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子技術論文
本文作者:詹偉達 李洪祚 劉云榮 韓春玲 程志剛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實驗教學改革的歷史機遇
2007年年初,國家教育部和財政部“質量工程”正式啟動。“質量工程”被認為是繼“211工程”“985工程”和“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之后,我國在高等教育領域實施的又一項重要工程[2]。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建設內容:(1)專業結構調整與專業認證;(2)課程、教材建設與資源共享;(3)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4)教學團隊和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5)教學評估與教學狀態基本數據公布;(6)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從上述六項建設內容的分析來看,實驗教學屬于“質量工程”中的第四項建設內容,這為實驗教學改革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框架構建的設想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是理工科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對于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人才培養非常重要。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框架共分六大板塊,每一個板塊分別設計了7個組成部分,共42個組成部分。
我國實驗教學中學生評價體系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程教學主要依附于理論課程教學進行,實驗考核和評價往往放在理論教學活動中進行,這樣嚴重地影響了學生評價的效果和質量,主要存在下面的問題[3]。(1)評價體系不完善甚至缺失。傳統實驗教學學生評價納入到理論教學學生評價中,實驗教學評價沒有獨立性。(2)評價體系和形式單一。對于不同層次的實驗教學,沒有體現以學生為本,不適應因材施教,缺乏對人才培養的引導和指向作用。(3)評價重結果不重視過程。對于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的特點,實驗過程往往更能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4)評價體系片面重視全面性。對于個性化學生的評價缺失,抹殺了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熱情。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框架中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和策略
針對上面關于學生評價體系的問題分析,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主要分為計劃內實驗教學和課外實踐教學兩大部分:計劃內實驗教學主要指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課外實踐教學主要指學生的自主實踐、創新實驗等[4]。對于不同層次的實驗教學特點應該設計并采用不同類型的學生評價體系。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框架中學生評價屬于“計劃和準備”板塊,同時對于得到教學設計的反饋信息又非常重要。學生評價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具有核心作用。關于學生評價體系的構建有5個原則[1,5]:(1)一致性原則。提出的評價體系在內容和過程上與實驗教學目標要具有一致性。對于多個實驗教學目標,要具有相適應的評價體系。(2)重點性原則。學生評價在實際操作中,要針對學生的主要方面進行重點評價,以起到激勵和引導作用。對于個性化學生要具有差異性的評價體系。(3)清晰性原則。評價原則和標準要清晰,有證據表明學生對評價原則和標準的完善起到了一定作用。(4)透明性原則。評價體系具有公開性和透明性,評價體系要綜合考慮教師和學生對評價信息的支持、理解和運用。(5)發展性原則。
教師要計劃在今后的教學中,針對評價結果和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學生評價體系,學生評價最終為教學設計和教學目標服務。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框架“1g.設計學生實驗評價體系”在遵循一致性、重點性、清晰性、透明性和發展性5個原則之外,還應該注重過程和結果的統一。課外實踐教學學生評價體系針對教學特點,評價要點、標準和權重應該有所調整[6,7]。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框架中兩類“設計學生實驗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和設計方法。
結束語
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框架對于學校、教師和學生深入了解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和開展實驗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實驗評價體系的研究和設計是開展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框架構建工程前期,大膽、具體的探索和實踐,對于不斷完善實驗教學設計、提高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