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不同地區根據經濟環境不同,教育事業發展程度也不相同,近幾年來,新疆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為新疆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寶貴人才資源。本文是一篇職業教育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學生法律素質教育問題及對策。
摘要:本文針對新疆高職院校法律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建設法治中國要將法律教學從隸屬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中解放出來,突出法律教學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提高高職生法律素質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生,法律素質教育,問題,對策
高職生尤其是少數民族高職生已成為新疆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其法律觀念和法律信仰如何將直接反映和影響到穩疆興疆、富民固邊的重大戰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因此高職生的法律素質教育對于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有著重要意義。
一、新疆高職院校法律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法制教育目標有偏向。通過調查了解,相當多的學生認為當前高職院校法制教育注重理論知識,而輕視法制理念和實踐教育,強調國家和社會需要而忽視了學生所學專業、就業崗位和個體需要的相關法律知識。(二)法律教育內容脫離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對高職生法律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高職生法律教育內容在時代性、現實性和實現性方面結合不夠,在很大程度上與社會現實和教育對象的實際需要相脫節。具體表現在,一是法制教育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職業發展與就業崗位的培訓結合不夠深入。二是法制教育與新疆特殊區情教育結合不夠突出。(三)在法律素質教育中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不夠。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和教師對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用認識不夠充分,在法律素質教育中主要采取灌輸模式,強調法律知識的學習,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法律教育的信息量不夠和教師自身法律素養不高,忽視對法律信仰的培養和國際化培養理念,導致了高職生現代公民意識的缺失。(四)法律教育師資力量嚴重短缺。當前新疆高職院校法律課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法律素質教育教學任務,較大部分教師畢業于非法學專業,教師自身專業水平和法律素養。很難深入和展開法律精神和法律理念層面的教育,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五)法律素質教育評價方法過于依賴定量評價方法。從目前新疆高職院校現狀來看,高職生法律素質教育評價方法附屬于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評價方法,不少學校不僅考察平時成績(包括學生課堂表現、作業和考勤等),而且考察考試成績和實踐成績。在評價方法上還采取定量評價的方法,評價過程中學生自我評價方法存在缺陷,這勢必影響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的提高。
二、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的對策
(一)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明確法制教育目標。在法制教育過程中,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化教學理念,深刻領會現代的法律理論和法律精神實質,通過法律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讓學生明白法律至上理念、人民主權思想、公平正義觀點、權力制約理念和權利本位意識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法治觀,培養學生法律法律意識,明確法律權利和義務,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法律理念,提高學生法律素質,培養法律信仰。(二)根據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和行業需要,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法制教育不僅要深入課堂,也要深入學生日常生活和管理之中,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就業崗位培訓等,這將有力地促進學生法制教育。建設法治中國要將法律教學從隸屬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中解放出來,突出法律教學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注重法律基礎的教學,結合高職院校職業特點和職業發展的要求,合理調整教學內容,不斷與時俱進,增強學生法律素質教育工作國際化和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將社會需要和學生個體需求相結合選擇教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選擇的教學內容要考慮到學生個人需要,同時還應將新疆特殊區情教育需要結合起來,注重《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刑法》《國家安全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反恐怖主義法》《國防教育法》和《訴訟法》的教育,培養學生權利義務觀、憲政理念、人民主權思想、正確的法律程序理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和應用法律知識的意識。(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薄弱是影響高職院校法律素質教育的重要原因。學校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培訓,增強教師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理論水平和法律應用能力以及法律教學能力。同時,積極引進法學專家、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進校園,為學生授課,講專題,通過豐富學生法律實踐經驗和能力,能夠拓展學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觀念,提高高職生法律素質教育的時效性。(四)突破課堂教學空間的局限性,改進教學方法,豐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高職院校的法律素質教育首先要實現教學領域的創新,突破傳統的以學校為中心和課堂中心的模式,走進現實生活、社區、企業生產活動和學生定崗實習等環節中了解社會和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改進教學方法,加大實踐教學力度,(五)進一步完善法律素質教育評價方法。在教學中,通過考查學生掌握法律理論知識的筆試成績以外,還要檢測和評價學生學習過程和行為,把平時表現、作業、組織紀律、學生課堂參與和社會實踐等定量評價結合起來進行評價,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打破傳統的評價方法,采取民意測驗、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定性評價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高職生全面、客觀和準確認識自我,這將對促進高職生積極參與教學以及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素質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冶剛,劉珉曳.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3.
[2]曲麟.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黑龍江史志,2014,02,08.
職業教育論文投稿期刊推薦:《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旬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一份綜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導性、學術理論性和應用服務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導全國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輿論工具,是服務各級各類職業教育機構的主要陣地。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