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管理論文
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理順鐵路各行業間的分工協作,是當前鐵路內部備受關注的話題之一。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動脈,其安全運行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和國家運輸生命線的安全。而站場站臺限界控制管理直接關系到鐵路行車的安全,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基礎工作,限界資料的準確直接涉及到國家重點物資、設備的運輸安全,責任重大,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站臺限界管理現狀
鐵路建筑限界實行路局、站段分級管理。局組織協調部門為總工程師室,限界管理責任部門為局運輸、貨運、機務、工務、電務、車輛、建管、客運、土地房產處等專業管理部門。按設備產權、管理權限及專業分工,各部門負責本專業范圍內的限界檢測、資料整理、審查和提報等管理工作,現按西鐵總函【2006】964號發布的《西安鐵路局鐵路建筑限界管理辦法》執行。
鐵道部在《鐵路房屋建筑物大維修規則》第3.3.5條設備管理中規定:站臺面、站臺墻由房產建筑段管理。2001年以后隨著路局生產力布局的調整,站場站臺設備劃歸車務建帳,局土地房產管理處管理;日常檢查、站臺限界數據檢測統計、站臺限界數據提報,由房建給水所負責,局房管所按提報數據對侵限站臺設備安排限期整治計劃。
2站臺限界管理的歷史
早期站臺限界歸屬工務處下設的設備科管理,當發現站臺限界侵限時,都能在第一時間內安排線路維修車間起、撥、改道處理,站臺面破損則安排工務部門的房建維修組處理。六十年代初鐵路房建部門從工務部門分離出來后,其上級管理部門仍然是工務處。根據鐵道部《鐵路房屋建筑物大維修規則》第3.3.5條設備管理規定:站臺面、站臺墻由房產建筑段管理。
3現站臺限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站臺限界檢測、侵限數據頻頻出現。車站站臺是固定不變的建筑物,近年來部分車站站臺侵限經過限界處理、站臺帽突出站臺墻面部分已多數退到與站臺墻齊平,可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列車運行后仍不斷出現檢測數據侵限,迫使站臺墻、帽不斷后移,需要經常處理侵限站臺。對有風雨棚的站臺,當站臺墻后移一定距離后不僅不能排除線路以后的位移,還有可能造成風雨棚侵限問題的出現。
4產生的原因分析
4.1由于客、貨列車在鐵軌上運行,經過一段時間后必將造成線路幾何尺寸變化,導致站臺限界數據的變化。
4.2工務在車站臨站臺線路進行起、撥、改道施工前未會同房建、車務單位確認站臺限界現狀,竣工后又未按要求與車務、房建部門共同復查限界尺寸,是導致站臺限界變化的主要原因。
5改進意見的探討
5.1站臺設備限界由工務維護
(1)車站站臺設備是固定不變的建筑物,由于客、貨列車在鐵軌上運行必然會導致線路幾何尺寸的變化,為此工務必須經常對線路進行養護維修,才能確保線路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工務在車站臨站臺線路進行起、撥、改道等維護施工的同時,兼顧車站站臺限界的維護,是防止和消除站臺侵限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這樣就省去了在臨站臺線路施工前工務與房建給水所、設備使用單位之間相互間的確認限界現狀,及竣工后三方復查的環節,減少了不必要的工作責任推諉,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保持車站站臺限界數據處于長期相對穩定,能夠確保站臺不侵限,同時也消除了站臺風雨棚侵限的可能。
(2)限界由工務維護,減少了路局工務處與土地房產處因限界出現問題后而進行的協調、分析、處理的工作環節,有利于局工務處及土地房產處集中精力抓設備施工質量,節約因站臺侵限處理而損失的人力、物力,節約投資成本。
(3)有利于站臺限界控制管理向責任明確、條塊清晰、專業管理方向發展。提升設備管理品質,確保站臺設備限界安全可控。
5.2站臺設備限界管理車務監管站臺設備車務建帳使用,當工務部門在車站臨站臺線路起、撥、改道等施工作業時,車務段管轄的各車站,便于督促工務施工單位保持限界尺寸及竣工后的確認與復查,便于限界控制的監管。
5.3站臺設備日常維護管理房建部門負責站容站貌是鐵路安全生產和企業形象的重要展示部分,是鐵路外美內實的重要體現,是廣大旅客接觸最多的重要基礎設施。房建維修單位應加強設備巡檢,當站臺設備出現使用中的損壞、破損現象時,應及時安排進行檢修、整修處理,使其經常保持站臺設備的完好。
6建議
6.1重視內部控制管理
如何協調鐵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是能否實現內部控制的重要因素。為加強限界管理工作,路局成立有限界管理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依據鐵道部有關政策、規章、命令,對限界管理工作統一領導,確定限界管理的重大原則、管理目標,部署有關工作,督促、檢查限界管理工作。因此,管委會成員的工務、土地房產等部門應加強聯系,總工室負責對局管內建筑限界檢測縮小原因進行不定期的分析、調研、協調管理,提出整改意見,確保站臺設備在任何情況下不侵入鐵路的建筑接近限界。
6.2健全管理體系,明確管理權限,建立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
作為路局限界管理應嚴格執行(西鐵總函[2006]694號)《西安鐵路局鐵路建筑限界管理辦法》,從管委員會內部各機構間、各經辦人員間,明確控制職能和管理權限,在每一個需要控制的地方都建立控制環節,進行科學的分工與互相牽制、協調,從生產的多個環節嚴格控制,杜絕建筑限界尺寸的縮小,確保站臺限界不侵限。
加強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通過管理信息系統,使管委會內部各機構間能夠清楚地了解各部門內部的控制制度,并及時取得和交換彼此間在計劃、執行、管理和控制生產環節過程中所需的信息。一個良好的信息系統應有助于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