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循環經濟保障體系構建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長期的農業經濟發展走的是一條傳統的粗放型道路,僅僅重視經濟的快速增長,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農業循環經濟理念的產生為我國農業發展指明了一條新的道路,國家需要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實現農業循環經濟在我國的有效開展。
一、農業循環經濟的含義
農業循環經濟是以循環經濟理論為基礎,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以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為特征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它的目標是農業資源消耗最小化、農業排污最小化和農業廢物利用最大化,最終實現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效益的雙贏。
二、農業循環經濟保障體系構建的有效措施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可以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所以要采用有效措施保障農業循環經濟體系的構建。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政策法規保障
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要考慮到社會的各方面因素,包括資源、經濟、環境等,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強化責任意識。首先要加快農業循環經濟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制定,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借鑒外國開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先進思想和經驗,并結合本國本地實際情況,制定資源循環利用、綠色消費、可再生能源使用等方面的獎懲制度,同時,國家要建立健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政策,確保農業循環經濟的落地實施。其次要對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進行規劃,確定其發展模式。國家和地方政府要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做好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規劃,重點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的農業生產,對農業廢棄物進行加工再利用,使其資源化、無害化。同時還要建立科學合理的農業循環經濟管理體系,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最后還要建立健全農業循環經濟的管理和運行機制,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農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新型先進的農業經濟形態。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依靠單一的部門和技術是難以實現的,這就需要政府加強引導,通過市場運作使全體農民參與到農業循環經濟的經營管理當中,只有建立健全農業循環經濟的管理和運行機制,才能持續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2、搞好技術人才保障
農業循環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對降低資源消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技術要求很高,這就需要先進的科技和優秀的人才做保障。第一,要重視科技的開發與推廣,要有針對性的建設有關清潔技術、生態產業、循環經濟的實驗室,重點研究節能降耗、資源再利用的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第二,要強化技術交流,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廣泛開展農業科技經貿活動,為農業生產提供交流合作的機會,并鼓勵引導社會科研機構、高校和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到農業科研活動中,為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經驗。第三,要培養農業循環經濟建設的人才隊伍,國家和地方政府要根據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積極引進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優秀人才,同時整合社會培訓資源,依靠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來培養適應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各類人才,通過人才建設帶動農民科學文化知識和農業生產技能的提升,保障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具有豐富的人才儲備。
3、穩定資金投入保障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需要大量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對資金投入的需求很大,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更離不開國家穩定的資金投入。第一,國家要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的投資力度。國家要重視農業的發展,尤其是新型先進的農業循環經濟,要加大對農業的財政投入,加強農村水利、生態環境、良種工程建設。第二,地方政府要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地方政府要與國家目標相一致,把財政投入重點向農業傾斜,做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要廣泛吸引外資,給予外企投資適當的優惠政策。第三,鼓勵農民和農村集體的個人投資。農民是農業循環經濟的最終受益者,他們了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要充分調動農村集體和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對農業循環經濟進行適當的投入。
4、強化自然資源保障
自然資源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基礎,國家要強化對自然資源的保障。第一,加強土地管理、提高耕地利用率。我國國土幅員遼闊,但是隨著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非法占用的加劇,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國家和地方政府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惜土地,適度開墾,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第二,珍惜水資源,加大水體污染治理力度。近年來,我國企業追求短期利益,污水亂排現象逐年加劇,國家和地方政府要極大重視水體安全問題,建立污水處理廠和應急水源、備用水源,禁止超采地下水、過度攔蓄地表水,建立健全排污企業獎懲制度,嚴厲打擊污水亂排的企業。
5、做好宣傳教育保障
目前,農業循環經濟的理念在我國沒有進行深入的傳播,社會人民普遍對其缺乏了解,所以要開展循環經濟的宣傳與普及。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利用電視、廣播、報紙、板報、互聯網等媒體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的宣傳力度,把循環經濟的基本原理、相關內容、生產模式及具體技術向社會公眾進行灌輸,使人們在農業生產中自覺應用循環經濟的技術和原則,減少投入、增加產出,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還要進行典型示范和利益展示,農業循環經濟可以對農業生產帶來很大的利益,不僅可以降低農民生產成本,還可以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所以,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做好典型示范,優先扶持思想先進、學習能力強的農民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取得良好效果后主動帶動身邊的農民,逐步使所有農民感受到農業循環經濟的優點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從而積極投身到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當中,最終在全國建立起農業循環經濟體系。綜上所述,農業循環經濟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經濟模式,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其各方面的發展還沒有得到有效保障。國家在大力推行農業循環經濟時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政策法規保障、技術人才保障、資金投入保障、自然資源保障和宣傳教育保障,這樣才能實現農業循環經濟在全國的有效開展。
作者:王立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