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媒體技術對初中化學教學的影響與作用
許多教育論著從不同的角度對多媒體技術教育帶給初中化學教育的影響與作用進行了分析論述。那么在此,筆者強調多媒體技術教育的發展更有利于實現初中化學教育的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是將文本、圖形、視頻圖像、動畫和聲音等運載信息的載體集中在一起,通過計算機綜合分析,并加以處理的一種信息技術。在我們的化學課堂教學中,它可以向學生提供集圖、文、聲于一體,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并為學生提供友好的、多樣化的、生動的交流平臺,對信息的傳遞以及學生對信息的接受和儲存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使得課堂教學更貼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使他們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學會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有效地增強了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初中化學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幾點做法
1、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教師,假如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參與度,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表現出力求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的心理傾向。因而會學得很主動積極,也會十分有成效。特別是像我校這樣的山區普通中學,學生來自農村,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化學本身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進一步提升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可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通過圖片、視頻、動畫等等多媒體資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與討論,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鎂條燃燒”相關實驗時,教師完全可以在互聯網上下載高清的鎂條燃燒實驗的視頻與圖片,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播放,讓學生欣賞到鎂條燃燒時發出的耀眼光芒與產生的白色煙塵。通過多媒體設備將鎂條燃燒的過程展現給學生,學生能直觀地觀察到實驗現象,也能較好地解決農村學校化學實驗設備配置不能及時更新等問題。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中,可以使得化學課堂教學變得圖文并茂、聲像并舉、形象直觀,更好地調動了學生化學學習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化學的教學。
2、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課堂實驗,替代課堂上無法真正得到實踐性操作的實驗
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只有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實驗意識,了解化學實驗必須注意安全、環保、規范等問題,才能更好的掌握實驗技能。但由于農村學?;瘜W實驗器材的缺失、更新等問題,化學實驗在不少課堂上無法真正得到實踐性的操作,同時部分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與污染性,如利用紅磷的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實驗進行模擬,將部分實驗細節通過慢放、放大的手段,學生就可以較好地掌握實驗操作的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熟知實驗中可能產生的現象與結果,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例如:在進行金屬鈉在水中反應這個實驗時,教師可以將傳統的實驗方法改進,在投影試管里放上適量的水,再滴入幾滴酚酞試劑,然后將小塊金屬鈉投入到投影試管當中,學生通過投影屏幕直觀地觀察到鈉的游動、熔化、漂浮、聲音等等現象,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言自明。又例如我們在講解濃硫酸的稀釋時,對于將水倒入濃硫酸這一錯誤操作所產生后果的實驗,因為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不能在課堂上演示,更不能讓學生操作,只能通過教師的講解得出結論,而學生對于這樣得到的“知識”往往理解不深刻。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制作出將水倒入濃硫酸后所產生嚴重后果的課件,使學生通過生動的多媒體動畫模擬及伴音,清楚地看到這種錯誤操作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從而使學生感受深刻[2]。
3、利用多媒體技術,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信息量
多媒體技術引入到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對傳統的“教科書+教案+教鞭”教學模式起到了巨大的沖擊作用,也使得課堂教學收益頗豐。傳統化學課堂教學只能依靠教師的講解和掛圖的形式進行教學,使得單位時間內的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受到了局限, 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進行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信息量的優化,豐富了課堂教學,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化學課堂教學。多媒體展示的動畫比圖片更加生動、形象,再附配一定的文字說明,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量。同時,在多媒體教學中,以動畫的形式代替教師語言的描述,化虛為實,化繁為簡,也增強了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教育性,為學生積累信息開闊了視野。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既了解到一些平時不熟悉的化學,又能更好地掌握了化學實驗研究的方法,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之,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能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教學的內容,這樣能更好地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促進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可以說要保證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就離不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它是豐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