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機構對醫學檢驗人才需求分析
本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創建于1998年,隸屬于醫學技術系,是陜西省醫學院校中最具優勢的本科專業之一,早年畢業的專科人才現已廣泛充實到陜西省各級醫院,并已成為陜西臨床檢驗工作的主力軍。到2013年為止,本科畢業生主要分布于陜西市級、縣級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醫藥生產營銷企業等。為了進一步理清學校面向基層培養醫學人才的思路,了解本省不同地區基層醫療機構對醫學檢驗技術人才的認識、能力、結構的崗位需求情況,以指導醫學技術系第3輪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使人才培養更貼近基層需求,本研究于2014年7月13日-19日對陜西省30家醫療衛生單位的人力資源狀況進行調查。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陜西省陜南、陜北、關中西線、關中東線共4條線路的1市10縣共計30家基層醫療單位。陜南線走訪了9家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西鄉縣醫院、西鄉縣中醫醫院、白河縣醫院、鎮安縣醫院、5所鄉鎮衛生院);陜北線走訪了6家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榆林市府谷縣人民醫院、府谷縣新民中心衛生院、延安市子長縣人民醫院、子長縣李家岔鎮中心衛生院、銅川市宜君縣人民醫院、宜君縣彭鎮中心衛生院);關中東線走訪了5所醫療機構[澄城縣醫院、澄城縣韋莊中心衛生院、寺前中心衛生院、高陵縣張卜中心衛生院(精神病專科醫院)、高陵縣灣子中心衛生院];關中西線走訪了10所醫療機構(亭口鎮中心衛生院、南指揮鎮衛生院、長武縣縣醫院、長武縣中醫醫院、鳳翔縣縣醫院、鳳翔縣中醫醫院、寶雞市中心醫院、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寶雞市東風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武縣華仁醫院)。
1.2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組織專業教師分別赴陜南、陜北、關中西線、關中東線進行現場調查問卷的發放和收集,并通過開展座談會、進科室參觀和訪談形式進行調查資料的補充。
1.3調查內容
1.3.1個人基本資料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個人資料,其中包括年齡、性別、學歷、畢業學校及畢業時間、所學專業、學位、從事醫療工作年限、職稱、聘用類型。
1.3.2崗位需求的知識情況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崗位需求的知識情況,其中包括基層檢驗人員最需的知識及技能、最常規開展的實驗項目及檢測方法、實驗室質控條件和標準。
1.3.3醫學檢驗技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及需求情況調查基本知識:標本采集、室內質控、標本保存、檢驗結果解讀、檢驗方法臨床應用評價、檢測系統的性能評價、醫療廢棄物的管理、儀器常規故障及分析。基本操作技術需求情況調查:骨髓細胞取材、涂片及染色、交叉配血、光譜分析技術原理及應用、電化學分析技術原理及應用、電泳分析技術原理及應用、自動化生化分析儀技術原理及應用、酶學分析技術及應用、基因擴增技術原理及應用、生化分析儀參數設定及校準。
1.3.4對醫療衛生單位的調查調查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現有的主要儀器設備:分別調查臨床檢驗及血檢室、臨床微生物檢驗室、臨床生化檢驗室、臨床免疫檢驗室等常規儀器。調查醫療衛生單位現有的醫學檢驗項目:分別調查臨床檢驗及血液學檢驗項目。調查醫療衛生單位對本校已開展的實驗課程項目,評價調查醫院對學校實際開展的實驗項目的必要性進行調查,主要涉及臨床微生物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檢驗基礎實驗項目、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分子生物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免疫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血液學檢驗實驗項目、臨床寄生蟲學檢驗實驗項目。
1.4統計學處理
將調查問卷所得資料應用Excel進行資料匯總,用SPSS13.0進行分析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本情況
實際發放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30份,有效問卷119份。
2.2職稱構成
在參加研究調查119名的基層醫學檢驗及衛生檢驗人員中,100%有技術職稱,其中初級職稱占85.71%,中級職稱占10.08%,高級職稱占4.20%。與2008年衛生統計年鑒中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職稱進行比較,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職稱構成上與全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初級職稱比全國高1.45倍,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所占比例明顯較低(P<0.05);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職稱構成上與全國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初級職稱比全國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才高1.13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職稱分布存在不均衡性。
2.3學歷構成
在參加研究調查的119名基層檢驗人員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47.06%,大專學歷占38.66%,中專學歷占11.76%。目前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主要以本科和大專學歷為主(占85.72%),其中尤以本科學歷居多。與2008年衛生統計年鑒中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學歷進行比較,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學歷構成上變化顯著(P<0.05),大專、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分別增長1.32倍、2.75倍,表明高學歷人員逐漸增多。
2.4年齡構成
在參加研究調查的119名基層檢驗人員中,<25歲22人,占18.49%;25歲~35歲70人,占58.82%;36歲~45歲15人,占12.61%;>45歲12人,占10.08%。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單位人員年齡基本呈現正態分布,主要集中在25歲~35歲。與2008年衛生統計年鑒中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年齡進行比較,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才的年齡構成雖呈梯形結構,但35歲以下中青年人員比例較高,年齡結構還有待優化。
2.5工作年限構成
在參加研究調查的119名基層檢驗人員中,工齡≤5年的人員59人,占49.58%;工齡為6年~9年的人員23人,占19.33%;工齡為10年~19年的人員14人,占11.76%;工齡為20年~29年的人員19人,占15.97%;工齡≥30年的人員4人,占3.36%。主要以10年以下中青年人員比例較高。
2.6崗位需求知識情況統計結果
經調查,基層醫院檢驗人員反饋最多的是缺少質量控制相關知識,占總人數的84.03%,其中15.97%反映最欠缺的是檢驗儀器相關知識,65.55%反映最缺乏的知識為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28.57%反映最缺乏檢測儀器的校準、維護和保養,5.88%反映缺乏檢測技術的系統訓練。
2.7醫學檢驗技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及需求情況調查統計結果
經調查問卷反饋基本知識中非常需要項目主要集中在標本采集知識、室內質控、檢驗方法臨床應用評價、檢測系統的性能評價、儀器常規故障及分析。經調查問卷反饋基本操作技術中除基因擴增技術原理及應用在基層較少應用之外,其他檢測技術都為非常需要項目。
2.8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現有主要儀器設備調查統計結果
經調查,基層醫療單位醫學檢驗儀器設備已十分先進,完全滿足檢驗項目的要求,血細胞分析儀和生化分析儀95%以上為全自動,縣級醫院普遍為進口可靠品牌,如貝克曼、日立等,鄉鎮衛生院普遍為國產優良品牌,如邁瑞、優利特等。
2.9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現有的醫學檢驗項目調查統計結果
經調查,目前醫院常規開展檢測項目,日常教學中已經覆蓋,但依然存在實驗課部分手工操作項目在臨床已完全淘汰,即使以單純動手能力培養為目的,也應重新調整實驗內容。
3討論
3.1檢驗及衛生
通過調查結果反饋,陜西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人員職稱以初級為主,學歷以本科為主,大專次之;從調查人員年齡構成可見,陜西省基層衛生機構檢驗人員年齡結構呈現正態分布,但目前主要以35歲以下中青年人員居多,如何避免未來幾年內檢驗人員的斷層培養,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年輕檢驗人員的業務素質,優化人員的年齡結構,值得深思。本次調查各條線路各地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領導普遍提出急缺衛生檢疫方面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是預防醫學專業所不能取代的。目前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不同崗位的專業化程度已相當高,幾乎不存在一人從事多個崗位的工作,即崗位之間已劃分明確而固定的界限,因此對衛生檢驗專業人才的需求同樣也很大。對檢驗室而言,預防醫學等非專業人才,存在不能立即上崗工作、需崗前培訓、業務提升空間有限、臨床檢驗知識面窄等缺點。而本省到目前各醫學院校并未開設衛生檢驗專業,在新一輪的人才培養及專業設置中需考慮新專業籌建申報的積累工作,為進一步切實培養更適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需要的人才做出一份力量。
3.2突出應用型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需求
由于人才的緊缺,使得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檢驗任務難以按期準確完成,導致公共衛生事件不能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今后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培養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專業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增添部分衛生檢驗檢疫方面的選修課,使得醫學檢驗人才能夠分流到基層醫院檢驗科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更好、更快地適應各種檢驗崗位工作的需求。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需求面臨的問題,經過集體探討,提出了解決措施,此次活動對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做出了積極地努力。用人單位普遍需要綜合素質、動手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計算機能力較強的人才。針對調查反饋信息,在教學中應當繼續加強醫學檢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通過明確實驗目的,強化課程內一系列專項技能訓練等手段,特別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主動學習能力,致力于提高其自主能動性。專業人才的培養是任道重遠的工作,在培養過程中,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還要不斷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樹立報效國家、建設家鄉的信念;不僅僅要培養學生掌握高新尖的技術及計算機操作能力,還需要培養面向基層能踏踏實實從事醫療工作、熱愛醫療工作的學生。因此,不斷探索、改革和實施針對改善基層醫藥衛生機構人才短缺現狀的人才培養模式,達到人才的培養和使用能“無縫對接”的目的,將會是人才培養思考的重要任務。
作者:韓文霞 孫靜 楊姝 武永紅 曹珮華 李海燕 單位:西安醫學院醫學技術系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