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www-国产视频xxx-国产视频xxxx-国产视频一二-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樹人論文網一個專業的學術咨詢網站!!!
樹人論文網

基于語料庫的《故都的秋》英譯本比較研究

來源: 樹人論文網發表時間:2020-11-02
簡要:摘要:語料庫分析可以提高翻譯鑒賞的效率、提供嶄新的視角以捕捉傳統鑒賞實踐中忽略的細節。本文引入科學客觀的定量研究手段,利用語料庫分析軟件Antconc對《故都的秋》的兩篇英

  摘要:語料庫分析可以提高翻譯鑒賞的效率、提供嶄新的視角以捕捉傳統鑒賞實踐中忽略的細節。本文引入科學客觀的定量研究手段,利用語料庫分析軟件Antconc對《故都的秋》的兩篇英譯文從形符類符比、詞匯密度、高頻詞表等多方面進行量化分析,再對數據結果進行定性判斷以評價兩篇譯文的語言水平和情感風格還原度。

文學教育

  本文源自文學教育(下),2020(09):14-17.《文學教育》(旬刊)創刊于2005年,是由湖北省新聞出版局華楚報刊中心主辦的大型學術期刊。多年來,刊物受到各界好評,社會影響大,發行量在同類期刊中位居前列。

  一直以來翻譯欣賞被認為是主觀、沒有標準的,現實中不論是學術上還是出版行業,都只依靠讀者或編輯的主觀閱讀體驗作為評價手段。然而,隨著語料庫語言學的發展,利用語料分析軟件進行文本挖掘成為一種新的趨勢。語料庫可以提高人們對語言的總體認識,對譯者培訓、指出翻譯問題都大有幫助(Huston2002)。

  90年代起,已有學者開始尋找翻譯鑒賞可能存在的評價標準。如MonaBaker于1995年實踐了基于語料庫的翻譯分析,她通過建立大型的翻譯英語語料庫(TranslationalEnglishCorpus),對翻譯作品進行風格描述(張美芳2002)。在英漢翻譯領域,國內也有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已有的分析數量有限,且大多局限在“詞匯密度”“平均句長”等形式指標上,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譯文與原文情感和風格的比較。

  基于這種現狀,本文以郁達夫所作散文《故都的秋》及張培基、王椒升的譯文為樣本,利用數據庫分析軟件Antconc進行了定量定性的綜合評價,并在語言水平分析的基礎上加入對風格、感情的討論。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的經典作品之一,寫于1934年,那時的中國處于國民黨的白色恐怖之下。作者思想消沉,試圖通過寄情山水以消解愁悶。這篇散文行文優美,極具作者的個人風格:文筆細膩、情感上率直,毫無掩飾。特此選取這樣風格突出,感情色彩明顯的文本便于研究和討論。

  二.語言水平分析

  1.字數

  首先可以從字數入手,獲得一個簡略的印象。從翻譯擴容程度,預判譯文的語言水平:

  據統計,英譯漢中文學類文本的英漢字數比為1:1.41,即每1000英文詞對應1410漢字(王克非2003)。張譯版的字數比相較于這個平均值偏低而王譯版則高出0.23。初步判斷張譯版的語言更為凝練,效率更高。猜測這可能和張培基的詞匯選擇、語言習慣有關。為了更準確的判斷,我們還需要引入其他評價指標。

  表2-1:字數統計

  2.形符/類符比和詞匯密度

  形符(token)是一個語言單位,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總詞數;類符(type)指所有形符數減去重復出現的形符數后的數目。一般認為類符/形符比(Type/TokenRatio,TTR)與文本的詞匯豐富度成正比。在規模相當的情況下,TTR越趨近于1,文本的詞匯越豐富。通過Antconc生成的形符和類符,得:

  詞匯密度的功能與TTR類似,可以用來考量文本的信息量:詞匯密度越大,文本的信息量越大,閱讀難度也越大。詞匯密度的算法不一,本文采取計算方式為實詞與總詞數的百分比。實詞數可通過在Antconc中添加停用詞表去除功能詞后,計算得出;總詞數則直接來自形符數。兩者相比可得:

  表2-2:形符數,類符數和TTR對比

  綜合上表,兩篇譯文在指標上都距原文有一定差距,體現了翻譯作品的詞匯簡體化特征,即試圖通過降低實詞所提供的信息量來降低譯文的難度,提高其可接受性(胡顯耀2007)。對比兩篇譯文,兩者數據接近,反應語言水平大致相當。張譯版的TTR和詞匯密度均略高于王譯版,說明其在詞匯豐富度和信息量上略勝一籌,而王譯版閱讀難度相對較小。

  表2-3:詞匯密度對比

  三.風格和情感分析

  1.平均句長

  平均句長一般用以反映文本的難度,總的來說句子越長難度越大。但本文認為其功能不止如此。對平均句長的分析進行創新,可將其用于散文翻譯中的風格分析。

  平均句長的計算方式是用總詞數除以句子數。一般來說,是將句號、問號、感嘆號和省略號作為結句標志。本文考慮到漢語的流水句特點,尤其是反映在散文創作中的“形散”風格,靈活地將逗號、分號這兩種符號納入考慮,將“句”定義為“小句”、“分句”,以此放大差異,便于更好地區分兩篇譯文的風格特點。利用Word的“查找/替換”功能對其進行數量統計,并計算句長,得:

  表3-1:平均句長

  可以看到,原文的平均句長僅有不到5個詞,足見散文的文體特色。在風格的保留上,兩篇譯文都做到了盡量貼合原文,均使用9詞以下的短句。兩者之間差距0.67個詞———近似一個詞的差距,表明張培基的譯本更多地保留了散文的風格。

  2.高頻詞匯

  高頻詞表可以提供豐富的信息。不同于上述指標,高頻詞表需要使用者配合更多的實證分析和具體解讀進行分析。使用者可以將高頻詞表當做一個快速入口,利用其提供的高頻詞定位原文,進行具體問題的具體分析。可以說,高頻詞表分析法是一個綜合性的方法,它不僅可以驗證已經得到的、關于文本詞匯豐富度和信息量的判斷,還可以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以挖掘文本的風格和情感特征。

  首先我們從原始的高頻詞表起步,這時尚未引入停用詞表,故排名靠前的一般為功能詞:

  兩篇譯文總體上是非常貼合原文的,彼此間的差異也很小,看似難以分析。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一個特別之處:張譯版的高頻詞中出現了唯一一個人稱代詞“I”。在完整的詞頻表中我們可以查閱到詳細的人稱代詞出現次數:

  表3-3:未使用停用詞表的高頻詞(前10個高頻詞)

  此處,僅通過放大一個單詞的差異,我們便可以看到譯文與原文明顯的語種風格區別:中文常常省略主語,通過上下語境而隱藏主語卻不影響閱讀,尤其在散文中更是如此;而英文卻不能失去主語,不然則會造成歧義或者語焉不詳,故而兩個版本的譯文都在人稱代詞數上有明顯的的增加。

  表3-4:人稱代詞出現次數對比

  但是二者所著重的對象卻不盡相同,張譯版“you”、“I”詞數相當,第一人稱稍稍占優;王譯版則有明顯的的偏重,第一人稱的數量貼近原文,而第二人稱的數量遠遠超過。通過對比“you”一詞在兩個譯文的位置分布,我們可以看到兩張分布圖表基本類似,說明兩位譯者在人稱的增補策略上具有相似性。

  圖3-1:“you”一詞在兩篇譯文中的位置分布

  在前半部分,王譯版中“you”的出現更為密集:

  張譯版在人稱的增補上做的比較克制,尤其是“從槐樹葉底”一句完全與原文一致,沒有使用任何人稱主語,而是用祈使句組織語言。而王譯本則幾乎為每一個動詞句都增補了主語“you”。這樣一來,張譯本保留了更多中文散文的風格,而王譯本在追求語句邏輯性的同時也喪失了簡潔性。重復出現的“you”也稍顯冗余。

  表3-5:“you”所在原文回顧(1)

  另一處明顯的差異出現在王譯版的倒數第三處:

  王譯版在對話末加上了具有互動感的“youknow”,這是原文沒有的表達;而張培基則是依照原文,翻譯完“一層秋雨一層涼”便結束了。此處可以感受到兩位譯者的風格差異,王椒升注重口語感,譯文更加平實。張培基的語言則更為凝練。這和前文所得出的兩者文字水平(信息量,詞匯豐富度)是相匹配的。

  表3-6:“you”所在原文回顧(2)

  在軟件中導入停用詞表后,可以得到一張更能反應“語義”特點的高頻詞表:

  從整體區間上來看,原文的高頻詞區間為[4,21];王椒升的為[5,40],張培基[3,29]。再次印證張培基的詞匯使用重復率更低,更豐富。

  表3-7:去除功能詞后的高頻詞表

  其次,從各個高頻詞的對比情況來看,相同的詞語張培基的使用頻次要遠遠小于王椒升:原文中有關季節秋的詞語“秋”和“秋天”總和為27,與張培基詞表中的“autumn”吻合,而王譯版則多達40次;專有名詞“中國”在原文中出現4次,張譯版也有4處“Chinese”,而王譯版卻多出一倍。

  看到表中唯二兩個副詞“來得”和“especially”:

  原文此處連用三個“來得”,讀者可以明顯感受到作者利用反復這一手法傳達出來的情感體驗:在一聲聲形式相類的嘆息中抒發秋日悲思。這三個詞尤其與句首的“可是啊”相呼應,極富有口語色彩。此時,一個胸中充滿愁緒、借北國之秋抒發情緒的文人形象躍然紙上,讀之便能產生強烈的共情。為了與之對應,王椒升分別用了三個“especially”,相比之下,張培基則是單用一個“particularly”統領了后面三個形容詞。其實他們的簡略化策略是相同的:由于“來得”在英文中很難找到精彩的對應詞,所以面對詞義空缺,他們忽略了“來得”而轉向“特別”。但是王椒升雖沒有翻譯“來得”,卻保留它的修辭功能。因而王譯版在此處的處理更貼合原文的感情色彩。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林語堂對于聲聲慢的翻譯:

  表3-8:“來得”和“especially”原文回顧

  雖然林語堂的翻譯也沒有在具體的詞義上保持一致,卻保留了原作的形式和修辭。具有同樣的反復,同樣的嗟嘆,故而飽含情感。反觀張培基的譯文,則缺失了一部分郁達夫獨有的善感的氣質,稍顯冷靜的文風也略微疏遠了讀者。兩個譯者的風格差異再次得到了體現。

  表3-9:《聲聲慢》原詞與林譯本對比

  四.結論

  使用語料庫分析軟件,本文對《故都的秋》的兩篇譯文進行了量化分析和定性評價。最終得出:經多項指標反復驗證,張培基地譯文詞匯更豐富、語言更凝練;句子結構貼近原文,更好地還原了散文風格。王椒升的譯文在情感把握上更勝一籌,保留了原文的情感色彩。由于筆者經驗不足,本結論有待更多的討論。

  在傳統的翻譯欣賞中引入基于語料庫的量化分析,不僅提高了鑒賞效率,還有助于利用大數據顯化易被讀者忽視的細節。當然,語料庫翻譯鑒賞還需輔以實證分析和定性判斷,如此得出的結論才會更加準確。

  參考文獻:

  [1]張美芳.利用語料庫調查譯者的文體———貝克研究新法評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03):54-57

  [2]王克非.英漢/漢英語句對應的語料庫考察[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06):410-416+481

  [3]胡顯耀.基于語料庫的漢語翻譯小說詞語特征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03):214-220+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 国产一区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系列免费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欧美色综合高清视频在线 | 久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 美女超爽久久久久网站 | aaa毛片免费观看 | 亚洲毛片在线播放 | 国产高清精品自在线看 |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 美女毛片大全 | 三级黄色片网站 | 欧美成人性色xxxx视频 |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 欧美一级欧美一级毛片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黄色片网站 | 国产一级免费片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制服另类 | 222aaa天堂 | 欧美变态一级毛片 | 国产欧美一级片 | 国产精品黄网站免费进入 | 免费一级毛片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 日韩一级片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精品乱国产538 | 久久九九色 |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九九免费视频 | 最新国产精品好看的国产精品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a毛片 免费看片aⅴ免费大片 | 国产tv在线观看 | 伊人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