple、green之外,還可以做適度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回顧之前學過哪些描寫水果的單詞,并將它們與相應的顏色進行搭配,如apple—green,grape—purple等,以這種方式來敦促學生對已學過的單詞進行簡單回顧,對新出現的單詞有個大致印象,以此來強化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
除此之外,運用情境法來促進小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也是一種不錯的嘗試。為了加強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興趣,教師便可以在詞匯教學中運用現場表演或現場再現的形式來消解詞匯學習的枯燥和乏味,讓學生在游戲中輕松地掌握詞匯。
三、總結
為了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加強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應該采取種種措施來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環境,為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創造更好的條件。
作者:張琳 單位:甘肅省靜寧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