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研究
《電視技術》課程是高職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其對培養學生的電子設備維修能力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電視技術的迅猛發展,新器件、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原有《電視技術》實訓課程教學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主要的問題在于實訓內容陳舊,實訓方法過于單一,不利于提高學生實訓的積極性,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實驗室管理模式過于單一,開放程度不高,不利于實驗設備的充分利用。實訓成績考核方法呆板,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培養。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組織了湖北省多所高職院校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骨干力量在原有《電視技術》課程實踐教學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革的探索,并出版了湖北高職十一五規劃教材《彩色電視機維修技術》,以期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操作技能,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目的。
一、實訓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
通過實訓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訓教學的水平和效果主要取決于實訓內容與方法。以往的實訓教學內容陳舊,手段過于單一,實訓教學也當作理論教學的一個補充,一般只能做一些驗證型實訓,學生只是機械的記錄實驗數據,對實驗的原理和方法根本不去關心,這種以驗證型實驗為主的實訓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實訓的興趣,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客觀上形成了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導致學生理論與實踐脫節、知識與技能分離,這種狀況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人才市場的素質要求,因此迫使高職院校必須轉變傳統觀念,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實訓教學內容與方法,提高實訓教學效果.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其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實訓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著重考慮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工程實驗能力的培養,所以對實訓教學內容必須進行更新、精選、融合和重新組合。
我們創構的《電視技術》實訓教學模塊的內容具有綜合型、設計型、應用型、研究型的特點,以典型的三洋A3單片機芯為主,從原有的10個實訓中,精選出7個實訓教學模塊(如下所示),每個模塊又由若干個子模塊組成。這樣不僅保持了模塊的相對獨立性,而且避免了內容的重疊和脫節,較好地體現了實訓教學模塊的系統性、科學性、實用性和必須夠用的原則。為適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需要,符合高職課程建設與改革要求,我們采用的知識模塊化結構,以維修任務為載體,將基本理論與維修技能融入工作任務中,使學生通過維修實踐掌握典型案例維修方法,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提高學生興趣和探索能力。在內容組織方面,大量選用典型案例,具有示范和借鑒作用。同時對各教學模塊提出了明確要求,在認真分析和講解每部分電路理論的基礎上,列舉了大量案例,詳細地闡述了各種故障產生的原因、分析方法、檢修流程、儀表使用方法及測試步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維修技能。各模塊電路分析,故障檢修及實訓內容圍繞同一機型展開,便于把內容學深學透,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職業技能實訓一電視機關鍵點信號測量職業技能實訓二測試電調諧高頻頭及外圍電路職業技能實訓三檢測中頻通道職業技能實訓四測試伴音電路職業技能實訓五解碼電路檢測職業技能實訓六行場掃描電路的檢測職業技能實訓七開關電源電路的檢測本實訓教學模塊有如下特點:基本放棄了驗證性實驗,突出了常用儀器儀表的使用與測量技術,強調了集成塊的在路測量,波形的觀察和分析,加強了基本測試方法和故障診斷的訓練。
在實訓內容上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原先將高頻調諧器的測試、中放電路的測試和行場掃描電路的測試等三個安排在黑白電視機上進行的實驗,全部改在彩色電視機上進行,把原先的彩電綜合參數測試的實驗改成開關電源電路和遙控系統電路的測試。在維修實訓方面,增加了常用測試儀器的使用、常見電視機故障的分析、判斷與檢修等內容,逐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機型選擇上,選用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三洋A3單片機芯為主,并有1~2套最新機型,通過對比教學,使學生明白,只要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維修技巧,就能維修其它機型的電視機或者其它電子設備,操作動手能力就有較大的提高。
同時我們編寫了電視機實訓指導書,并將實訓的內容、原理、實訓步驟及電路圖用計算機多媒體設備投影到屏幕上展現出來,老師結合實訓內容進行詳細分析,使學生對實訓的內容、原理、步驟、電路結構、信號流程和波形一目了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上電視機實訓課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了實訓課的效率,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轉換實訓室管理模式
以往學生學完實訓課程后基本上不再進入該實訓室,實訓室開放程度不高,不利于實訓設備的充分利用。改革后實驗室向學生全天開放,經過預約課外也安排時間開放等,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完成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學生覺得理論知識更重要了,對聽課更感興趣了,從而使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因理論課時的減少而降低,并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反過來又推動操作技能的提高。
三制定合理的實訓成績考核方法實訓成績的評定是實訓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個有效手段,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待實訓的態度,傳統的學生成績是由教師憑個人印象和實訓報告零星的數據給學生評分,這種考核方法有許多弊端,很多同學是通過抄襲別人的實訓數據甚至實訓報告來應付,同時也不能反映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水平,以及實際動手能力。
新的實訓成績考核方案是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獨立設計能力的綜合評估??己说囊罁M量采用“硬”結果,要使學生重視實訓過程,可通過狠抓綜合型和設計型實訓的方案論證和最終的軟硬件調試結果是否滿足預期目標來達到這一目的。將學生平時對實訓的到堂情況、操作的準確性和熟練程度、實訓數據的精密度、實訓報告的條理性和語言表達準確性、對實訓數據和結果分析的合理性等綜合評定成績,技能考核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20%,實訓報告占20%,并制定彩色電視機維修技術實訓考核卡如下表所示。通過狠抓綜合型和設計型實訓,使那些基礎實訓沒有掌握好的同學不得不自己再返回實訓室重做,學生自己到實訓室做實訓有很強的針對性,其效果比按課表上安排的實訓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