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演講稿
同志們:
在全市上下全力實施“黃藍”兩大國家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市政府召開這次全市企業上市工作會議,目的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搶抓機遇,迅速掀起企業上市新熱潮,爭取在發展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方面開創新局面。剛才,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金嶺化工公司負責同志分別作了典型發言,講得非常好,認識到位、思路清晰、措施有力,關鍵是要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企業上市的重要意義
資本市場是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市是企業加快發展的有效途徑。對全市來講,推動企業上市,意義重大,任務艱巨。第一,這是實施國家戰略、促進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沒有充裕的資金作保障,就無法實現科學發展、率先發展。實施國家戰略,單純依靠財政、信貸等常規籌資手段,滿足不了旺盛的資金需求,迫切需要借助資本市場來籌集資金。但截至去年底,全市僅有6家上市企業,募集資金47.5億元,分別占全省的3%和2.29%;上市公司市值125.72億元,全市證券化率5.32%,低于全省27個百分點。同屬黃河三角洲的濰坊市有24家上市企業,募集資金417億元,分別是我市的4倍和8.8倍。濱州市有14家上市企業,募集資金227億元,分別是我市的2.3倍和4.8倍。我市資本市場發展和企業上市在全省僅處在中下游水平,這與黃藍經濟區重點區域的地位不相稱,與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也不相稱。各級要從實施國家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企業上市的重要意義,著力突破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努力開創企業上市的新局面。第二,這是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舉措。上市公司是企業中的精華。國家對企業上市制訂了一系列嚴格的準入規定,上市企業不僅要具備制度規范、效益良好等基本條件,還必須符合國家產業發展導向,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些規定,與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是一致的。目前,我市新進入輔導的4家企業,2家為傳統產業優化提升類企業,1家為國家支持發展的新材料企業,1家為新服務業模式類企業,均為國家支持上市類企業。這些企業上市后,對我市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三,這是提升形象、擴大知名度的重要途徑。上市公司是一個地區的經濟名片,代表了形象和實力。一個地區如果資本運作活躍,經濟活力往往比較強;如果擁有眾多的上市公司,知名度也一般比較高。江蘇江陰市只是一個縣級市,但打造了擁有30多家上市公司的“江陰板塊”,不僅每年籌措100億元以上的資金,而且極大地提升了地方形象。浙江紹興市擁有15家上市公司,該市楊汛橋鎮因有8家上市公司而有“楊汛橋板塊”之稱。“十二五”時期,圍繞實施黃藍兩大國家戰略,全市要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著力培育上市公司,這對于樹立形象、優化投資環境、提升知名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企業來講,企業要提高核心競爭力,盡快做大做強,必須主動融入資本市場。上市,是企業突破瓶頸制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一是有利于融資。目前,國家貨幣政策轉向穩健,今年以來央行已兩次加息,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升至21.5%的高位。截止5月底,我市本外幣貸款新增95.46億元,與去年和前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了38.95億元和14.05億元,降幅分別為28.98%和12.83%。全市正在實施的一大批項目,主要利用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相比,存在融資成本高、效率低、貸款難度大、規模小等不足。尤其是中小企業,由于受自身條件制約,存在抵押資產少、擔保體系不完善、融資渠道有限等問題,貸款難度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到資本市場去直接融資,時機更加成熟,意義更加重大。二是有利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位經濟學家曾形象地說,企業上市以后就是“鳳凰涅磐、浴火重生”。通過資本市場的規范,可以使企業的決策、運行、管理等機制更加科學合理,有利于明確產權關系,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明晰發展戰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三是有利于參與市場競爭。企業上市,不僅可以進行高效的資本運作,還有利于提升品牌價值、市場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美國有1萬多家上市公司,英國有6000多家上市公司,臺灣也有近5000家上市公司。世界500強企業無一例外都是上市公司。中國大陸在境內上市公司已達2170多家,在境外上市的近700家,兩項合計2870余家。這些上市企業在資本市場掘到“第一桶金”后,絕大多數成長為行業“領頭羊”。我市華泰股份上市后利用募集資金,加速膨脹發展,造紙能力達到360萬噸,成為世界新聞紙行業龍頭。金嶺化工即將上市,計劃通過募集資金新上80萬噸離子膜燒堿、30萬噸苯胺、55萬噸甲烷鹵化物,達產后將實現三個全國行業規模第一。如果大家想真正成為一個企業家,而不僅僅滿足于當一個廠長、經理,就必須下定決心推進上市工作。否則,沒有龐大的資本市場作支撐,企業將處于弱勢地位,不可能“理直氣壯”地與上市公司進行競爭。可以說,敢不敢上市融資,會不會上市融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前途甚至生死存亡。
總之,各企業要樹立戰略眼光,既要熟悉自己的行業,更要熟悉資本市場,努力克服怕付成本、怕受監管、不敢上市、不愿上市、不會上市的思想,敢于到資本市場去搏擊沖浪。各級各部門也要認識到企業上市的重要意義,開闊視野,提升境界,把上市當作實施國家戰略、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努力推動一批企業快上市、上好市,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二、正確把握資本市場的重要機遇
從全國情況看,“十二五”時期將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黃金期。國家對這一時期資本市場的發展要求是,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快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支持創新創業的機制優勢,有效提升資本市場的支持和保障能力。從上到下對資本市場地位、功能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也為資本市場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據專家分析,未來5年,我國證券市場有望實現發行規模和資金規模的“雙向擴容”,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場外市場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日趨完善,新上市公司數量將再創新高。同時,我國資本市場體系已相對完善,企業上市程序更加便捷,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直接融資渠道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