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數學論文
一、要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
在課程改革之后,教材中更是增加了一些探究性的活動和一些數學閱讀材料.這種學習內容和方式上的轉變,可能會使有些學生無法適應,自然就會出現學習成績下滑的現象.因此,要改變這種初中升高中成績就明顯下滑的現象,關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也就是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教學中教師要多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逐步發展學生自身的適應能力.對新知識的接受不僅僅是靠教師的講授,更重要的還是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用積極和正確的態度去學習新知識,并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二、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決定一個學生學習效率高低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習更加有步驟地進行科學地學習,因此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很多學生對學習習慣都不夠重視,總是喜歡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積極性高的時候就學多點,不想學習的時候就把功課丟在一邊,即使部分學生能按照一定的習慣和計劃去學習,但由于計劃不夠嚴謹,方法不夠科學,還是沒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中的一些學習習慣,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監督,但是一些需要學生課后去實行的,監督力就明顯不及課堂上的了.在這里,要說的是關于課后的一些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課前、課中、課后的三步曲是學生都熟悉的,預習、聽講、復習是學習的一種最基本的好習慣,每個階段的學習都適用.但是在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除了以上三步曲之外,我們還要注重系統的小結和課外的拓展.因為高中數學的知識架構比較復雜,學生不經常去總結和拓展的話,是很難學透的.從高考中也可以看到,數學的考查更趨向于靈活運用,這就需要學生能在平時的學習中注重拓展.因此,教師可以定期地指導或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并提倡學生開拓眼界,多吸收一些其他知識,提升自己的思維廣度.
三、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
高中數學更是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數學綜合能力.比如說要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這種綜合能力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具備了這樣的綜合能力,學生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潛能,高效地學習,而學習的過程又是為了提升這種綜合能力.不同的能力要在不同的環境中才能培養,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具備不一樣的能力.教師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實施教學來培養學生的不同能力,還可以開展一些針對各種能力提升的課外興趣小組,讓學生的課外學習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了,要學好高中數學就更容易了.從現實中我們很容易發現,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通常都具有較好的自律性和自我學習能力.通過自我的學習,課后的學習,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之外獲得更大的提升.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總是害怕學生自我學習的效率太低,擔心會浪費時間,總想著用最短的時間讓學生接受最多的知識,結果免不了就變成了填鴨式教學,這樣對學生的能力提升是沒有幫助的.因此,在新課改的契機下,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大膽地讓學生發揮出自身的潛能,增強他們的自學能力,這才是學好數學、提升學生素質的有效方法.
四、總結
總之,在新時期的教學中,教師要用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理念來指導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以素質教育為宗旨,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用更加人文化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最大的發展.
作者:顧宏 單位:江蘇啟東市大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