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前學情分析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對課堂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提升課前學情分析能力,改善課前學情分析效果,準確把握教學的起點與重難點,找準教學的切入點,從而真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初中語文課前學情分析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方式,能達到這一目的?;诖?,本文探究了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前學情分析中的運用。
本文源自謝英, 名師在線 發表時間:2021-04-28《名師在線》雜志,于2015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創刊,CN:14-1376/G4,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美育與體育、教育信息化、教育論壇等。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課前學情分析
引 言
信息技術是研究如何獲取、處理、傳輸和使用信息的技術。在教育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可以提升教師教學的時效性、創新性和有效性 [1] 。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前學情分析中,信息技術的運用還比較少。根據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語文課前學情分析中恰當運用信息技術,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這是由語文課前學情分析的現狀決定的。傳統的課前學情分析方式準確性不夠,且受到時空限制,耗時、耗力,效果欠佳。然而,信息技術如果能運用其中,則能破除傳統分析方式的弊端,打破時空限制,為有效教學提供可靠的學情分析保障。第二,這是由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趨勢決定的?!督逃畔⒒臧l展規劃》中提出了“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發展的水平顯著提升”的發展與建設目標;《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中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是必然趨勢。
一、巧用問卷星,收發調查問卷
課前學情分析方法之一是調查法。教師往往先下發紙質調查問卷,回收后一一統計學生的回答情況,然后做出綜合研判。這一過程費時且煩瑣,可謂事倍功半。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了一個集調查問卷、在線測試和在線投票等于一體的免費網絡平臺——問卷星。問卷星具有隨時讀取、使用免費、反饋快捷、評估及時等特點。教師在問卷星平臺免費注冊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平臺上的各項功能。目前,筆者經常使用的是平臺上的問卷調查功能。示例如下。
名著《傅雷家書》閱讀情況調查問卷
問卷說明:為了開好名著閱讀交流課,教師要了解大家自讀名著的情況,請認真答題。
1. 基本信息班級: 姓名: 學號:
2. 寒假里我已認真閱讀完整本名著。 A. 是 B. 否
3. 你喜歡這本名著嗎?單選 A. 很喜歡 B. 喜歡 C. 一般 D. 不喜歡
4. 閱讀這本名著時以下哪些做法你運用到了?(多選) A. 列出了閱讀計劃 B. 進行了圈點勾畫 C. 摘錄了好詞好句 D. 做了批注 E. 畫了思維導圖 F. 制作了小報 G. 寫了讀后感
5. 名著閱讀交流課上,你希望出現哪些交流方式?(多選) A. 競賽搶答 B. 辯論賽 C. 思維導圖分享 D. 讀后感交流 E. 小報品鑒 F. 好詞好句誦讀
6. 閱讀完整本名著后,你有何疑惑?
這是筆者在開設一節名著交流課程前設計的閱讀情況調查問卷。這些問題具體明確。通過問卷,筆者能夠有效了解學生寒假閱讀情況和目前的發展需求,從而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保證閱讀交流課程的深入、有效開展。
二、活用線上會議,實現視頻溝通
教師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交流,在觀察與詢問中,獲得班級群體與學生個體的第一手資料,這是課前學情分析的方法之一。以往,這一方法總是受空間的限制,通常是在固定的教學場所——教室里進行溝通和交流??墒牵€上會議平臺打破了這一局限性。教師與學生只要擁有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即可實現面對面交流。
筆者下載了“騰訊會議”App。這是一個可以進行多人視頻聊天,并且能共享屏幕的線上會議平臺。筆者依據學生上網課的進度,決定開設一節線上古文復習課。在備課階段,為了了解學生近期古文學習的情況,筆者在騰訊會議上預定了一個會議,將會議鏈接發布到班級 QQ 群。學生不用下載這款 App,只需點擊鏈接即可進入會議,十分便捷。部分會議交流內容如下。
師:孩子們,趕緊開啟視頻功能,老師想你們了!(學生紛紛點“開啟視頻”功能)近期學習了《桃花源記》《小石潭記》和《核舟記》三篇古文,老師想了解一下你們學習古文的情況,希望大家能坦誠地交流一下。目前我已解除全體靜音,大家只要開啟麥克風就能回答。(學生沉默了一會兒,靜靜地思考中……)
生 1(靦腆狀):上完網課,我對古文中涉及的詞類活用這一知識點還是不太明白。
生 2(撓撓頭):網課進度快、容量大,我有點跟不上。詞類活用我也沒有完全弄明白。
生 3(疑惑狀):到底什么時候是名詞作狀語,什么時候又是名詞作動詞呢?如何判斷?
師:聽了這四位同學的發言,不知其他同學是否有同感?如有,請在聊天對話框中發送一個字“有”;如無,則發送“沒有”二字。人人都要參與。請課代表分別統計“有”和“沒有”的人數。
(學生開始輸入內容)
課代表:35 人發送了“有”字,7 人發送了“沒有” 二字。
師:好的。看來大多數人對這一知識點掌握得不好。下次線上輔導時間,老師會重點講解這一塊內容。
通過這次視頻溝通,筆者知曉了學生認知中的模糊點,依據學情將“了解并掌握詞類活用現象”作為古文復習課的教學重難點,做到有的放矢,從而提升復習課成效。當然,除“騰訊會議”外,還有微信、QQ 等都可以實現視頻溝通。
三、善用 QQ 群,布置前置作業
布置前置作業是教師進行課前學情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師通常設計好前置作業,然后以紙質稿的形式下發給學生答題。然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改變作業布置的內容、創新作業布置的形式,從而提升學生做前置作業的興趣,改善教師批改前置作業的狀態,真正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信息技術時代,教師通常會建一個班級 QQ 群,便于家校溝通。筆者發現,班級 QQ 群應用類型豐富,如群接龍、作業、騰訊文檔等。其中,作業平臺功能強大,文字、圖片和語音等多種方式皆可提交作業,極大地創新了作業布置的形式,也激發了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教師在批改作業時,既可以用文字表述,又可以發布語音點評,可謂聲情并茂。
以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之古詩苑漫步備課為例,其中第一部分是聲情并茂誦古詩。為了了解學生誦讀古詩的已有水平,筆者借助作業平臺,發布了這樣一份作業:“下周我們將一起漫步古詩苑。老師課前要先了解一下大家朗誦古詩的底子。請每人朗誦兩首古詩,一首是《關雎》,另一首自選,并在周日晚上 6 點前上傳語音作業。提示:點開老師發布的語文作業,按下底部的麥克風即可錄音提交作業。”
這份作業發布后,學生饒有興致,人人都能按時上傳作業。筆者只要點擊一下即可收聽學生的朗誦作業。其中學生 A 還自行配樂朗誦,整體氛圍很好,令人有驚艷之感。筆者邊聽邊做記錄,對每份語音作業進行了評價,最終全面掌握了學生目前的朗誦水平,選出了 6 位誦讀小組長,并依據誦讀水平進行異質分組,臨時分出 7 個小組。這為“古詩苑漫步”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能夠有效開展提供了切實的保障。
結 語
初中語文課前學情分析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不止以上三種。筆者只是針對自身實踐的三種具體方式與大家交流分享。實踐證明,這些信息技術方式的運用,有效改善了語文課前學情分析的效果,讓教師更準確地把握了教學的起點與重難點,找準了教學的切入點,進而真正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