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計劃的改革
第一章在函數概念及經濟函數上日班加了4學時,第二章導數應用上加了4學時;而在第二章導數與微分及第四章不定積分上減少8學時,目的在于加深概念的學習與理解。逐步養成學生數學的思維習慣。通過教師對基本概念的詳細分析與耐心地講解;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日班教學計劃中刪除一些公式的推導和證明以及復雜的難度大的計算,在學生易于接受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加強數學知識的應用性,把身邊發生的經濟大事和經濟數學教學緊密相聯,真正體現“數學為本,經濟為用“的經濟數學特點,體現數學教學改革的思想??傊?,教學計劃以經濟應用為主線,先為學生引入必要的知識內容,結合經濟數學數學的具體實例,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換起成績較差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普遍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1.狠抓概念教學,為學生學好經濟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知道,數學是門較抽象的學科(尤其是很多概念的給出),要想學好數學就必須理解好概念,在此基礎上掌握其運算規律,才能服務于其他應用學科。在過去的教學中,我們常忽視這一點,教師只注重片面的講授知識,沒有創新意識,缺乏與學生的溝通,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實踐證明,教師若是能把抽象的數學概念,結合到學生熟悉的事物或日常的柴米油鹽中,就能很快地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就能使學生與教師產生很好的共鳴,這樣的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函數概念的講解上,引進原材料(X)從流入到產出f(x)這樣的生產流程其實就是函數關系的表達,在講述的過程中,再借助于圖形表示,把很復雜的函數概念形象簡單的表述出來。又如,在微分概念給出之前,先從當正方形的邊長有一個很小改變時,計算正方形面積的近似值的方法上,通過講解給出概念;再如,在定積分的概念講解時,先幫助學生梳理我們所掌握的圓、三角形、梯形的計算公式,進而引申到任意幾條曲線圍成的封閉圖形面積的計算,最后歸納引出定積分的概念。
2.提高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由于學生基礎成績差,存在著厭學的態度,加之經濟數學的抽象性,和以往教師在教學中與生產實踐的聯系不很密切,針對這一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就應圍繞教學內容要時時的向學生提供科技信息,深入介紹數學在生產實際和科技領域的應用,排除學生對數學的恐懼感。隨著國內經濟化的大發展,經濟數學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我們的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中,提高學生對經濟數學的認識,以此,推動學生自覺地進行思維動力,比如在前幾年非典發生時傳說吃大蒜能抵杭發病,大蒜價格猛漲,后來好多農民都種植大蒜以借此時機獲得財富,伴隨而來的是,大蒜的供給遠遠大于市場的實際需求,致使大蒜的市場價格下跌,農民也因此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通過這樣的實例,給學生生動講解了市場供需關系對于價格的影響。
又如在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教學中,如果大家是廠長或經理,在生產或銷售的過程中怎樣使你工廠的生產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高呢,結合具體的例題講解,效果很好;又如在講解彈性時,彈性的實質是由于自變量變化的程度而影響到因變量的變化,所以可以用彈性分析方法,分析市場價格與市場需求之間的變化關系。這種結合實際的教學,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激發了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再談到貧富差距問題時,可以為學生簡要介紹恩格爾定律。因此,通過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3.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講課藝術
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從不知到知,是幫助學生提高事物、提高能力的橋梁。只有好的愿望,沒有好的方法就會事倍功半。對于教師來說,如果能夠善于運用“啟發式”“學導式”等科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寓教于趣,寓傳道于解惑之中,不斷地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才能更好地獲得知識。在經濟數學課程中,我們大膽采用“六個一”教學法。(1)一串問題;(2)一次板眼;(3)一個好例子;(4)一次獨立作業;(5)一篇體會文章;(6)一次競賽,實踐證明我們運用“六個一”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果。
三、總結
總之,在經濟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克服過去的求全、求細、求深的思想,應力求在講清經濟數學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刪去復雜的運算,強調它的應用性,以期更好地體現經濟數學是經濟管理中所應用到的高等數學,真正體現數學為本、經濟為用的經濟數學特點、體現數學課程改革的思想。
作者:馮彩芝 單位: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