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學生興趣———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對于任何學科來說,興趣才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才能更好的去學習與探索,那么如何在學生對剛接觸的知識提高興趣,教師需要不斷的深入研究化學學科的特性。在網上有個轉載率非常高的視頻———異常兇猛!實拍美國化學老師的瘋狂化學實驗,許多學生都轉載并加以評論,紛紛表示“如果有這樣的化學老師,誰能學不好化學。”這大大說明了化學實驗在課堂教學上很重要,它可以通過具體的化學變化使學生深入了解化學的魅力所在,在化學學科的特性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不可否認實驗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最有效手段,通過實驗來教導學生,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增加學生對知識、對科學的求知欲望。
通過教師的實驗,增加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科學認識,通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化學理論基礎,這兩點相結合,就會使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許多化學變化,比如:看到蘋果腐敗,他們就會想起化學的方程式,通過化學方程式,學生就會很清楚的了解,由哪幾種元素結合在一起導致的這種結果,從而使他們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如何防止或延長蘋果的腐敗期。這樣學生就會不知不覺的進入到化學的世界。
二、通過實驗的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嚴謹性與觀察力
通過實驗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科學嚴謹性與觀察能力,在教師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將看到的都記錄下來,分析事物在轉變過程中的細節,最后讓學生來總結。一方面可以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弱勢方面,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對科學嚴謹性的認識。探究實驗的過程就是一個對知識的追求過程,在素質教育中,讓學生追求知識效果要比教師照本宣科式的教學來的要快,這個過程是教學上最重要的一環,它決定著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所以教師要多留意學生記錄下的所觀察的筆錄。
三、通過讓學生自做實驗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對知識的把控到什么程度,不僅要看學生的成績,更要看學生的實際能力,前面我們說到通過實踐來引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教學生理論知識,通過讓學生記錄實驗過程,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科學性的進一步認識,當學生可以完成前兩步的時候,教師可以認識到學生到底有多少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了。在這個時期,可以讓學生通過已學到的知識自己做一些小的化學實驗,并將這些實驗道具帶到課堂上來,逐一演示在大家眼前,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讓他們在集體中將自己的發現成果展現給其他學生,更增加了學生對學習化學的信心與動力。而看到其他同學的演示,同學們也能開闊他們思維方式,從而達到相互鼓勵,相互學習的目的。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使學生利用道具來貫徹理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道具,就是讓學生利用理論去發明創造,這是通過生逆向思維的培養,來增加學生對化學的進一步認識。
四、分組學習讓學生在討論與交流中進步
在化學課堂的教學中,學生的討論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前幾項工作也就到了學生相互討論交流的時間,在完成了實驗,做足了功課后,實驗報告就是他們最后一項任務了,這個時候讓學生分組討論,就是對實驗的理論基礎的加強,學生在討論時,會產生分歧與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恰恰是最關鍵的,也就是學生在知識體系中的短板。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是教師能把握教學重點的關鍵,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與同學們交流的同時解決問題,就會使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學生的合作與交流的同時,學生會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尋找相關材料,來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物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同樣一個問題,幾個學生各持自己的觀點,在探討交流中將相互的觀點互通,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也增加了學生的溝通能力。
五、總結
將素質教育應用到化學教學上具有重大意義,通過素質教育應用到初中化學教育中,不僅可以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更可以讓化學學科在學生心目中有一個新的定位,使初中化學學科的教學模式進行更好的蛻變。
作者:李艷嬌 單位: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太平莊鄉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