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地理教學中采用圖像教學的好處
1.能夠加深學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學效率。純文字性例如,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各個地區特有的地貌或者地形等,學生看見和自己生活區域不同的地區狀況時,會產生好奇感,容易集中注意力,這樣就能夠使得原本枯燥的課堂內容變得富有活力,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可以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通過圖像分析,能夠增加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記憶和比較,從而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例如,當講述河流方面的知識時,通過看圖像,學生可以明白黃河最終是流向了海洋,而對塔里木河最終是怎么樣消失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兩者相互對比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知識,更容易記憶。
二、初中地理圖像教學的方法分析
1.通過運用地理圖像巧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初中地理教學中,文字和圖像相結合教學是地理課程教學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對課程內容的難點、重點以及結構等進行合理劃分,并找出與之相匹配的圖像,設計包含課程內容的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情景進行知識傳授,同時也可以通過圖像進行知識的分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冊第四章“天氣和氣候”這一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在課前可以依據教材內容準備好相關圖像,可以準備一些氣候分布圖,也可以準備一些人們穿著各個季節衣服的圖像,讓學生區分同一天穿著不同衣服的人們所在的大致位置,在講解的過程中穿插圖像。也可以通過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這樣詢問:“為什么有些時候太陽會很明媚,而有些時候,天氣是灰蒙蒙的呢?吸引起來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進行講解,通過具有吸引力的講解,把天氣和氣候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
2.設計動態模擬圖像生動展現教學內容。初中地理學科中,一些內容比較抽象,單靠文字性的講述不能較好地傳達知識,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圖像模擬,將完整的圖像呈現給學生,也可以將發展變化的地區自然狀況通過多媒體完整地展示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其在好奇中掌握地理知識。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中國的氣候”這一章節的時候,學生不容易了解季風方面的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氣壓進行內容講解,教師可以依次制作這樣的動態等壓線分布圖:大陸地表性質均衡時氣壓帶的分布以及形成,由于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導致氣壓變化,把氣壓帶切斷時所形成的氣壓中心布局和間隔,最終是由于氣壓差異導致風的形成,然后引出季風,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知識。
3.加強實踐活動的比重,增加學生的圖像運用能力。傳統模式下,課堂教學的方法比較單一,往往是教師進行知識講解,學生進行知識記憶,純文字性的講解占據了較大的比重,這樣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且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空間。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加強知識理解,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進行水文以及地貌考察,組織運用實地地圖尋找目的地的比賽等,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加強知識的理解,也可以加強學生的圖像運用能力。例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一次探路比賽,事先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大型公園中進行探路,可以自由游玩,走到某一個地點時拍攝幾張照片,走到終點之后再返回原點集合,然后完成任務。任務是根據自己對路線的記錄繪制地圖,設計一張自己的行程圖,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欣賞公園的景觀,還可以對地圖的運用有更深的了解,增加了學習的樂趣。
三、結束語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圖像進行知識講解,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圖像情景教學法、比賽法、動態模擬圖形法等,都是比較好的圖像教學方法,在運用的同時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者:張少波 單位:廣東省化州市良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