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九年級第五單元“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開始涉及到被動語態,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同時又是必須掌握好的重點。如何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擺脫以前語法教學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做法?在具體的教學中,我根據自己參加的甘肅省十二五“隴原名師”重點專項課題“精講多練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英語語法教學”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精講多練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英語語法教學之嘗試
首先,從初中七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會樹立“中學語法”教學的思想,不去拘泥于教材的安排,對于碰到的知識點,我會簡單、明了地幫助、點撥學生去感悟,滲透,讓新知識在不斷地重現中使學生慢慢領會,這就為我在碰到新的語法,采用精講多練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的教學鋪平了道路。同時,教師也可以避免在語法上的滿堂灌,只要引導好學生,設計好教學活動,起到點撥、指導的作用,那么學生和教師就會獲得合作共贏的效果。
其次,在第五單元教學前,我將有關被動語態的五、六、七三個單元在語法上進行了整合,教師通過導學案的設計引導學生去進行有目的的學習,幫助學生構建被動語態的“根知識”,然后學生利用各種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同時,我根據收上來的導學案的情況,來確定需要進行指導、點撥的知識,最后,設計相關的練習讓學生在運用中去熟練。這樣,學生的學習就建立在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又培養和訓練了他們的思維、概括的能力。
2. 具體導學案的實例分析
在第五單元上課前,我設計的導學案是這樣的:
第一步,觀察分析以下句子,確定它們的動詞形式是什么時態的被動語態。
1) The shirts are made of silk.
2) The silver ring was made in Thailand.
3) The house is being painted.
4) When I came in, the room was being cleaned.
5) The bike will be repaired tomorrow by my father.
第二步,請你與你的組員總結出各種時態的被動語態公式,它們如何變一般疑問句和否定句?
第三步,你會將這些主動語態的句子變成被動語態嗎?
1) He does his homework at school.
2) Did you finish your plan just now?
3) He can’t use the computer.
4) When will you repair your radio?
5) They have given up the most difficult question.
第四步,你通過這六個句子,能總結出主動變被動的方法嗎?再逆向思維一些,被動句變主動的步驟。
第五步,總結學習被動語態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這份導學案,讓學生先在課前進行針對性的思考、查找、合作探究,在用中思考,我將他們所做的導學案收上來,了解他們學習的情況,針對問題,確定我上課該如何指導、點撥,解決學生的問題。上課時,我利用導學案,由學生逐一解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學習及存在的問題,學生能解決的錯誤由學生解決,解決不了的, 我要引導他們去細心地發現并注意,幫助解決。當完成了這些學生活動,他們已理清了被動語態的基本知識。這時,我會利用10分鐘的時間進行檢測,通過單選,句型轉換,漢譯英來檢測學生靈活運用的情況,在進行查漏補缺,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
通過這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我覺得這樣的設計還是有利于學生對語法的學習,現在的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且手頭的教學資源很多,我們的確應該相信他們,給他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不要怕學生出錯,這恰恰反映出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指導、點撥。被動語態之所以是初中學生學習的難點,關鍵是牽涉到學生以前所學的有關時態的基礎知識,同時,又對學生的靈活運用時態、語態的要求較高,知識稍不清晰,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因此,如果全憑教師滿堂灌,不利于學生的掌握,他們只是被動接受,沒有真正內化,好的語法教學方法是得先讓學生去思考、實踐,他們才會對基本知識、概念、方法有先行的學習和了解,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學生和教師都會感到輕松,效果會更好。因此,我的這節以學生為本,通過精講多練,學生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和參與度很好,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有效。
孫建華. 英語語法巧學新思路[M]. 甘肅: 甘肅教育出版社, 199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