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主要介紹的是金融危機與中小企業工商監管的聯系,金融危機帶給許多中小型企業很大的沖擊,原因在于我國的市場中小型企業之間形成的競爭不是很完善,相當缺乏競爭力沒有競爭力反而帶動不起來的企業的積極性企業的進步空間就不是很大,俗話說遇強則強,本文就是通過對中小型企業發展的分析做出了詳細的闡述,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監管障礙;金融危機;服務型工商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給眾多的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我國政府面對危機及時采取宏觀調控,通過刺激內需來帶動企業發展,而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影響巨大且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消解。因此,至今還有很多依賴國際市場出口產品的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和發展問題。短期的宏觀調控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但宏觀調控若長期進行則不利于區域性經濟的發展,因為地區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情況不一樣,宏觀調控屬于“一刀切”,不能根據經濟發展差異做特色化的調整。再加上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企業發展的人力和技術成本在增加,加重了企業的發展難題。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第二年,國家工商總局對經濟改革和轉型進行了地方性的訪問與交流,對地方的工商部門應如何發揮服務于地方企業、幫助沿海一帶較為集中的中小企業渡過發展難關提出建議。工商管理部門是市場企業的監管者,對政策和市場了解甚多,因此,工商管理局應將自己所掌握的市場信息服務于地方企業,轉變以往重點服務于大型企業轉移的做法,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1中小企業長期以來面臨的發展困境
在我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中小企業。中小民營企業作為我國出口的主力軍,為我國GDP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還為社會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緩解了社會的就業難題,為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據調查統計,當前中小企業占總企業數量的99.4%,我國一半以上的GDP是由中小企業創造出來的。在工業領域,中小企業的增產達到75%,對社會的銷售方面,已占59%的銷售額,為我國創造了47%的稅收,占總出額的62.4%,為我國解決城鎮和農村就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成為拉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為社會的繁榮昌盛發揮了關鍵作用。由于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受到外界環境的沖擊比較嚴重。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帶來的影響十分嚴重。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各種金融資產的價格大幅度下降,導致金融機構倒閉或者瀕臨破產。由于金融危機對整個市場經濟環境都會帶來極大的影響,而且產生的影響范圍十分廣泛,涉及多個領域和行業,所以我國的中小企業也很容易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
在全球金融危機下,進出口行業是受沖擊最直接也最明顯的。金融危機會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進出口貿易,比如,歷史上較為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美國消費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在短時間范圍內國內需求的增加依舊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我國進口需求的減少,導致我國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小企業面臨的發展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融資困難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金融機構的發展受到較大的影響,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量又很大,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當前我國很多中小企業大多從事第三產業,基本以實業為主,與股票、基金等產業不同,實體經濟一般都具有幾年甚至更長的周期,從資金的投入到獲得收益,有一個比較漫長的周期。由于市場環境嚴峻,我國的很多中小企業生存周期較短,利益較少,更難以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持。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呈現幾個特點:第一,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總額雖然增加,但是中小企業的新增貸款以及新增票據融資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第二,中小企業從銀行等機構獲得融資的主要方式是抵押擔保,票據質押貸款比重逐漸上升。第三,小型企業主要以質押方式為主,很多金融機構考慮到風險問題,一般不對中小企業發放信用貸款。第四,中小企業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長期的貸款,尤其是一年以上的中長期貸款較少。第五,在初創階段的中小企業,一般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較多,對資金的需求較多,但是由于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要求較多,加上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導致很多金融機構本身也受到影響,從而對企業的服務能力下降,進一步影響企業的融資成果。
1.2不公平的發展待遇
第一,我國的國有大型企業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地方政府對其有政策偏袒,在市場上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壟斷性。受地方條件限制,區域性保護主義給中小企業的自由發展帶來了困難。第二,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資金缺陷時很難得到資金,最明顯的是企業去銀行貸款難,再加上相關金融機構辦理手續也會碰壁,眾多政策條件限制了其進入市場。第三,我國經濟政策長期以來偏向大型企業的發展,而很少有政策條件對中小企業的權益進行保護,有部分地方工商管理和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進行亂收費等問題,增加企業運營成本。第四,中小企業所享受到的政府優惠政策的支持太少。
1.3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弱
這是由于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較多的組織結構和管理問題。首先是管理問題,其次是技術設備和人員素質問題,在產品運營中存在較多的質量問題和對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的意識淺薄等。由于企業的規模較小,難以招聘到高素質人才,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較為欠缺,多數企業對這方面還沒有形成管理意識,所以其管理水平普遍較低,獲取信息資源不對稱,使得自身產品缺乏創新力和個性化的發展,導致整體抗風險能力弱。
1.4政府部門形成中小企業的監管障礙
我國地域廣闊,政府部門對過去長期的計劃經濟印象深刻,在經濟轉型期仍然有“政權不松手”的思想,過多地干預市場經濟主體的發展。有的部門辦公效率過低,為企業審批的過程較長且冗雜,辦事要收費或者要靠拉關系才能通過,嚴重缺乏辦事的透明度。另外,企業獲取發展信息與政府溝通難,更沒有相關的發展優惠政策作支持,因而給中小企業的運營和競爭帶來障礙。
2面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難題,工商監管部門應采取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內部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提升隊伍素質
我國前期的工商管理部門中存在部分人員的高姿態和腐敗現象,因此,應提高干部的思想認識,培養干部廉政作風,實行有能力者擔當其位的晉升制度,轉變傳統的管理服務功能,強化以服務為主的現代化監管型工商部門,提升其為市場服務的價值觀,加強工商部門的文化建設,從整體上提升人員管理和服務的素質,建立一支高效的融管理和服務于一體的工商隊伍。讓干部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對國家經濟所做出的貢獻,使其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積極幫助其克服經濟困難時期的發展難題。
2.2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工作
地方工商管理部門要進入當地的中小企業做經濟發展的調研分析,和企業進行溝通交流,搜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召開有針對性的會議分析經濟局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進行專題解讀,分析企業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提升企業的水平和管理素質,面對危機通過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解決企業遇到的登記和注冊問題,做企業的發展的指明燈。
2.3提高服務質量,做好窗口服務工作
在展示工商形象的過程中,市場準入制度是一個重要的手段,也是工商部門服務社會的一種展現形式,其服務效率高低、服務態度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商部門的形象。對于工商部門而言,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是尤為關鍵的,如在群眾辦事的過程中盡量采取人性化的措施以及手段,為群眾提供標準統一的服務是關鍵。作為服務者來講,應該摒棄傳統的服務方式,樹立良好的準入制度。首要的就是工作人員具有較好的業務能力,對于較為專業的審批和登記的有關事項,一定要向相關部門的有經驗的前輩請教。
2.4放寬登記條件,提高登記效率
對于目前較為煩瑣的行政審批程序要進行簡化,除了國家明文規定的相關審批程序之外,其他的審批環節能簡化盡量簡化。如果法律沒有對某些行業的私人投資進行限制,那么就允許私人進行投資。在辦理審批登記的過程中要禁止收取兩費,嚴格執行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的相關政策,對于亂收費的行為要進行制止并給予一定的處罰。
2.5整頓規范市場,營造良好經營環境
工商部門應該積極履行自身的職責,對市場進行規范,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要對各種不合格的企業或者是假冒偽劣的產品進行嚴厲的查處和打擊,規范各種不正當競爭的行為,通過這些行動來為中小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2.6拓寬融資渠道,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工商部門還應和企業進行積極的對接,幫助企業解決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引導企業利用自身現有的基礎設備來獲取流動資金。同時,工商部門要對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關系進行積極的協調,幫助其進行貸款。積極地幫助企業借助各種設備以及產品和廠房等辦理抵押手續,對于符合要求的企業要幫助其辦理手續;對于不符合條件的企業要幫助其通過其他方式來積極地籌措資金。
3結論
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我國很多的中小企業都是對外貿易型的,這些企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在國外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本文對作為我國的工商監管部門如何通過轉變職能幫助中小企業應對金融危機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小企業工商監管部門職能轉換以及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一系列措施,以期為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實現進一步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劉紅.互聯網金融對我國中小商業銀行的沖擊及應對策略[J].對外經貿實務,2017(11):25-28.
[2]張振興.金融深化背景下的銀行并表監管:國際監管實踐與我國監管方式的改進[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7(11):29-34.
[3]王雅俊.互聯網背景下消費金融的發展模式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11):79-83.
[4]趙惠.互聯網+供應鏈金融與傳統供應鏈金融比較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7(12):79-81.
[5]王李.互聯網金融時代“銀行小貸”與“電商小貸”模式對比研究———基于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需求滿足性的視角[J].社會科學戰線,2015(7):64-68
推薦閱讀:
作者:羅天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文法學院 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