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業家創業成長的主要平臺,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我國微小企業的發展一方面面臨國外經濟發展的調整期、國內經濟發展轉型期,市場需求大幅萎縮,另一方面又面臨普遍經濟刺激后出現全球性產能過剩,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價格上漲,企業生存壓力大。同時,微小企業內部產權關系不明晰,缺乏科學的內部管理機制,缺乏防范風險的糾錯機制,缺乏留住人才的體制機制。如何使其擺脫困境、走上健康發展之路,已成為微小企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企業家天地(理論版)》(月刊)是由湖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由湖南省委國資委、中國貿促會湖南分會、湖南省國稅局、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湖南省總工會、湖南省企業家協會支持,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權威綜合性經濟刊物。
一、微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微小企業產權關系不明晰
根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件的微型企業劃分標準,微小企業是指企業雇員人數少、產權和經營權高度集中、產品服務種類單一、經營規模微小的企業組織。我國的民營微小企業差不多都是由個體戶、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變而來。由于失業和再就業的壓力,總會有大量下崗和失業人員尋求創業的途徑和機會,因此自籌資金,個人或家庭自主創業,然后形成微小企業,這是我國長期而普遍的現象。民營微小企業在成立時一般采取的是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或股份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大多是家族企業,產權關系不明確。家族企業中,親屬關系、家族關系在企業中到最后表現為財產關系(產權關系),夫妻之間、兄弟之間、姐妹之間、父子之間產權不明晰現象普遍存在。
(二)缺乏科學的內部管理機制
我國微小企業的所有者懂市場、會營銷、善交際,卻不擅長于內部企業管理。換句話說,諸多微小企業老板實際充當的是高級采購員、營銷員、公關先生、會計等角色,而不是企業家。微小企業在資金、采購、存貨、銷售、工程項目、股權投資、擔保、合同、業務外包、財務報告編制、人力資源管理及內部審計等方面有所欠缺,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交流不暢通,老板與中下管理層、經營層缺乏溝通,不重視企業信息資料的收集,口頭匯報盛行。由于缺乏科學管理手段,內耗加重,效率變低,周轉變慢,使得民營經濟的活力和優勢逐步喪失,嚴重影響企業發展后勁。
(三)缺乏防范風險的糾錯機制
微小企業剛開始起步時,憑借老板的個人資質,憑著良好的經營感覺和“超常規思維”能力,加上不怕吃苦的精神,贏來了企業的成功,但這一思維習慣也很容易延續到另一個新的經營過程。在一些民營微小企業里,決策權高度集中,缺乏一種糾錯機制,在企業的運行過程呈現一個“正反饋”,也就是不斷放大的效應,缺乏反方向的校正或同方向的衰減力量。在微小企業,大都有一個擁有絕對權威的“企業精神領袖”——老板。他們是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掌握著企業的生殺大權,企業的命運也維系在他們的手里,但卻隱藏著很大的決策風險,一旦決策失誤,就不可能找出可替代的人或能矯正的人選。盡管有時微小企業吸收了不少外界優秀人才,但穩定性較差,這些人才打工意識很強,主人翁意識淡薄,對企業老板的決策缺乏互補性。
二、解決微小企業發展問題的對策
(一)明晰微小企業產權關系,創新產權制度
明晰微小企業產權關系,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引導微小企業打破家族模式、產權封閉模式,通過企業兼并、聯合、相互參股等形式,加快股份制改造。通過科學劃分股權、管理權責、確立制約監督機制、允許員工持有股份、統一信息披露制度和規范會計制度等措施,逐步建立起員工、股東、債權人共同治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以適應規模擴大化、資產社會化、股權分散化、專業知識化發展趨勢,確保企業運作良好,實現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同時加強企業間聯合重組,鼓勵微小企業行業內和跨行業聯合重組。
(二)完善微小企業管理體系建設
微小企業應該苦練內功,完善企業內部管理體系,提高管理水平。一是通過精細化的管理,在每一個生產、加工、經營環節上去進行細化,然后去有效地降低成本,抵消與用工價格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需求相對的低迷等等一些壓力。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改變一種家族式的經營方式,或者是降低企業管理上的一些漏洞。二是大力推廣使用ERP、CRM、SCM、PDM等管理軟件,優化管理流程、規范管理程序、細化管理對象、強化管理力度,努力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監控,減少決策盲目性,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三是鼓勵微小企業引入職業經理人、現代營銷理念,引導企業采取商業特許經營、虛擬經營、品牌代理和電子商務等先進營銷手段,拓展國內外市場。
(三)加強研發,提高微小企業創新能力
微小企業要通過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不斷加大研發的投入來提高生產的效率、降低經營的成本。微小企業要嘗試“借力發展”、“借智發展”,加大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走上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發展道路。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要圍繞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提升,組織開展關鍵和共性技術、應用技術研究和先進適用技術應用推廣,使科技成果轉化直接運用于微小企業,按照“自愿、有償”的原則,向微小企業開放,增強微小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四)建立留住人才的體制機制
微小企業管理者一要明確職責和分工,加強自身威信的樹立,“言必行,行必果”,形成相對和諧的企業氛圍;二要加大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在人力資源和行政資源上加強規范管理,形成一些必要的規矩,樹正氣、講公平,堅決杜絕不良習慣;三要加強持續的福利投入,而非簡單的加薪和一次性獎勵,建立相對標準的薪酬體系和員工成長路徑,告知員工,讓員工看到希望,看到未來的發展空間,幫助員工進行職業規劃;四要建立績效考核和評價機制,不跟著感覺走,不憑借簡單印象評價一個人,更多采取科學的方法和系統的評價體系評價人。同時,在用人上要淡化學歷,以德為先,用人之長,發揮優勢。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給員工一個施展才華的空間,同時提供指導、支持和鼓勵,往往一句肯定的話,比物資獎勵來得更有效,用制度管理隊伍,讓隊伍用好制度。在企業管理中,突出強調以人為本、人本管理,真正做到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心心相通、心心相印,真正實現心力的傳遞,只有心相通,情相融,力才能相合,才能共同促進企業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麗萍.發展微貸破解微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2011(32):13-14.
[2]黃宗海.發展微型企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廣西經濟,2011(6):24-2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