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就是強調“動手做”,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創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師生、生生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合作環境,因此,合理分組、分工是搞好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教師要創設生動活潑的團隊合作環境,使每個學生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而小組成員的搭配應該是公平、公正、合理的。因為每個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是有差異的,教師首先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組,力求公平、公正、合理。在教學中我曾遇到過這種現象。在進行一些較復雜的實踐活動課時,有的組齊動手,效率高、動作快,配合得很好;有的組只有組長一人在忙,其他人毫無興趣,好像活動與自己無關;還有的組活動失敗后,不是找原因,分析情況,而是各自玩其它的。組與組交流時,配合得好的組非常活躍、高興、自信,他們體驗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悅。而失敗的小組,不愿交流,興趣全無。針對這一現象我得出總結;對小組成員的調整首先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搭配,如書寫認真的做記錄,善于表達的做交流,擅長動手的進行實驗操作,設有特長的作觀察等。這樣分工明確了,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責任,人人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悅。也可明確分工之后讓學生自由組合,為他們相互啟發、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為合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每個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及性格都存在著差異,在合理分組的同時,發揮優勢互補能進一步促進合作學習。根據學生動手能力及思維能力的不同,可以將“喜歡做”與“不喜歡做”的學生組合,以“做”帶動“不做”,而根據學生性格差異,可以將性格外向、熱情、開朗、善于表達的學生與性格內向、膽小、不善于語言的結合;以“敢說”帶動“不敢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優、中、差的學生相結合,并設立小幫手,讓優生與后進生結合,做好朋友“好”幫“差”;根據性別的不同,將男女生相搭配;“靈活”與“不靈活”相協調。這樣既做到了合理分組,又能發揮優勢互補,通過一段時間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之間相互帶動、相互幫助、相互學習。這種合作學習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小組中發現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優勢互補,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1.分工明確,輪流亮相
在實踐活動中每個小組都應該有明確的分工,定期輪換組長或者中心發言人,使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能過把癮,都能有亮相的機會,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于是,我取消了小組長和中心發言人的終身制,定期輪換與臨時抽簽相結合。給組內成員編號分工,例如:①組長;②中心發言人;③資料員;④記錄員;⑤聯絡員;⑥調查員。每周輪換一次,這樣做到了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有責任,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和享受成功的喜悅。
2.綜合實踐活動要提倡鼓勵與競爭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是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方式方法。科學探究的核心就是強調動手實踐,學生學習不僅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巴說,用手操作,還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剛從事教學工作時,由于沒有教學經驗,在小組實驗操作時總是亂七八糟的,老師布置完實驗操作要求后,滿教室里都是嗡嗡的聲音,每個人都在動手,每個學生都在動嘴,小組之間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大家情緒高漲,興致勃勃,精彩之處還要大聲喊叫,那情景不亞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的激動。等到交流的時候情緒又一落千丈,完全沒有了活動時的激情,出現活動“熱鬧”交流“冷場”的局面,在活動課上我采取了鼓勵與競爭的方法,交流的效果大有改觀。①激勵小組積極參與活動。以組為單位,凡是積極參與活動的小組加“星”一顆;②鼓勵小組的創新思維。能獨立思考、獨立活動及互相協作、有創新的方案的小組加“星”一顆;③教育學生學會自律。參與同學友好相處,在實驗、活動、討論、交流過程中不影響其它組,做到輕聲討論、認真傾聽他組的交流并能夠加以評論的小組加“星”一顆。有了這樣的鼓勵,小組的積極性非常高,雖然能力大小有限,但都在為小組加“星”摩拳擦掌。然后,我又進一步完善鼓勵機制,將激勵與競爭聯系起來。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都渴望著坐在離講桌最近的前三組,這是“黃金”座位:看得清,聽得見。我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在班上宣布每月評一次“星”,按得“星”數量的多少來競爭“黃金”座位,其他的按得“星”的多少依次類推競爭較好的座位,每節課我都總結,給予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結果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競爭機制的引入會讓每個小組的合作更加有效,只有競爭才會有動力。我在每次實踐活動課的交流匯報時渲染競爭的氣氛,主張學生挑戰自我,挑戰老師,挑戰別的小組。在競爭下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個人每一個組都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表現自己。而且在下一次的實踐活動課中,同學們會更加懂得團結協作,互相幫助。例如在交通工具的實踐活動中,唐曉小組搜集的資料汽車的發展史非常齊全,我及時加以表揚,并冠以先驅小隊稱號,要求其它小組向他們挑戰。這樣獲得先進的小組為了保持先進更加努力,其他小組是緊追不舍。不到兩天,就有了船的發展史和飛機發展史,以及現代航天技術等,還拍下了許多照片,還有了新的發現和新的認識,如交通工具給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但在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許多壞處。比如說:汽車尾氣的排放,污染了環境,危害人們的健康;街道擁護,容易引發碰撞甚至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等等。于是,師生就進行了第一次成果展示活動,把交通工具的發展史進行了展示。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辛勤勞動得到肯定,有成就感。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提倡鼓勵和競爭是很有必要的。
3.榮辱與共,多元化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使小組成員能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我讓小組的每個組成員的表現和成績捆綁在一起,這樣,也就是集體能否受到獎勵,取決于每個組員的行為表現,如學生是否做到全員參與和全程體驗,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如何?這些都會直接影響探究活動的效果。學生就會感覺到自己及小組內任何一名成員的參與,對整個小組獲得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活動中才能形成團結協作的關系。在評價綜合實踐活動時,注重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4.1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強調評價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因此,我們在評價時,最限度軟化班級成員參照,強化自我標準參照,以每一個個體的現實基礎和條件為依據,確立適合個體發展需要的內差性評價標準,它能促使學生在對自己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認識中增加自信,發揮潛能。
4.2采用多元評價。即評價主張采用多元化和互動性。充分實現學生自評、互評、師生互評的多元化評價,還要增強評價的民主性,強調評價主體之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協商,使評價對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評價結果。
4.3綜合性評價。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要由單一的“量化評價”的方式轉變為多樣化的“綜合評價”,做到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有機結合,適合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重實驗、重探究、重過程、重體驗的特點。
5.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合作學習需要注意的問題
5.1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分組時應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以學生自愿為原則,力求組的綜合能力相關不大,以便組與組間開展公平競爭,由組推舉出小組長。
5.2在進行實踐活動時要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首先,要讓每個學生明白自己以及小組其他成員在小組集體內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平等的,要明確自己在組內的責任,擔負起自己的任務,要有集體責任感。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傾聽不僅是對發言者的一種尊重,而且可以把別人對問題的看法和自己的觀點加以比較,從而得到更客觀、更準確的結論。再其次,鼓勵小組成員人人參與合作,要特別關注小組中那些沉默的學生,要想辦法給他們創造發言的機會。
5.3在實踐活動過程中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合作學習必須以獨立思考為基礎,應讓學生學會思考,而且有時間思考,只有當個體成員對問題有自己的理解時才能和別的小組成員產生思維基礎,才能群策群力共周完成合作任務。
5.4綜合實踐強調的是實踐性、自主性,但教師的正確指導占決定性地位,不能師生分離。在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時,教師既是參與者,更是引導者,要注意把握學生學習的方向。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適時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及時了解學生的進度和方向,以便隨時引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對進展快的小組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對進展慢的小組要進行指導,增加他們的信心。教師的參與、引導、評價和鼓勵,是實踐活動取得成功的催化劑。對學生的實踐活動,不僅要注重對成果的評價,更要注意對過程的評價。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不但能夠獲取知識,而且能提高合作興趣和增強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5.5要為學生的實踐活動打造適宜環境。現行的學校文化不適于實踐活動課程學習的運用,教師要為實踐活動課創造適宜的環境,做好準備工作。
5.5.1營造實踐活動的心理基礎和心理環境。培養小組成員的參與意識,樹立自信心,相互尊重信任,樂于合作,自我反思的意識和習慣。組員之間相互調整,協力配合,互補共進,創立一種平等參與的合作氛圍。
5.5.2培養小組成員的合作技能。訓練合作技能的最佳時機就是需要這些技能的時候,在使用中自然地掌握并得到發展。合作技能主要有。組成小組的技能,如向他人打招呼問候、自我介紹、介紹他人等;小組活動的基本技能,如注意傾聽、贊揚、求助、鼓勵他人參與;交流思想的技能,如提建議、詢問原因、檢查理解是否正確等等。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能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以發揮學生學習的生動性。因而培養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是上好實踐活動課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也是讓學生“學會共同生活”及培養團隊精神的奠基內容。綜合實踐活動在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但給學生提供了交流和發揮潛能的平臺,而且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之間的交往能力,同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豐富了學生的想像,增長了學生的智慧。因此,教師應不斷研究,努力探索,加強指導,積極提高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