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舞蹈教學論文
一、舞蹈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存在的問題
1.學習方式存在的問題
學習方式存在問題容易對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產生影響。舞蹈學習具有很強的特殊性,需要學生對舞蹈動作和知識進行重復學習和復習,同時需要自己制定符合自己時間安排的學習計劃,在學習中加強與老師和同學間的交流,及時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與同學間形成良性競爭,共同進步,同時提高自己的學習適應性。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不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出現嚴重問題。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能力不強,在學習中只是單純的跟隨老師的節奏,不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習內容進行創新和擴展,或者是提前的感知,缺少主動性,同時對于老師教授的內容不進行深入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我掌握了這個動作的基礎上,對于舞蹈的改編和自編能力沒有進行探究,從而導致學生中的學習適應性出現很大的分層。
2.身心健康適應性不強
身心健康是學生學習適應性的重要判定因素之一。在舞蹈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對舞蹈動作進行熟練的掌握,也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能力,同時教學內容和容量還要與學生的承受能力進行協調。在實際舞蹈教學的學生中,身心健康適應性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學生的獨立性不夠,舞蹈教學需要很強的獨立性,但是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舞蹈過程中,獨立意識和獨立承受能力較弱,遇見與別人意見不統一的情況就選擇接受別人的意見;第二心理比較脆弱,許多學生在面對困難時,例如舞蹈動作不精準,不能很好的發揮舞蹈情感或是生活中出現問題時,就會選擇逃避,而不是積極應對,有的還會發牢騷,這都是學習適應性不強的表現。
3.高年級學生的適應性較差
許多調查都表明高年級學生在學習適應性上會比低年級的學生弱。由于高年級學生的舞蹈學習時間較長,容易對舞蹈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對舞蹈的興趣容易降低,在學習的時間管理上容易出現散漫、倦怠現象。同時學習的熱情不高,積極性不強,時間長了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影響舞蹈學習。
二、對提高舞蹈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的建議
1.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進行分層教學
由于學習舞蹈的過程和經歷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舞蹈基礎、不同學習特點,因材施教,進行分層教學。在具體的實踐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類,并且教學內容也要有所區分,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舞蹈學習中真正的受益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適應性。
2.進行多元化的舞蹈教學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和目標進行設計使用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舞蹈特點,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和綜合能力。教師不僅要對動作進行細致認真的教學,在舞蹈教學中,還要融入自己的思想,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舞蹈進行聯想和想象,同時教師還可以吸收借鑒國外的舞蹈教學方法,與自身的舞蹈教學相融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
3.學生要正視差異,理性面對差異
在任何事物的學習中,都不可能出現成績相同,能力相同的現象,舞蹈學習同樣不例外。在舞蹈學習中,由于所受舞蹈教育,自身能力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往往在學生間會出現很多差異狀況。面對差異,學生不能自暴自棄,選擇逃避,這樣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學生要積極面對,尋求自己的不足,對別人的優點進行借鑒,加強訓練,從而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4.學校要完善舞蹈教學環境
提高學生學習的適應性,完善舞蹈教學環境是重要因素之一。舞蹈教學依賴一定的教學環境,這種教學環境包括物理環境、教學信息環境和教學心理環境。學校要逐漸完善自身的舞蹈教學設施建設,添加教學音響、多媒體設備等,增強學生學習舞蹈的欲望,同時開展舞蹈方面的活動,擴充學生的舞蹈知識面,并且要對學生的舞蹈學習心理進行定期的輔導,使其對舞蹈學習有更好的認識,強化學習的適應性。
三、結束語
舞蹈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適應性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環境以及身心健康方面都對學生學習適應性產生一定的影響,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習適應性問題進行研究,并尋求與之相應的方式方法融入到舞蹈教學中,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強化舞蹈教學有深遠意義。(本文來自于《華章》雜志。《華章》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趙靜 單位: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