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破膜時間長短對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以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6例未足月PPROM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孕周時間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8例,28~33+6周為研究組,34~36+6周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母嬰預后、并發癥發生率、胎膜早破不同潛伏期母嬰預后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兩組產褥感染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絨毛膜羊膜炎、新生兒呼吸窘迫、缺血缺氧性腦病及早產兒死亡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破膜潛伏期在48h以內新生兒呼吸窘迫與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發生率,明顯高于48h以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破膜潛伏期在48h以內及48h以上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孕28~33+6周胎兒應早日給予抗感染、促胎肺成熟等措施來延長孕周,對孕34~36+6周胎兒肺成熟者無需繼續保胎,應在破膜48h內終止妊娠以最大限度改善分娩結局。
本文源自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09):188-189.《中國城鄉企業衛生》(雙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天津市職業病防治院主辦。主要登載宣傳黨的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普及勞動衛生、環境衛生及食品衛生的專業知識,指導城鄉企業搞好生產促進城鄉企業的健康發展方面的文章。
胎膜早破(PPROM)是妊娠期并發癥中的常見類型,未足月PPROM是指孕周在37周內胎膜發生破裂,發生率約為3%左右,是導致早產的主要原因[1]。未足月PPROM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確,一旦發生PPROM則會增加絨毛膜羊膜炎、產褥感染、新生兒呼吸窘迫、缺血缺氧性腦病、早產兒死亡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不利于母嬰預后。有研究表明,PPROM的分娩結局與破膜時間有關[2]。對于孕34周以內PPROM患者臨床上主要以抗感染、促胎兒成熟等措施來延長孕周,改善分娩結局[3]。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6例未足月RRPOM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未足月RRPOM破膜時間長短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3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妊娠,孕周28~36+6周,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排除其他妊娠期并發癥、宮外孕史、胎位不正、胎兒宮內發育異常、有剖宮產指征、產前有心理疾病史、精神病史、意識障礙、伴有其他慢性炎癥性疾病及臨床資料不全者。根據不同孕周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68例,28~36+6周為研究組,34~36+6周為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22~39歲,平均(30.75±2.51)歲;孕次1~4次,平均(1.76±0.46)次;體重56~74kg,平均(64.22±3.28)kg。研究組患者年齡22~38歲,平均(30.54±2.57)歲;孕次1~3次,平均(1.76±0.35)次;體重55~77kg,平均(65.32±3.54)kg。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入院后均指導其臥床休息,抬高臀部,清潔外陰,并在B超下明確羊水及胎兒宮內情況,研究組患者給予地塞米松、硫酸鎂及硝苯地平等藥促胎兒成熟及保護胎兒大腦神經、抑制宮縮,對伴有感染者或破水在12h以上者應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或預防感染,期間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體溫、脈搏、宮縮、胎動,定期復查血常規、胎心及羊水情況,一旦發現胎盤早剝、宮內感染、胎兒宮內窘迫等應及時終止妊娠,保證母嬰生命安全。比較兩組母嬰預后及并發癥發生率與胎膜早破不同潛伏期母嬰預后及并發癥發生率。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母嬰預后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產褥感染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絨毛膜羊膜炎、新生兒呼吸窘迫、缺血缺氧性腦病及早產兒死亡的發生率均低于研究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胎膜早破不同潛伏期母嬰預后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破膜潛伏期在48h以內新生兒呼吸窘迫與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發生率高于48h以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破膜潛伏期在48h以內及48h以上各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研究組與對照組母嬰預后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表2研究組與對照組組胎膜早破不同潛伏期母嬰預后及并發癥發生率[n(%)]
3、討論
PPROM是產科臨床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約80.00%PPROM患者均已足月,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未足月。PPROM發生時羊水減少,常會導致宮縮使宮壁緊裹胎體,對胎兒產生壓力,進而影響胎盤正常血流,易引發胎兒宮內窘迫,胎頭位置異常,進而增加分娩難度[4,5]。有研究表明,PPROM的病因與生殖道感染有關,當生殖道感染時可引發胎膜炎,直接降解胎膜中的基質及膠質,進而降低胎膜局部抗張力能力,最終導致胎膜破裂[6]。另外病原微生物可降低宮頸IgA與IgC活性,增加蛋白酶活性,從而增加PPROM的發生率[7]。未足月PPROM對母嬰危害極大,破膜時的孕周與臨床處理方式直接關系著母嬰預后。
本研究結果為,研究組絨毛膜羊膜炎、新生兒呼吸窘迫、缺血缺氧性腦病及早產兒死亡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臨床上對于孕周較小的未足月PPROM主要以延長孕周來為胎兒成熟提供時機,進而改善母嬰預后,但隨著孕周的延長,同時也會增加感染的概率,同樣會造成母嬰預后不良[8]。結果還表明,孕28~33+6周破膜潛伏期在48h以內新生兒呼吸窘迫與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發生率高于48h以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孕34~36+6周破膜潛伏期在48h以內及48h以上各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臨床應根據破膜時孕周及母嬰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再確定臨床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對孕28~33+6周應及早給予抗感染、促胎兒成熟等措施來延長孕周,對孕34~36+6周胎兒肺成熟者無需繼續保胎,應在破膜48h內終止妊娠以最大限度改善分娩結局。
參考文獻:
[1]李秋紅.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和新生兒結局的高危影響因素[J].中國性科學,2019,28(9):81-85.
[2]肖玉霞.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時間應用抗生素治療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9,9(20):74-76.
[3]吳秋靜,楊耀超.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時間應用抗生素治療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0):75.
[4]李紅,黃小清.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時間應用抗生素治療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6):56-58.
[5]余國芳,蔡偉瓊,張鳳源,等.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關影響因素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2):2118-2120.
[6]楊雪梅,尚麗新.足月胎膜早破破膜時間長短對圍產結局的影響[J].發育醫學電子雜志,2018,6(2):82-85.
[7]朱薏,路妍妍,田耕.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8,34(12):2046-2048.
[8]夏曉靜.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時間長短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7):70-71.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