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行業的發展與高職會計教育
一、會計行業的性質與資格證書
從工作性質上可以將會計行業分為“做會計的”“查會計的”“管會計的”三種不同類型的工作人員,其中做會計的人就是指進行會計核算、披露會計信息的會計人員;查會計的人主要泛指注冊會計師和政府審計人員以及資產清算評估人員;管會計的人則是指總的會計師。具體研究會計行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情況可以發現,會計從業人員的總體文化程度并不高,他們的會計職業水平也相對較低,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操守仍然需要改善。在所有的會計人員中,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僅僅只有7%,面對這一低素質的職業文化現狀,在高職會計教育實行會計資格的級別認證是重要的改善途徑。目前我國會計教育已經有著比較完善的會計考試制度,除了國內的各種會計資格認證形式之外,英國特許公會會計師資格認證在中國境內也逐漸實行起來,緊接著若干種國際會計資格認證也逐步登陸到中國境內。我國現有的會計資質考試方案按照考試的難易程度可以分為三個級別: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是最為基礎的會計資格考試,其次是會計職稱證書考試,注冊會計師、注冊評估師、注冊稅務師等具體的資格證書考試則是為滿足社會企業的具體要求而開設的資格考試。
二、為促進會計行業發展的高職會計教育教學
(一)教育理論擺脫了行為主義,強化了教學的針對性
高職會計教育主要提倡以認知心理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力求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具有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結構以及課程目標,結合會計行業目前的發展需求,強化會計專業教學課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迫在眉睫。
(二)專業課程體系體現了會計行業的綜合技術
高職會計教育的課程內容在原來的學科體系上,把握了必要的行業知識和相關理論,重點培養學生在技術上的綜合應用能力,加強了實踐操作和技能練習的全過程,實現了教學理論和行業發展的“雙循環”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在操作和技能考核上的綜合能力。
(三)會計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突出行業特色
在高職教育教學設計中,會計專業主要在技術性、經濟性的基礎上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結合會計行業的發展設定案例情景教學,并提供全面的有關會計行業的資料和工具,通過師生互動和實踐教學,使學生全面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技能型會計人才。
(四)借鑒國外的經驗,走產學結合的路子
會計教育是一門技術性和理論性全面結合的學科,我國對它的研究還不深,在此基礎上多多借鑒外國的職教模式,通過對其他國家教育教學規律的研究,結合我國會計行業的發展現狀,走特色化的產學結合的發展路子是最正確的選擇。
(五)加強授課教師的自身實戰經驗,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
高職會計教育最終是為會計行業培養優秀的高技能型人才,所以在高職會計教育教學中,讓授課的老師走到具體的實踐崗位上去積累最新的會計職能經驗成為會計教育發展的新途徑。在授課過程中,實行“學校的教師要走出去,企業的管理者要請進來”的教學模式,緊密聯合會計行業和相關企業,強化學生的實訓、實習基地條件,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和動手機會。
作者:王瓊 單位: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8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