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語言文化
公示語,也稱標識語,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是公共場所為了方便公眾而出示的語言,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強制性的功能。公示語是國際化都市、國際旅游城市的語言環境、人文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目前公示語的翻譯缺乏統一的標準,一些公示語英譯存在混亂狀態,外國友人無法正確理解其含義。筆者擬在生態環境下探討公示語英譯的翻譯方法。
本世紀初,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態翻譯學,認為翻譯為“譯者適應翻譯生態環境的選擇活動”,是譯者不斷自我適應、優化選擇的循環過程。適應是為了求存,其手段是優化選擇;選擇的原則是“汰弱留強”。在公示語英譯的不同譯文中,按照“自然選擇”的原理,適者生存,選擇合適的譯文。翻譯時把漢語公示語按照三維轉換即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便可達到“信”、“達”、“雅”的標準,和兩種語言之間的平衡。
一、公示語英譯的生態環境與語言的平衡
翻譯生態環境指的是原文、譯出語和譯入語三者呈現出來的世界,包含了語言、交際、文化、社會以及作者、譯者、讀者等相互聯系的整體。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下,譯者采取適應環境的最佳譯文。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譯者需要讓其他國家了解中國的文化特色,以適應全球化的發展。外宣翻譯的“譯有所為”至少應該體現在:翻譯目的的針對性與時效性——積極主動地針對不同地區和國家、不同層面的譯入語受眾以及不同的時間,把中國文化的精華介紹給世界,讓世界能夠全面、及時、準確、真實地了解中國,在國際上樹立正確的完善的社會主義國家形象,贏得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理解和支持;使“譯品能為譯入語讀者服務,推動社會進步,促進文明發展的豐功偉績和能動性”(胡庚申,2004:10)
目前,中國公示語英譯的主要對象是使用英語的外國友人。所以,要使公示語達到告知的目的,譯者需在生態環境下,在語言層面上文化層面做出適應性選擇。在尊重中國文化的前提下,既要達到交際目的,又要使外國友人感受到中國與世界接軌,尊重國際友人。
例如:
“各位乘客:當您乘坐公共汽車時,請您盡量將座位讓給老、幼、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謝謝您的合作。”
譯文:Pleaseofferyourseatstotheseniors,children,pregnantwomen,thesickandthedisabled.Thankyou.
公交車文化展示了中國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在翻譯這句話時,既要考慮到傳播中國的文化,又要考慮到外國文化,不傷害到外國友人。而我們所熟知的theold(老人),在英美文化中,意為老而無用的人;外國人以自立為榮,不喜歡被人讓座;在譯與不譯之間,譯者選擇譯,傳達中國國情,同時尊重外國老人,選擇senior一詞則既保留了原文意義,又達到預期的交際目的。在文本翻譯中,文化層次上譯者以中國文化為主體,語言形式上尊重英語,適應了全球化下中國文化的傳播需要,也顧及了兩種文化間的差異。
其次,在當今環境下,譯者要有意識地在公示語翻譯中傳達中國文化,彌補漢語的弱勢地位。Dragon在西方文化中,有翅膀,是邪惡的象征,是會噴火兇殘的古怪野獸;在修飾人時指兇惡的人。而龍在中國是有腳有爪有鱗片的,是最神圣的動物,是中國人的圖騰。兩詞的外延意義和內涵意義都不對等。龍翻譯成dragon總是給西方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也體現出漢語在中西文化中的弱勢地位。譯有所為,譯者需不斷的自我適應,優化抉擇,“龍”不妨譯為theChinesedragon,達到語言的和諧,讓西方人進一步了解中國特色文化。
再次,尊重并適應翻譯的生態環境,譯者需要不斷自我適應,優化選擇,在語言層次上有意識地平衡漢語和英語。“登封——中國武術之鄉,”過去常譯為Dengfeng—thehometownofmartialartsinChina?,F在少林寺為西方人熟知,武術、功夫這些詞匯在英語中以音譯代替原有的翻譯,武術:wushu;功夫:kongfu。這些英語中的漢語借詞反映的是獨特的文化現象,已經為英美人所接受。再看北京奧運會食譜的翻譯。麻婆豆腐:MapoTofu;棒棒雞:BonBonChicken等等,用音譯的辦法標明了實物的來源,所指與實物相符;也更符合譯入語,向英美人士展示中國人的文化,適應了中國融入到國際化的大趨勢。
在公示語中,有一部分是專門針對中國公民的提示性語言,提醒他們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公共場所,有些公示語禁止一些壞習慣、不文明的行為。如:禁止隨地大小便、禁止亂刻亂畫、小商小販禁止入內等。如果翻譯出來,會讓外國友人覺得滑稽可笑,甚至會影響中國人的形象。所以,此時譯者選擇不譯或者以較為委婉的方式翻譯,符合現在中國國情和生態環境。還有一類公示語介紹中國的景點、人物,涉及到主觀感情色彩,有時也可不譯。如:“頤和園又稱為遜帝溥儀的私家園林”。“遜”即為“不好”“差”,譯出來影響中國人的形象,也會使外國游客迷惑,所以不譯較好,譯文為TheSummerPalacebecamethelastEmperorPuyi’sprivategarden。
二、生態翻譯的方法與公示語規范
生態翻譯學將自然科學生態學和人文學科翻譯學結合起來,是一種生態學途徑的翻譯研究。在翻譯方法上,側重“三維”轉換,即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而傳統的翻譯方法可分為直譯、異譯、音譯、形象譯等。生態翻譯學強調生態和諧、譯者為主導,譯有所為,按照三維轉換,“譯出來的東西做事情,運用翻譯可以做事情”。
當今公示語繁多復雜,按照生態翻譯的方法,建立一套統一簡單的英語表達辦法,符合全球性的“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大趨勢。本文將針對公示語英譯的錯誤來探索生態環境下翻譯的策略。而現實生活中公示語英譯出現了許多問題,違背了三維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