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社會管理論文
一、社會管理的管理對象及手段
社會管理包括技術層面的和宏觀調控兩個方面,在對待一些自然災害時,應該進行評估控制甚至參加決策的過程,在面對生活中出現的不公平、不合法的現象時,要通過司法、行政、稅收、財政支出等方式進行調控。就央視國家機關而言,社會管理的對象包括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通過對企業和個人征收所得稅、物業稅等,來縮小收入差距。通過制定公共服務標準來實現財政轉移支付,設立扶貧資金、最低生活保障等保證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通過生活補貼來發展平等創業的機會,通過制定各項規章制度,確保地方政府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
通過減免企業的稅收等,來鼓勵企業承擔社會發展的責任。保證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社會管理的基本手段主要包括稅收、財政支出、司法、行政等。通過稅收汲取社會資源,然后進行合理的再次分配,給社會人員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用品。通過財政支出來支持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保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通過法律法規鼓勵企業和事業單位參與社會發展,引導市場資源的合理利用。確保建立一個穩定有序,和諧舒適的社會發展環境。
二、完善我國社會管理體制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加強社會管理基本理論研究和探索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框架基本建立,經濟政策和宏觀調控制度也基本建立,但是社會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還不夠完善。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已經具備推進全面社會建設的基本條件。從社會發展的層面上來看,加強社會管理、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正、完善社會管理體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要在發展過程中探索研究社會管理的基本規律,制定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基本方針,明確社會管理的主體對象,合理配置社會資源,實現經濟和社會管理協調全面的發展,全面提高社會生活質量。
(二)建立綜合決策機制
社會管理是需要政府和公眾共同參與、共同決策的一個過程,政府和公眾共同參與社會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的目標。經濟政策就是利用市場手段最大限度的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政府應該以糾正市場的失靈作為管理的核心任務,避免由于市場失靈引起的市場效率降低的現象。使經濟行為與市場經濟協調統一,順利發展。社會管理者要考慮到社會目標、經濟目標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平衡和協調,處理好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讓各個利益群里在某種程度上達到妥協。
(三)社會組織和社區參與社會管理
隨著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各類社會組織廣泛的參與到社會事業發展中來,必須要針對社會組織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組織分類管理。對于不同的社會組織要實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將社會組織活動限定在法律框架內,然后進行最大限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社區建設是修復社會機體,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途徑。社區建設主要是針對特定的人或是群體,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利用社區組織解決社區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居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合作和認同,在這個過程中,社區組織發揮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三、總結
在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必須加強研究社會管理體制整體推進的問題。從管理對象、管理手段等多方面進行社會體制的改革更新,對社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政府管理機關要正確的面對,從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兩個主要方面的內容著手,提高社會管理的能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問題上要進一步的完善管理,對社團以及社區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讓其在社會管理的過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社會管理體制的改進更新必須和社會發展有關的各種管理體制、各種問題、各種機構統一考慮,才能實現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作者:董楠 單位:中共遼陽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