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視生活體驗,推出一個“新”字
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也是活躍學生思維、豐富學生情感和提升學生思想品味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而言,如缺乏對生活的深刻體驗那是毫無意義的。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教育學生多留心生活,也要讓學生不斷思考生活。老師教育學生要以自己的真情實感對待生活、忠實于生活,以真誠的情感面對生活,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邊生活的審視、感悟和評價,才能形成真的情愫。
可見,留心生活和思考生活是學生作文創作的基礎和源泉。同時老師要教育學生不要總是留意那些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更重要的是留心那些看似平凡的、普通的、但卻蘊含著豐富的生活情趣和存在著深刻人生哲理的、表面看起來不大起眼的小事。所以,老師要教育學生心細一點,要時刻留意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微妙變化,并隨時記下它們,寫出深刻的感受、心得和體驗。
在文體寫作訓練方面,除了記敘文、說明文和抒情散文的專題訓練之外,初中入學初就大膽鼓勵學生學寫議論文,這樣做也是為將來的高考打基礎。以“立意”出新——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看待問題應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善于思考,敢于打破思維定勢,要求學生不僅從“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正面去立意,還要從“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側面去立意,更要從“反彈琵琶成新曲”的反面去立意,獨辟蹊徑,別具匠心,還要把立意與自己的遠大志向聯系起來,用自己的真實體驗、真情實感情感去創造出說理透徹、意境深遠的好作品。
二、注重真情實感,鑄就一個“真”字
言為心聲,文貴情真。寫真實的自我,抒真摯的感情,是作文的靈魂。筆者認為我們教師堅決反對學生的做作、乃至無病呻吟,不切實際,夸夸其談,主觀臆造。一部好的作品往往讓讀者感動得熱淚盈眶。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過:“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王國維老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寫作的真諦。那就是傾注于作者真摯感情的文章方能算得上是感人的好文章。因此,我們要以審美的眼光審視作文教學,充分挖掘文本中深厚的文化內涵情感,教師要遵循“披文以入情”的途徑,引導學生走進教材文本的感情世界,讓其靈魂沉浮與字里行間。同時,讓學生多觀察,使他們從觀察中體驗到各種各樣的情感,豐富自我,形成真我。筆者認為,只要學生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傾注真情實感,精心謀劃組織構思,適當運用一些恰當的寫作技巧,就能做到寫山則情滿于山,寫海則意溢于海,學生才能夠寫出上乘的作品來。
三、相互批改,注重一個“賞”字
學生之間的作文互改,是提高彼此之間寫作能力一條重要途徑與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機會和充裕的時間,比如說一學期、一學年安排多少次這樣的活動,一旦制定要保質保量完成,通過對比學習,讓他們學會取長補短,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實踐證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在這樣的相互批改中實現的。教會學生彼此之間批改一定數量的作文,不僅讓學生能夠提高寫作水平,而且還給教師騰出一點時間用于教學教改,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可謂收到一石二鳥的良好效果。
四、總結
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人文情懷,是中學作文教學順應時代的需求。筆者認為對于語文教學中的每個環節、步驟、過程及其方法的探索,作為我們語文老師不能淺嘗輒止。只要我們不斷地去追求,大膽探索,才會有所建樹。
作者:李文德 單位:甘肅省隴西縣南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