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強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的興趣培養,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積極性,本文研究分析了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通過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走進課堂,在短時間內進行思考,積極討論,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從而有效提高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質的改變,在日后的英語學習中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小學時代》教師版是由吉林出版集團主管主辦,全國中小學教育專業教材教法研究委員會協辦,小學時代雜志社出版,中國期刊網(知網)全文收錄的全國公開發行的(行業教育類)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22-1043/C,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1-2188全國郵發代號12-390。
我國傳統的教育過分側重書本知識的傳授,課堂教學模式多為教師與學生的單項言語互動[1]。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互動性的課堂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廣泛重視。師生互動是以言語行為為主要媒介進行的師生間的認知、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其交流的目的在于使師生雙主體的交流更有利于知識的傳授[2]。
一、目前小學英語課師生互動的不足
1.教師反饋類言語的針對性有待提高
教師的反饋類言語即教師對學生言語表現作出應答與評判時的言語。教師言語反饋的得當與否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態度和動機,并決定著課堂互動的順利開展[3]。通過對小學英語優質課師生互動所存在的教師反饋類言語的針對性有待提高的問題,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反饋對于小學生學習的影響,充分體現自己作為中介者的作用,對小學生在師生互動中的不同表現及時而恰當地采用相應的反饋類言語進行調控,改變單調模糊的言語反饋,遠離輕描淡寫的言語反饋,避免隨意化的言語反饋。
2.師生互動言語的真實性有待增強
符合學生真實生活體驗的互動情境有助于兒童在語用語言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地理解語義,反之,言語互動就會脫離真實的感受而成為一種機械的語言操練活動[4]。如果無法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真實的言語交流,學生在課堂交際活動中就難以把教材中的語言與生活建立緊密的聯系,從而也就難以促進自身對言語的學習、理解和運用[5]。在言語情境的創設中,既要綜合考慮到教學的目的,又不能忽視真實交際情景的一般要求[6]。在言語的選擇上也要全面權衡教師自身素養、學生發展水平以及語言知識講解與操練的需要等因素,只有這樣,普通小學英語課堂的師生互動才能更為有效地開展。
二、小學英語優質課師生互動的優化策略
1.教師的積極影響類言語豐富
積極的言語來緩減學生的恐懼和緊張,使小學生在教師的及時鼓勵下繼續勇于參與到教學中,勇于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言語給學生帶來的是鼓勵、贊揚,是不露痕跡地接受、引用和深化,是對學生的悅納,這種悅納來自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信賴,這既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有遞進式的理解,又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覺和健康的心態,保持持續參與課堂師生互動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從而讓小學英語課堂更加活潑、充滿朝氣。
2.教師的提問類言語充實
提問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師生之間交流與互動的最主要方式。在小學英語課中,除了講授類言語外,出現頻率最高,使用范圍最廣的就是提問類言語。教師提問類言語貫穿各個優質課的始終,這足以說明教師的提問類言語在小學英語優質課師生互動中的充實程度。教師在對提問類言語的安排上應當特別注重層次性。在對文本內容進行梳理和解讀的過程中,教師的提問類言語會嚴格按照文本的內在邏輯順序進行精心設計和安排。
3.教師的講授類言語靈活
教師講授類言語既是教師課前準備的重點,也是體現教師個人教學素質的關鍵;既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獲得全面發展的重要媒介。一線小學教師在講授類言語的選擇上,要注意搭配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講授類言語的內容上,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在講授言語的結構上,要與教學階段相適應;在講授言語的表達上,要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
4.學生的主動類言語彰顯
廣大一線小學英語教師在重視提問學生的同時,要自覺避免在提問過程中使學生陷入被動應答的局面,要高度關注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主體性,通過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讓學生不斷體會發現問題的快樂。也只有這樣,課堂才會向更多的不確定性開放,更多精彩的資源才會產生,師生互動才會在精彩紛呈中的交流、對話中升華。
三、結論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力倡導師生互動的時代背景下,小學英語優質課師生互動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內容,只有不斷變換研究的角度,才能領會其中的真諦,才能為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提供更為豐富的啟示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安玉軍.小學英語教學中語言情境創設六忌[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4).
[2]程菊.小學中年級英語課堂師生互動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3]梁健敏.Flanders 課堂師生言語互動分析系統的測評與應用[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4(9).
[4]劉利平.高職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建議——基于網絡環境的視角[J].教育探索,2014(5).
[5]馬麗.小學英語即時評價的運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4(6).
[6]王曉丹.遠程教育盲人英語教學教師行動研究[J].海外英語,2013(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