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態建設論文
草業不僅是一種生產資料或畜牧業生產基地,也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屏障,更是國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與基礎產業之一,其發展空間不僅在牧區,半農半牧區、農區和城區也有其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草業的發展既要向生態、生產并重,生態優先的方向發展,也要向多功能、現代化與產業化的方向轉變。
1草業發展狀況
1.1國內外草業發展現狀
目前,許多國家的草地畜牧業產值已占到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80%,而中國只有10%左右。歐美和澳洲等一些國家對發展草業十分重視,并將其看作為“綠色黃金”,澳洲人更將其視為“立國之本”。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立草為業”的理念。我國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發展現代農業,就必須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在保證糧、棉、油穩定增產的同時,提高養殖業比重。為了加快發展畜牧業,就必須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在保護天然草場的同時,建設飼草料種植基地,改進畜禽飼養方式,提高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
1.2甘肅省草業發展現狀
甘肅省是苜蓿種植大省,2000年甘肅酒泉地區正式注冊了“祁連”牌草干粒,并已直接出口日本300多t,每噸售價達1200元。與種植糧食相比,種植紫花苜蓿不僅減少了水肥、田間管理等資金和人力的投入,而且每公頃增收3000多元,其生態效益較高。
1.3山丹馬場草業發展現狀
1.3.1行政區劃與人口:山丹馬場位于山丹縣東南部,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祁連山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地跨甘青兩省、毗鄰三地六縣,地理位置位于東經100°53′~101°29.5′,北緯37°42′~38°21′。總土地面積21.93萬hm2,其中,天然草場12.33萬hm2,耕地3.09萬hm2,森林5.33萬hm2。山丹馬場下轄11個二級企業,6個事業單位,總人口18341人,其中,在職職工8506人。
1.3.2經濟結構及發展水平:農業是山丹馬場的主導產業,經過近60年的創業發展,山丹馬場現已形成了從農牧業到加工業、服務業、銷售業、旅游業為一體的產業形態。產業結構、企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在農業產值不斷增長的前提下,二、三產業的產值比重不斷上升,農業內部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例上升,優良農作物品種所占比例增加,一批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名牌產品為支撐的加工企業正在興起。以支農工業為主導、農牧產品深加工為主體的發展方式,不僅使產業體系更加完整,也促進了農牧產品的轉化增值,形成了農牧工三位一體、相互支撐、并行發展的經濟格局。同時,以勞動、人事、分配為主要內容的農牧業企業內部改革全面實施,并逐步走向市場。山丹馬場的種植業也由青稞為主不斷向油菜、大麥、燕麥及多種飼草料發展,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油菜籽連片生產區。近年來,隨著退牧還草、草原生態保護補償獎勵機制政策的實施,人工草地的不斷拓展和舍飼畜牧業的發展,燕麥種植已形成一定規模,種植基地已發展到0.67萬hm2。
2大力發展草業的必要性
2.1大力發展草業符合國家產業發展的政策
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就把發展草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當中,并制定專項規劃,落實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確定優先發展領域和重點發展地區。山丹馬場在種植燕麥等牧草方面有氣候適宜、種植技術成熟、機械化高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并且符合國家生態保護和建設政策,可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是今后結構調整的方向。為了保護和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國家投巨資在西部地區進行生態工程建設,并實施了“天然草原保護工程”“退牧還草工程”“牧草種子基地建設”等項目,在維持生態屏障功能的基礎上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山丹馬場處于兩河流域的源頭,已納入西部地區生態工程建設項目。
2.2草業發展促進牧區協調發展
草地資源是發展草食動物最重要、最經濟、最安全的飼料來源,是西部十幾個少數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因此,草業的發展不僅關系到西部大開發的成敗及西部地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戰略目標的實現,也關系到該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生態安全、邊疆安定和社會穩定。加快發展草業對促進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通過補播優良草種使天然草地植被得到恢復,提高了草地生產力;另一方面,通過建植人工草地、加大草產品加工力度,不僅能夠為草食家畜舍飼半舍飼提供足量優質牧草,還能夠減輕天然草地的載畜壓力,促進天然草地低成本自然恢復。
2.3草業發展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
山丹馬場屬于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處于黑河水系和石羊河水系源頭,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生態屏障,馬場生態環境保護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及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安全。近年來,山丹馬場在生態保護方面爭取到了退耕還林、天然草場保護、退耕還草等項目,但仍存在生態建設、生存與發展等問題。因此,大力發展草業不僅是解決生態保護問題的有效辦法之一,也是實現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同步協調發展的有力措施。
3山丹馬場草業的發展思路及建議
3.1改善生態發展經濟
山丹馬場草業的發展要緊緊圍繞改善生態和發展經濟這兩條主線,實現“綠起來”和“富起來”兩大戰略目標。所謂“綠起來”,就是通過優質牧草示范種植,提高場區種植牧草的積極性,恢復植被,重建生態,建成河西重要的水源基地和生態屏障,以確保馬場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富起來”就是以綠色事業為指導,立草為業,綜合加工,發展綠色飼料養殖,穩步增加職工收入,從而實現企業最佳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