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中國醫療器械》發表的一篇優秀論文,是經國家科委、衛生部批準,在國內外正式出版發行的國家級技術刊物,是國內首家醫療器械專業雜志,已有近40年悠久歷史。本刊編委會由國內生物醫學工程界知名學者、專家組成,確保載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和技術水平。本刊主要報導醫療器械和生物醫學工程的開發、研制、生產、臨床應用和醫械監管等方面的新進展,以及管理和維修等方面的新經驗。本刊是生物醫學工程和醫療器械學科領域的核心期刊,歡迎各界人士投稿,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
【摘要】 目的觀察香佩療法對上呼吸道感染的預防效果,為預防幼兒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一種新的方法。方法 分別于2008年2~4月、2009年2~4月,對杭州市區幼兒人群采用群體抽樣的方法,設置觀察組(佩戴香囊)和對照組(不佩戴香囊),觀察4周,對兩組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2008年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觀察組為2.41 %,對照組為9.58 %;2009年觀察組為14.42 %,對照組為54.98 %,兩年兩組比較差異均有高度統計意義(P<0.01)。結論 香佩療法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降低其發病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 上呼吸道感染;香佩療法;預防
隨著社會及醫學發展,人類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提高兒童的生命質量,尤其是幼兒保健已成為兒科領域深入研究的課題。幼兒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少數人患此病后還可繼發急性心肌炎、腎炎、風濕熱等,引起嚴重并發癥,潛在危害很大。因幼兒的自控能力、醫從性差,口服和靜脈用藥有諸多不便,因此尋找一種便利且有效的預防措施,至關重要。
為此,我們分別于2008年2~4月、2009年2~4月,對杭州市區幼兒人群進行了香佩療法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效果的觀察研究,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觀察對象的選擇
選擇杭州市區環境相同的5所幼兒園的幼兒人群,隨機分為觀察組(2所幼兒園)和對照組(3所幼兒園)。觀察組:2008年共1122名(男570名,女552名),2009年共735名(男375名,女360名);年齡最大6歲,最小3歲。對照組:2008年共1023名(男520名,女503名),2009年共753名(男388名,女365名);年齡最大6歲,最小3歲。兩組均95 %幼兒家庭生活水平在中等以上。經統計學處理,兩組幼兒人群性別、年齡、生活環境等情況基本一致,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納入標準
年齡3~6歲,無免疫缺陷及其他重大臟器疾病。
1.3 方法
1.3.1 材料
中藥香囊藥物成分有藿香、蒼術、艾葉、肉桂、山柰等7位中藥,由浙江省中醫院制劑中心制備。制法:將處方中各味藥潔凈處理,去除雜質,烘箱60 ℃下干燥后,在潔凈區內將藥材混合粉碎至1000目(采用微粉粉碎法),將粉碎的藥粉按7 g/袋包裝,外加透氣性強的特制布袋包裝后制成香囊。
1.3.2 用法
觀察組每人每天佩戴香囊1個(白天把香囊掛在胸前,距鼻腔15 cm左右,晚間置于枕邊),每2周更換1次,連續佩帶4周。對照組不佩戴香囊。觀察兩組上呼吸道感染發病率的情況。
1.4診斷標準
參照《實用內科學》[1]的診斷標準。凡發病急,有噴嚏、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發熱、惡寒、全身酸痛或以惡心、嘔吐為主癥的胃腸型感冒均可確診。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見表1~2。表1 2008年兩組患上呼吸道感染情況比較表22009年兩組患上呼吸道感染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2008年和2009年患上呼吸道感染情況差異均有高度統計意義(P<0.01)。
3討論
上呼吸道感染是冬春季節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 尤其在人群密集、空氣不易流通的學校教室等地方發病率很高。90 %左右由病毒引起[2],細菌感染常繼發于病毒感染之后。本病常可引起嚴重并發癥,潛在危害很大。近年來出現的SARS、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對人類的威脅似乎一次比一次大。因此積極防治,至關重要。
目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大都未能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和社會應用價值,中醫藥在預防醫學方面有不少建樹,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有其獨到之處。在祖國醫學中有一種方法,即將芳香性中草藥裝入特制布袋中,佩戴在身上以預防疾病,俗稱“香佩療法”。此療法具有芳香辟穢、開竅醒腦、祛邪解毒、清熱消腫、散風止癢、安神定志等功效。香佩療法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佩戴芳香性植物以防穢避邪的記載,如《山海經·西山經》中就有“薰草……佩之可以已癘”的記載。漢代《中藏經》已積累了較多的治療經驗,如用絳囊盛安息香來防治傳尸、肺痿、時氣、瘴瘧等病。清代吳尚先《理瀹駢文》中也載有用辟溫囊佩胸前防治四時感冒,以絳囊盛七寶如意丹佩胸前預防瘟疫,用抗癆丸佩胸前防傳尸癆等,故民間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本研究的香佩用藥為芳香化濁、清熱解毒、通竅解表的中草藥,由藿香、蒼術、艾葉、肉桂、山柰等中藥組成。經現代研究證實:肉桂其所含揮發油對革蘭陰性菌及陽性菌有明顯抑制作用[3];山柰具有消炎和抗真菌作用,其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有一定免疫激發活性[4];艾葉油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5],同時還有補體激活等作用,不僅是過敏介質的阻釋劑,又是過敏介質的拮抗劑,它對速發型變態反應的幾個主要環節都有作用;藿香所含揮發油具有明顯的抗菌作用[6]。蒼術對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及綠膿桿菌有顯著的滅菌效果。
本次觀察結果表明,使用“香佩療法”的幼兒人群(觀察組)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說明“香佩療法”能積極預防幼兒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但不同年份使用“香佩療法”的幼兒人群上呼吸道感染發病率也有差異,其具體緣由有待進一步探討,這也為“香佩療法”更廣泛推廣應用的后續工作提出了要求。
中醫理論認為幼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腠理疏薄,衛外不固易患病。從幼兒生理特點看,免疫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功能失常造成免疫力低下,特別是呼吸道分泌型IgA不足使幼兒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多從提高機體免疫力著手。正如《幼科釋謎》中云:“感冒之原,由衛氣虛,元府不閉,腠理常疏,虛邪賊風,衛陽受攄。”故推測“香佩療法”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可能是通過聞香,經鼻黏膜吸收后,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同時對外具有一定的抑制呼吸道病原菌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7: 1934.
[2]郭亞云.56例老年人肺炎的臨床分析[J].中華當代醫學雜志,2006,4(4):55.
[3]邱世翠,李連錦,劉云波,等.肉桂體外抑菌作用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1,12(1):13-l3.
[4]薛穎,陳杭.沙姜中肉桂酸乙酯類化合物促抗癌作用的研究[J].衛生研究, 2002,31(4):247.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