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截止目前,國內外出現(xiàn)了包括 技術、方式等在內的多種多樣的英語教學方法。諸如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認知法、情景法等教學法。這些方法,對我國不同時期的英語教學,都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并對我國社會主義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起過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向前發(fā)展。但是英語教育的諸多問題依舊存在。如何改善學校英語教育水平,提高學生實際的英語應用能力,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關鍵詞:英語教育;教學問題;方法
一、初中英語教學的方法存在的問題
1.缺乏創(chuàng)新
長期以來,我國的應試教育過分強調共性制約,無論是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測試手段甚至試題答案都必須整齊劃一。學生跟著教師走,教師跟著教材走,師生都跟著考試的指揮棒走,用這同一個模子塑造人才;一個標準、一個規(guī)格、強求一致,人人都必須進行求同思維,誰也不許越雷池半步;這些都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成了循規(guī)蹈矩、人云亦云,被教師和教材牽著鼻子走的“小綿羊”和“書呆子”。
2.教育投入少,師資力量差。
英語教育本身就是現(xiàn)有教育中比較薄弱的一環(huán),盡管近幾年國家增大投入,但是與其他教育相比仍舊很薄弱,而英語也是學校的基礎課,學校的投入與重視與專業(yè)課比較相對不足,教師力量因此也就相對薄弱,教師的積極性不高,致使英語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都有待提高。
3.學生對英語的認識和理解不足。
在校的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英語與將來的工作沒有任何關系而毫不重視,而相對貧乏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更加助長了他們的這種態(tài)度,使他們認為學習英語沒有多大作用。
二、英語教育的方法
1、了解學生的基礎
教學首要任務就是做問卷調查,對學生的英語基礎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把學生分成三個層次進行教學,在課堂內外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互助,特別重要的是教師應有的防矢,重點輔導沒有英語基礎或基礎薄弱的學生。讓他們樹立自信,用較快的步伐逐步趕上優(yōu)秀學生。同時讓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牽引大家學習英語。比如:讓他們做學習小組組長,領讀英語教材,或在每一個單元前,招標學具準備、任務設計等方案。一旦哪個組設計教具和合理的任務被采用,就對這部分同學給以最佳贊賞。
2. 創(chuàng)新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個性就沒有創(chuàng)造性,而且個性素質包含并表現(xiàn)共性素質。因此,在發(fā)展學生共性素質的同時發(fā)展他們的個性素質,這是英語教學又一項教育功能。針對當前我國學生個性不強的弱點,更應該著重對他們進行個性素質和特殊才能的培養(yǎng)。
以思維方法為例,應該鼓勵學生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反向思維、逆向思維,敢于唱反調,善于用不同語言結構表達同一思想,以使他們在具有普遍素質的前提下具有自己的特殊素質,成為“全面發(fā)展加個性”或者“合格加特長”的21世紀所需要的人才。 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學科,更要采取科學正確的學習策略、方法和技巧,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
首先,要“以美引趣”。即用美的語言、美的表情、美的動作、美的板書去激發(fā)學生興趣。如:展開雙臂,做飛翔狀,同學們就意會是“bird”;問同學們是否看過《西游記》,最喜歡哪個角色,同學們異口同聲道“孫悟空”,筆者乘勢教給他們“monkey”這一單詞。
其次,要“以奇誘趣”。即用新奇的內容和新穎的方法,誘發(fā)學生興趣。如:在教學生人體部位的生詞時,筆者在黑板上畫起了簡筆畫,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邊畫邊說邊寫,且把單詞中特殊字母的讀音用不同顏色表示出來,讓學生邊看邊聽邊學。學生一直被邊畫邊說的情景吸引著,當筆者把整個人體畫完,同學們也已基本能夠看著圖畫直接說出名稱,再通過短時記憶,他們也就基本記住了單詞。
再次,要“設疑激趣”。即抓住知識的關鍵處設疑引思,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遞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筆者設計了一系列幫助學生理解詞匯的情景。
如:在講授inventor與explorer時,老師先問:“What can you find under the sea?”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馬上回答:“We can find beautiful fishes.”老師接著問:“Who is Columbus,an inventoror explorer?”學生胸有成竹地回答:“He is an explorer.”筆者再問:“As an explorer,what did he do?”學生們開始有不同的反應,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見解。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濃,筆者再循循善誘一下,使教學變得妙趣橫生,讓學生精神振奮、耳目一新,保持不斷發(fā)展的學習興趣。
3、塑造良師形象
現(xiàn)在的中學生 ,家庭中給予的寵愛過多,他們的叛逆心非常強,他們的思想極易波動,身上多多少少有些“蠻不講理”。這對創(chuàng)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融洽和諧的教學氣氛起著極大的負面影響。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塑造良師形象是至關重要的。教育即是以德育德、以行導行。讓教師用“敬業(yè)、創(chuàng)業(yè)、精業(yè)、樂業(yè)”的精神來培植學生“好學、勤學、會學、樂學”的精神。教師的言語、行為、情趣、人品是影響學生的關鍵因素。同時要想贏得學生的愛戴和信賴,英語教師一是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高昂的工作激情。二是英語教師也可以保持適度的、不違師德規(guī)范的時尚前衛(wèi),英俊、靚麗時尚的儀表,這對于新時代的青少年不能不說沒有吸引力。三是英語教師要有過硬的看家本領——英語基本功。豐富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熟練的聽、說、讀、寫技能會讓你的學生艷羨你的職業(yè)學術魅力和人格魅力。
4、建立課堂內外活動相結合,加強語言實踐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可建立課內外活動小組。課內活動小組,每四人一組,由前后兩張課桌組成,在課堂上進行問答,對話和表演。課外活動小組可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在課后組織講故事,朗誦,猜謎語,學唱英語歌,英語文藝演出,出英語墻報,英文打字,舉辦英語知識能力競賽等等。這些活動可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可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考慮每周開設一節(jié)聽力課,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聽力訓練。利用錄音、廣播電視等現(xiàn)代化手段來促進學生的聽說訓練,擴展他們的語言環(huán)境。平時可要求學生之間試著用英語交流,以鍛煉說的能力。這樣,多方位地開展聽說訓練,就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
三、結語
英語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詞匯多,難度大,對學生的應用能力要求高,強調英語學習向課外延伸。因此廣大的英語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解決當前的教育難題,提高英語職業(yè)教育水平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學習打好良好的基礎,英語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確定切實可行的教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章可循,只有“教”與“學”統(tǒng)一起來,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文杰主編.教育學.北京師范大學.
[2]崔剛.孔憲遂主編.英語教學十六講.清華大學出版社.
[3]何進水主編.英語快速入門.青島出版社.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