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策劃書
為全面推進我市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鞏固完善我館信息化建設的階段性成果,明確“十二五”時期我館檔案信息化建設思路措施和目標任務,按照《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國家、省檔案工作會議精神有關信息化方面的要求,結合我市電子政務建設和本館實際,制定《市檔案館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高點定位、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確保安全”的基本原則,把市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納入全市信息化建設和電子政務建設的總體規劃中,繼續加大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快推進檔案資源數字化、數字檔案管理標準化、數字檔案信息服務網絡化的進程,不斷提升數字檔案館管理水平,實現檔案資源互聯共享,全面提升檔案服務的現代化水平。
(二)總體目標:按照國家、省檔案局“十二五”期間對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到年,完成市檔案館政務網、局域網和互聯網三網應用系統平臺的軟、硬件建設,完善檔案館目錄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等基礎數據庫建設,實現市數字檔案館與市直各單位檔案室之間、市數字檔案館與省數字檔案館及部分縣(區)數字檔案館之間數據的互聯互通和可控共享,建成市電子文件中心,全面建成數字檔案館。
二、基本步驟及要求
(一)數字檔案館初步建成
館內檔案管理系統各項功能進一步完備,館藏存量檔案全部實現數字化,完善館藏檔案目錄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和重要全宗全文數據庫建設,實現館藏存量檔案數據的異質和異地備份。
開通市檔案信息網,在互聯網上實現局(館)政務信息公開、檔案法規政策和愛國主義教育宣傳、開放檔案查詢、檔案公布、檔案資料征集等功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在市檔案館文檔中心建設功能完備、服務方便的政府信息查閱中心,通過鏈接政府信息公開網實現在市檔案信息網上查詢政府公開信息,不斷提高為社會各界提供政府公開信息的服務水平。
(二)館室一網式檔案管理系統平臺建設
以電子政務平臺為依托,逐步完成連接市檔案館和市直各單位檔案室的一網式檔案管理系統平臺的軟、硬件設施設備建設,實現預歸檔電子文件整理、歸檔、移交等過程的網絡化和自動化,實現網上業務咨詢和指導,做到館室一體,文檔一體。建成電子文件中心,實現電子文件的同步接收、管理、歸檔、備份和查詢利用。
(三)實現省、市、縣三級館際互聯互通
在完成館內檔案管理系統平臺和館室一網式檔案管理系統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根據省檔案局的統一安排部署,結合我館實際,開展與省、縣兩級館際互聯互通的試點工作,并逐步實現省、市、縣乃至鄉鎮檔案網絡全覆蓋互聯共享。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1、加快完善應用服務器配置架構建設。局域網上通過新增置服務器與原有服務器集成配合,實現應用服務器的雙機熱備架構,政務網上通過購置雙應用服務器實現熱備架構,確保局域網和政務網上各應用系統軟件運行的高實時性和高可靠性要求。在后期建設上,根據應用系統實際情況,逐步細分服務器負載角色,科學分離各應用系統的邏輯層和數據層功能,并由不同角色服務器承載,最終形成結構科學、配置合理、角色明確、數據安全、性能穩定的服務器集群。
2、加快完善數據存儲設備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根據業務數據增長情況適當增加和擴展存儲器的有效容量,配置數據備份設備,在現有局域網IPSAN海量存儲設備基礎上,增加備份存儲陣列或備份磁帶庫。新增政務網IPSAN海量存儲設備,根據業務需要科學確定初期容量,滿足館室一網式檔案管理系統的數據存儲需求。
3、加快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做好館藏存量檔案數據異地備份及配合實現省、市、縣三級檔案館之間的互聯互通,根據省檔案局統一部署要求,配置相應的網絡交換機、防火墻等配套設備。
4、加快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維護暨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根據檔案業務拓展需要,適當增加購置業務用計算機、觸摸屏等終端設備。做好現有網絡交換設備、應用服務器、海量存儲設備、UPS電源設備易損耗零配件的更換保障工作。
(二)抓好檔案信息資源基礎數據庫建設
1、盡快完善多種類型數據庫建設。在館藏存量檔案全部數字化基礎上,同步完善館藏檔案目錄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和重要全宗全文數據庫建設。
2、拓寬檔案信息資源的收集渠道和方式。實現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同步進館,市直單位向市檔案館移交檔案時,要實行紙質檔案與機讀目錄、全文數據庫同步移交。繼續做好《新聞》視頻的復制備份和二次編研開發工作。
3、加快基礎數據庫的深層次開發利用。根據館藏檔案特色和社會需要,圍繞社會熱點、公眾需要,對檔案信息進行深度開發利用,建立諸如人名、主題詞等專題目錄數據庫,提高信息的檢索效率。探索開展民生檔案數據庫、農業農村檔案數據庫、重大建設項目數據庫、城市記憶工作數據庫等特色數據庫建設。細分多媒體數據庫,按照不同媒體格式(照片、錄音、影像等)分別建庫。提高全文數據庫的自身質量,通過優化多層PDF文本層,提高文本層所含文本信息的準確率來提升全文檢索的查準率,降低信息的遺漏率。
4、做好數字檔案信息開放鑒定工作。各市直單位要在向檔案館移交電子文件前做好文件開放等級的劃分工作,市檔案館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文獻保密等級對館內電子檔案全文進行逐級鑒定,并實現對社會開放,確保不同等級的檔案信息在不同網絡平臺的開放利用。
5、加強檔案信息資源整合。根據省局對省、市、縣三級館際互聯互通的實施情況,先期做好我市與縣兩級館際互聯互通的試點工作,通過館際網絡互聯,促進全市范圍內檔案信息資源共享。
6、做好檔案信息資源的安全備份工作。做好檔案信息資源數據的異地備份工作,根據我館信息化建設推進情況,結合省電子文件(檔案)備份中心建設,適時做好我館檔案信息資源數據與省電子文件(檔案)備份中心對接,實現我館數據的異地備份工作。重視檔案信息資源的異質備份工作,加大檔案資源數據的光盤備份,并定期檢查備份數據質量,及時補刻,確保檔案信息資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