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制度對企業的影響分析
一、新會計制度對企業的正面影響與負面影響
(一)正面影響
一是企業資產將更加接近市場價格。企業資產是指一個企業擁有的或控制的經濟資源,包括企業的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換言之,企業資產是衡量一個企業價值最重要的標準。但是,當前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的局限,在某些情況下,部分企業在獲取利潤時,存在虛報或人為消減的情況,使企業資產與市場價格不相符甚至差距懸殊,企業財務報表的不真實,不符合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原則。然而,近年來新會計制度的實施,有效地避免了這個問題。新會計制度要求企業在每年年初對企業資產進行全面的計算和提取,對高于市場價格的企業資產數額進行調整,使其符合市場價格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場的泡沫經濟,減少在競爭中市場經濟為企業帶來的風險,使企業的資產更接近市場價格,為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還原一個更加真實、公平的市場運營平臺。二是新會計制度所具有的謹慎性原則將有利于企業精益化發展。新的會計準則十分強調謹慎性原則,強調應當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總體化評價。這種評價不僅要對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進行評價,更重要的還需要對企業未來的支出情況加以評價。通過對未來支出進行評價,企業能夠充分感受到發展的緊迫感,從而不斷進行創新,以推動組織變革、流程優化、精益化管理、戰略柔性、商業模式創新等工作的開展,從而極大的提升財務工作的質量,將財務管理工作加以重組,提升工作效率,并進行提升企業總體的經濟收益。新會計制度對企業精益化管理的正面作用也是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有助于企業更好的適應高度動態變化的市場環境。
(二)負面影響
一是企業利潤受到影響,經營能力下降。新會計制度在現代企業的應用中,雖然能夠使企業資產更加真實可靠,削減企業不良資產,夯實企業資產,推動企業集約化管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大幅度的降低了企業的利潤,使企業的經營能力遭到破壞,一些中小企業承受壓力過大,資金無法形成完整的回流體系,資金運轉不靈活,阻礙了其經濟的發展,使其逐漸失去經營能力,逐漸在市場競爭的洪流中遭到淘汰,一些大的企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利潤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新會計制度對現代企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二是當前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在新會計制度執行過程中,財務會計人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新的會計制度卻也對于財會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這種新的制度化需求,企業財會人員在綜合業務素質上還需要進行提升,目前已有的財會技能已經很難較好的與新會計制度要求相融合,這也成為阻礙新會計制度執行,以及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巨大阻礙。突出問題是,財務會計人員未能對新會計制度加以重視,并且缺少對現有工作進行改進的動力,使得自身對當前的新會計制度了解較少,沒有能夠通過主動的學習,來體會新會計制度對會計工作帶來的影響。
二、提升自身財務會計分析能力,保障利潤穩定
對企業來說,銷售收入扣除成本的營業利潤、資金成本、財務利潤、自有資金比例,均是企業財務會計分析的項目。企業財務會計分析的重要保障是企業的會計報表編制與財務分析工作,而最常見的評估指標則是企業財務報表各項目。一是償債能力。企業的償債能力不足,負債比率過高,會造成企業的變現能力差,也將反映出財務比率,如流動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現金再投資比率及負債比率等比率。二是獲利能力。應重點關注發生財務危機時的主因及危機類型。從企業財務危機來看,必須注意平時企業獲利狀況是否良好,研究判斷企業因意外投資不當,而導致企業財務體質惡化并引發企業的財務危機的可能性。三是財務結構。主要是財務比率與企業經營績效的關系,探討的是企業經營績效與財務杠桿的相關性。通常來說,企業負債比率、總資產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對企業資產報酬率顯著,企業負債比率對資產報酬率有顯著影響。四是經營能力。在實施新會計制度后,可以利用財務年報及季報預測財務危機模式,通過逐季檢查企業的經營情形,容易發現經營能力對財務比率具有敏感性,即財務比率變數值化也會影響到財務預測結果。因此,可利用快速償債、減資、少量多案、設計創新、整合性降低成本等策略來改善企業的經營能力,并以提高周轉率,增加獲利提升經營能力以開創經營的新契機。五是現金流量。從現金流量來看,企業關鍵財務因子包括如下方面:稅后損益、營業凈利、銷貨凈額、應收賬款、資產總額、本期利息支出、加權已發行股數、流動資產、營業毛利、股東權益凈額、預收工程款等。
三、提升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保障新會計制度的順利執行
一是強化人員培訓工作。針對在實施新會計制度后,會計工作人員專業技能不足的問題,應采取如下方式進行改善。包括:不定期舉辦新會計制度的講習訓練;提升會計工作人員任用資格標準;聘任專業會計工作顧問;對于新會計制度的實施作經驗及案例的進行建檔;建立專職機構統籌辦理企業的新會計制度落實工作。二是完善人員培訓工作體系。在員工能力方面:由于新會計制度帶來的改變,員工角色需隨著新制度倡導的工作理念而改變,員工能力素質與滿意度的提高,是現代企業會計工作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增加教育培訓,加強員工關于新會計制度的專業知識,并提升工作環境,可提高員工滿意度與士氣,進而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在信息與系統能力方面:在信息與技術革新的同時,信息系統的提升,可提供清晰、正確與及時的信息予會計工作人員及管理者。信息系統能力包含員工使用信息(計算機)作業處理的情形,新會計制度的各項工作組織與標準、檢驗程序、檢查報表、文件記錄等均可以借助信息系統來合理設計,以及儲存管理的妥善安排。在員工建議方面:會計工作員工除了有專業知識能力與及時的重要信息外,還需有心為企業追求最大效益。員工一方面需要尊重管理人員的指示,另一方面也應審視管理人員決策的疏誤與過去忽略的計劃死角,提出會計工作的改進與建議,從而確保更好的發揮團隊力量。三是會計工作人才與其他部門人才合作培養。會計工作領域以人為本,主要的流程幾乎都需要由人來執行。因此,在實施新會計制度后,企業應針對人才與領導力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開發,可以采用的手段包括人員招聘、教育培訓、才能評鑒、績效評估、職業生涯發展及企業文化塑造等,最終可以達成新會計制度下會計工作人才及領導力發展的目標。其他部門人才是會計工作的延伸,直接影響新會計制度下會計工作的品質,推動新會計制度的企業管理部門要將其新理念與作法延伸至所有部門,以確保整個價值鏈的連貫性。四是強化解決根本問題的能力。推動新會計制度下會計工作水平發展的企業應強化所有員工均具備財務素養與能力,并不斷嘗試創新以解決根本問題的能力,使其企業成為能持續改善不斷成長的學習型組織。科學管理的架構可全面提升對會計工作領域的品質且具備完整的特性,企業在發展及推動科學管理時可以先從改善會計工作流程著手,配合科學理念與改善模式的培訓,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即看到提升會計工作效益的作用。
作者:李志民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