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生態保護論文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園林綠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大樹移植技術被廣泛應用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與綠地景觀和提高城市綠化質量中。但由于大樹樹齡長、主根發達、原生長地與移植地條件存在差異,在采挖過程中大樹根系受損、樹體失水、養護管理水平不到位,致使大樹移植成活率不高,因此掌握大樹移植技術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大樹移植在園林綠化中的意義
大樹一般指胸徑在15cm以上,高度在4m以上,且維持樹木冠形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常綠喬木或胸徑20cm以上的落葉喬木。樹木、特別是大規格的喬木,移植一旦成活,能快速、有效地提高綠地生態效益的時空價值和利用價值,對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與綠地景觀、提高城市綠化質量等有著重要意義。
二、移植前的準備
(一)栽植工地整理
首先拆除有礙施工的建筑、農田、樹木、房屋和其他建筑物設施;其次,對無礙建筑施工的設施和植被,應加以綜合利用。對工程施工地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結構質地進行分析,回填的土壤地塊,一定要分層夯實,并增加填土量。
(二)樹種選擇
高質量的苗木必須具備的特征:具有發達而完整的根系群,主根短直,側根和須根發達;主側枝分布均勻,樹冠形狀完美;苗干粗壯通直;無損傷等。根據園林綠化施工的要求,堅持適地適樹原則,確定好樹種、品種規格。樹種不同,移植難易程度也不同,一般鄉土樹種經過移植和人工培育,比異地樹種、野生樹種容易成活,樹齡越大越難成活。園林綠化工程苗木規格一般多選擇落葉喬木胸徑3cm以上、常綠喬木樹高1.6m以上。苗木選定后,涂上顏色,標明記號,并加以編號[1]。
(三)挖定植穴
根據綠化工程規劃,確定好定植點,并根據移植大樹的規格挖好定植穴。一般栽植穴大小應比樹木土球或根幅大50~90cm,深度加深20~40cm。同時,對土質不適宜樹木生長的土壤,要進行換土改良。
三、苗木移栽技術
(一)苗木移植時間選擇
苗木移植一年四季都可以,早春季節,大多數苗木處于休眠期,此時移植有利于樹木根系恢復;夏季,溫度高,移栽苗木容易因失水而死亡;秋季也可移植,但是移植效果不如春季好[2]。因此,苗木移栽以春季萌動前和秋季樹木落葉后為最佳時間。
(二)苗木起挖
依據樹種的生長特性、樹體生長發育狀態、樹木移植時期和樹木栽植地點環境的不同,樹木起苗常用的方法可分為裸根起苗和帶土球起苗兩種。
1.裸根起苗
落葉喬木以基干為圓心,以胸徑8~10倍為半徑;對于常綠樹中分枝點高的樹木,取土位置為樹木胸徑的6~10倍,分枝點低的樹木,取土直徑為樹高的1/2~1/3;落葉花灌木,挖掘根部位置為苗木高度的1/3為半徑。起苗時,要開挖刨溝,以免碰傷新生的細根。粗根要采取斷根處理,用油鋸、電鋸等截斷,保證切口的平整,并防止主根的劈裂。樹木裸根起苗后,要注意保持根部的濕潤,要及時裝運、及時栽植,對于長距離運輸,可采取打泥漿糊根的方法保持根系活力。
2.帶土球起苗
一般常綠樹木、名貴樹木和花灌木、大規格苗木起挖時多采用帶土球挖掘,土球直徑為樹木胸徑的6~8倍,土球縱徑為橫徑的2/3,灌木類土球直徑為植物冠幅的1/2~1/3。為了保證土球的完整,要提前三四天澆水,增加土壤粘著性。挖掘以樹干為中心,比規定的土球大3~5cm劃一圓,并順著此圓圈往外挖溝,溝寬60~80cm,深度以到土球所要求的高度為止。土球中部應稍高,逐漸向外部傾斜,肩部圓滑,土球的下部直徑應小于或等于土球直徑的2/3。腰箍的寬度一般為20cm左右,然后用蒲包或草繩將土球包嚴、捆牢,常用包扎方法有橘子式、井字式和五角型等。
3.運輸
苗木運輸的基本原則是“隨挖、隨裝、隨運、隨栽”。苗木裝運前,應檢查待裝運苗木的種類、規格和苗木質量;裝運時,車廂內要先墊有一定厚度的軟材料,根朝前,梢朝后,用木板將土球夾住或用繩子將土球縛緊于車廂兩側,裝運高度不超過車體高度,梢不拖地,根部用呢絨材料等包裹,并用繩索捆綁緊實。
4.散苗
卸車時要注意對苗木的保護,輕拿輕放。裸根苗應按順序卸車,土球苗由人工或機械將土球輕輕卸下,切忌破損。
5.修剪
苗木在栽植前要進行修剪。如生長勢強、萌蘗容易的楊柳科植物,可進行強修剪,樹冠修剪1/2以上;對具有明顯主干的高大落葉喬木,應適當疏枝,保留原樹型,剪去保留健壯主枝的1/5~1/3;對無明顯主枝的落葉喬木,干徑在10cm以上,一般疏枝修剪,10cm以下,可選留主干上的幾個側枝進行短剪;對于具有輪生側枝的常綠喬木,可剪除基部2~3層輪生枝;高大常綠喬木,一般樹干頂部的枝條不能修剪;常綠針葉樹,不宜多修剪;珍貴樹種、古樹名木樹冠,不宜修剪;帶土球或濕潤地區帶宿土移栽的裸根及上年花芽分化已完成的花灌木和藤蔓樹種,可不做修剪,僅去除病枝、枯枝、損傷枝;分枝明顯、新枝花芽的小灌木,應順樹勢修剪;枝條茂密的大灌木,適當疏枝修剪;攀援類樹木,可對生長枝條進行短剪,去除交錯枝、橫向生長枝[3]。
6.栽植
苗木移栽時間多選擇在晴而無風的天氣,上午11:00之前或下午15:00之后。大樹移植后必須進行樹體固定,裸根苗多采用標桿式支架,即用堅固的木棍或竹竿,斜立于下風方向,埋深30cm,在樹干旁打一木樁,在樹高的1/2~1/3處,用繩索將樹干綁在木樁上,支柱與樹干之間用麻繩或草繩隔開,然后用麻繩捆緊。對枝干較細的小樹,在側方埋一根較粗壯的木柱作為依托。帶土球的苗木多采用扁擔式支架,即在樹木兩側各打入一個樹樁,上端用一個橫梁綁扎好,然后將樹干綁縛在橫桿上固定。一般在1年之后大樹根系恢復好方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