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企業管理
本鋼廢鋼加工廠是本鋼集團有限公司轉爐和電爐煉鋼生產的廢鋼供應基地,為適應煉鋼生產發展需要,不斷加快現代化發展步伐,大力推進精細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精細化管理的各項管理機制,促進了企業全面發展。通過制訂有效的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及實施規劃,不斷加強基礎管理,在細節、服務、規劃、系統意識方面精細到各個環節,企業綜合管理素質和專業管理水平不斷攀升,企業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各項指標創歷史新高。完成廢鋼調入量112.3萬噸,同比增長36.6%,其中完成外購廢鋼65.2萬噸,同比增長12.8%;完成內部回收廢鋼47.1萬噸,同比增長92.9%。完成廢鋼供應量118.4萬噸,同比增長39.4%.完成綜合能耗2.53公斤標煤/噸廢鋼,比計劃降低33.4%。同時,安全生產實現“六為零”,為本鋼打造千萬噸級精品板材基地,滿足煉鋼生產需要,實現優質保供目標提供了保證。
念.設備管理“零故障”、生產運行“零影響”的安全生產理念;“均衡、穩定高效、優質保供”的廢鋼加工生產管理理念;“精心、精細、精準”的設備管理理念;“精細各環節,節約每一分”的成本管理理念以及“以人為本,規范制度,責權到位,科學高效”的企業管理理念等。通過觀念的確定和落實,推進了企業管理精細化的前進步伐,促進了廢鋼加工生產均衡、穩定、高效運行,確保了優質保供目標的實現。實現了企業管理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全面提高了職工的技術素質和道德修養,為企業實現又好又快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一、用精細化管理理念推動企業發展建設
思維決定行為,思路決定出路,我廠從生產經營活動中認真研究現代廢鋼企業的發展特點,不斷調整工作重心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從傳統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專業化管理轉變,不斷適應煉鋼生產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確定了管理工作“零缺陷”、日常工作“無漏洞”的管理工作理
二、用前瞻性的管理,保障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有效實施
企業在謀劃全年工作,布置具體措施時,要把經營工作放在第一位,把費用指標算細、算透。在此基礎上,以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合理安排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工作。
企業各職能部門和各單位不斷建立和完善適應這種轉變的考核機制和管理體制。一是強力推動和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在思想和行動上向以經營為中心的方向轉變;二是在考核的各個環節上,把所有費用定量化納入考核管理機制,層層分解落實到最小核算單元。
能落實到車間的不留在廠部,能落實到班組、機臺的不留在車間,能分解落實到個人的不留在班組或機臺,切實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標,共擔風險,合力攻堅。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上,把各工序、各管理環節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費用管理系統連帶考核,實現系統效益最大化,切實做到上下工序互創條件,從而保證系統效益最優。
三、用發展的觀點和科學的思維,超前做好生產組織
隨著本鋼煉鋼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冶煉品種鋼產量的提高,企業對廢鋼配料供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生產上出現的“小耽誤”都可能影響企業整個生產鏈條的銜接與運行,因此大力倡導精細化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1、強化生產調度的統一指揮,充分發揮各級管理人員的作用。嚴格生產指令,在生產組織過程中堅持高、嚴、實、細的生產方針,不斷加強廢鋼現場管理,制定廢鋼現場管理考核細則,獎罰分明。做到生產信息反饋和深入廢鋼現場“兩及時”,生產組織和生產管理“雙到位”。嚴格生產組織過程中各工序間的銜接,加大生產組織管理考核力度和執行力。
2、在生產組織上做細、做賣各項工作。實現生產均衡、高效、穩定運行。加強對生產過程中各工序的管理,根據鋼產量和冶煉不同鋼種的需要,做到超前謀劃,超前準備,科學合理地組織廢鋼配料供應工作。確保實現優質保供目標。
3、全力推行數字化企業建設,組建完成了全廠局域網,建立了ERP系統,使計算機網絡覆蓋全廠,把智能化控制技術等科技手段應用于各個生產環節的管理和決策之中,實現企業生產的系統優化,提高了不同品種廢鋼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企業效益最大化的目標,確保了企業各個工作環節的安全、高效、經濟運行。
4、用發展的觀點,科學的思維,超前的眼光,創新的管理,加大企業技術改造步伐。
各項技術改造項目相繼竣工投入使用,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為適應煉鋼生產配料供應發展的需要,通過引進和消化先進的技術裝備,今年上半年,相繼建成了跨長分別為216米、228米,寬均為33米,并各有13個廢鋼儲料池、6臺廢鋼地面配料稱及1個自動檢斤控制系統的1#配料間和2#配料間,還建成一個跨長228米、寬”米的廢鋼機械加工間,現均已投入運行使用,為滿足煉鋼生產“一爐一斗”配料供應提供了保證。在吸收和消化新設備、新工藝過程中,提前對操作者進行了專業培訓,從理論到實際操作全方位掌握新設備、新工藝的技術性能,從而為新設備、新工藝投入生產,實現“優質保供”,全面完成各項生產經營任務提供了可靠的設備保證。
四、強化標準成本管理,全員、全過程地控制成本消耗
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教育,增強成本管理意識,轉變傳統觀念,由“先干活后算賬”向“先算賬后干活”轉變,由注重廢鋼加工產量向注重效益轉變。先后制訂了《成本費用管理考核辦法》《車間成本費用分配明細》等制度,把指標層層落實到各基本單位,化小成本考核單位,定期實行成本網上核算機制,加大對降成本關鍵措施的落實考核力度,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扛指標的全員、全過程地降成本氛圍。為嚴格控制各項指標消耗,建立成本考核點評制度,實行每旬進行一次成本消耗通報,每月進行一次成本分析,隨時掌握、跟蹤考核成本,消耗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堅持先算賬后組織生產,嚴防成本超支和花“探頭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