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情景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常見方式,但是學科性質的不同對情景教學方法的要求也各有不同。隨著情景教學的普及,豐富多樣的情景教學方法也被開發出來,問題情景教學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種。本文介紹了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問題情景教學方法應該如何使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中小學教師培訓》(月刊)創刊于1983年,榮獲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是由東北師范大學主辦的教育刊物。旨在指導全國中學教師職后繼續教育,報道國家有關中學教師培訓的政策、精神,研究職后教育的理論和管理經驗。
情景教學法提出后,憑借著教學效果的高質量和高效率,迅速在教學中普及開來,成為教師教學常用的一種手段。較之其他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能使學生主動參加到學習的過程中,對所學習內容的印象更加深刻,記憶更加持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問題情景教學作為情景教學的一種方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該如何使用,以實現提高歷史教學水平的目標呢?
一、情景教學方法在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1.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歷史的自主學習興趣
高中歷史是學生深入了解歷史、加強民族自信心、養成愛國榮譽感的重要時期,但是高中歷史大多都是比較乏味的,歷史事件、發生時間、歷史意義、重要影響等等強制記憶性內容容易使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反感。情景教學方式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啟發誘導學生積極面對歷史內容,能夠讓學生在情景學習過程中加深對歷史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自主學習興趣。
2.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歷史的獨立思考能力
情景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歷史內容產生自己的觀念;在課堂上的交流過程中,學生思想理念之間的碰撞,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形成自己對歷史的認知,提高對歷史內容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歷史教學中問題情景設計的原則
1.難度適宜原則
在問題情景的設計上,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處理好問題的難度與知識基礎性要求的關系,使問題情景設計的難度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適應。如果問題難度過大,學生難以順利地解決問題,自信心會受到影響,挫傷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假如問題設置過于簡單,基本不存在障礙,則會降低學生對歷史內容的求知欲,使歷史教學回歸到死記硬背上,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所以,在問題情景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力求設計的問題情景難度適中,使學生能夠通過努力自己解決問題。
2.科學有效原則
科學有效地設置問題情景是指在設計問題時要符合歷史客觀事實,所涉及的思想、知識與解決方法要客觀真實,在問題情景中關于倡導的學習態度、個人情感與價值觀等導向有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問題情景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學習的內容,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所以問題情景設計的表達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如果設計的問題情景偏離了教學要求的主題,表述混亂且價值觀錯誤,不僅會對教學質量產生不良影響,而且可能會對學生的價值觀等造成錯誤的指導。
3.情景再現原則
情景再現原則是在問題情景設計時通過合理的設計方式,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情景之中,切身體會歷史事實發生的情景,體驗歷史事實產生發展的軌跡,深刻認知歷史事實的重要意義,加強學生對歷史內容的掌握。這樣不僅能夠達到教學要求,而且能有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自我認識,學習吸取歷史經驗,為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打好基礎。
4.針對創新原則
問題情景的針對創新原則針對的是學生對歷史事實認知上存在難點與疑點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同一歷史事實有著不同的觀點與主張,難以對歷史內容產生認同感,從而對歷史學習產生影響。所以,在問題情景的設計中,需要針對這些問題用新穎奇特的問題情景設計,比如設計有梯度的問題來引導不同認知的學生對歷史教學內容進行交流探討,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最終達成對歷史內容的共同認識,加深對歷史內容的了解。
三、歷史教學中問題情景教學方法的運用方法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使用問題情景教學方式,才可以實現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目標呢?
1.設置對比的問題情景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兩個或幾個相類似對象的對比問題,使學生對學習對象之間的異同進行仔細比較,深化學生對歷史內容的認識。比如,對比英、法、德國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原因,這些國家出現君主立憲制的社會背景,在實現君主立憲過程中都出現了哪些問題,是如何解決的,通過不同國家的對比,能夠使學生對歐洲各國君主立憲制度有更清楚的了解與認知。這樣的問題情景可以讓學生不僅學會歷史知識,而且能從中借鑒歷史經驗,加深對中國社會制度的理解。
2.不確定答案的問題情景
通過設置不確定答案的問題情景,可以讓學生身處其中,站在歷史人物的角度進行思考,根據自己做出的決定與他人的決定之間對比的交流以及歷史發生的軌跡,來深刻認識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及影響等,加深學生對歷史的理解。比如,在五四運動的相關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與各方面的立場,讓學生置身于那個背景下,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然后教師幫助學生分析他們的決定可能產生的影響,是否會更有利于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這種沒有固定答案的情景教學方式會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歷史內容,加強他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能力。
3.困境比較的問題情景
困境比較的問題情景教學是一種激發學生自身能力、促進學生之間良性競爭的教學方式,它主要是通過設定一個難度較高的問題,通過激勵學生主動思考、獎勵答出問題學生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歷史教學中,提出在同一段歷史時期內,中國與西方各國政治、法律、社會制度發展演變的不同以及出現這種不同的原因等,這種難度較高的問題情景既考察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又對學生自身比較、分析、總結能力提出了要求,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之間的競爭感,加強學生對歷史內容的學習。
4.懸念設計的問題情景
懸念可以使學生產生求知欲,是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疑惑而又想得到答案的學習心理狀態。在問題情景教學中,合理地利用這種懸念,創設問題情景,能夠使學生產生迫不及待學習的沖動,對學習內容展開主動的探究與思考。比如,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采用其他政策會對香港澳門回歸有什么影響的懸念,讓學生積極討論,充分了解“一國兩制”政策的優越性與創造性。通過這樣的問題情景設計,合理利用學生的主動學習心理,改變學生學習的態度。
5.多媒體輔助的問題情景
多媒體教學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運用多媒體文字、圖像、聲音、視頻、色彩等手段,達到靈活、形象、生動、直觀的表現目的,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到學習中,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鴉片戰爭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鴉片戰爭中林則徐虎門銷煙、英法聯軍進攻路線、火燒圓明園事件等內容通過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眼前,讓他們對這些內容從感官到感情上都產生深刻印象,體會鴉片戰爭對中國造成的巨大傷害,不僅有助于加強他們對這些歷史內容的了解與掌握,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民族榮譽感。
6.現實與歷史結合的問題情景
教師根據歷史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中的經驗與現象提出問題情景,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身臨其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歷史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也能使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明確的認識。比如,在社會政治建設曲折發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法制案例,列舉社會主義建設歷史過程中法制建設的曲折發展,通過兩者的對比認識,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內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使學生對現實生活有更多的認識與思考。
問題情景教學的方法可以渲染課堂氛圍,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提高教師的創造性教學能力,把“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有機整合在一起,對提升高中歷史教學的教學質量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對問題情景教學方式的使用應該本著靈活多變的原則,設計有效的問題情景,達到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書剛.情景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29:62-62.
[2]唐亞平.問題情景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3,12:112-11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