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創業教育論文
一、創業實踐育人的層級推進式載體建設原則
一是遵循學生成長規律
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成長通常可以分為適應期、成熟期及就業創業期三個階段。而大學生在就業創業期又可以細分為就業創業意識培養、精神培養、知識培養、技能培養、核心競爭力形成等幾個階段。高校的創業實踐育人載體建設工作中,可以根據本校學生的整體能力素質情況、高校創業實踐工作定位以及創業教育資源條件等,考慮對處于特定階段的學生重點提供教育、管理與服務。
二是遵循教育教學規律
教育教學規律是教育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之間本質、內在的關系。從教育教學方法來說存在“理論—實踐—理論”的過程循環,從教育教學內容來說存在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前進步驟。而對于創業實踐的教育教學,通??梢苑譃橹笇摌I企劃、提供專業創業顧問咨詢、評估與籌措創業資源、選定行業與產品、教授和引導學習經營技術等階段,這就要求高校在引導大學生從事創業實踐時所提供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是差異性的。從科學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角度來說,也進一步要求了在建設大學生創業實踐育人載體時能與之契合,以實現為不同學習階段的大學生創業者提供不同層次的育人載體。
三是遵循創業發展規律
企業的發展歷程通常可以分為生存階段、穩定階段、發展階段和成熟擴張階段等,大學生創業發展的歷程更多地表現出由生存階段往前的延伸。掌握大學生的創業實踐發展規律,需要更多地注重在創業發展歷程中,往前擴展細分至創業項目的構思、甄別、轉化、正式運營等階段。創業實踐所處的每一個階段對高校支持的方向及力度要求都是差異化的,各高校只有根據不同層次實踐育人載體的定位,提供定向細化的、優勢資源集聚的配套設施與服務,才能更加有效地滿足大學生優質成長的需要。
二、創業實踐育人的層級推進式載體建設路徑
1.打造創新訓練載體,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與意識。創新訓練載體必須堅持以形成創新思想、構成項目創意、提升創業層次為宗旨,致力于為大學生進一步開展創業實踐工作提供精神與意識儲備、創新與創意儲備。
一是強化創業教育教學實踐訓練課程。加強本科專業課程和創業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育人環節管理,把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作為聯通學校專業教育與社會行業發展的通道,作為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通道,實現專業知識、創業能力和社會發展的緊密結合。
二是拓展科技創新訓練平臺。結合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制定本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管理辦法,適當安排創新訓練、創業訓練、創業實踐項目的比例,并逐步覆蓋各個學科門類。
三是拓展工程實踐訓練平臺。加強學校工業中心等創新訓練載體建設,探索構建開放型工程訓練新體系,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創新實踐。以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為突破口,以回歸工程實踐為重點,通過創立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機制、積極推動工程教育向基礎教育階段延伸等渠道,大力促進學生工程創新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不斷提升。
2.打造創業模擬實訓載體,培育大學生創業實踐知識與技能。創業模擬實訓載體致力于使大學生加強創業實踐知識與技能儲備,為正式運營創業項目做準備。
一是豐富創業競賽活動。我國創業競賽大部分是針對模擬創業而進行,各高??梢砸跃哂衅放铺栒倭Φ娜珖?ldquo;挑戰杯”競賽為龍頭,結合科研立項以及其他創新創業賽事,強化“校院班”三級參賽機制。同時結合不少高校成立的創新人才學院、創業學校等創業模擬實訓教育教學機構,設置實訓模塊,實施系統教育。
二是積極建設模擬體驗平臺。針對已有創業構思或創業項目的大學生,重點增強創業實踐體驗環節。根據高校的行業依托、學科特點、資源稟賦等,積極引進“創業之星”等軟件系統,拓展“ERP實驗中心“”創業模擬實訓室”“企業沙盤對抗模擬中心”“網絡創業實驗室”等平臺,強化大學生創業項目庫建設等,為其提供創業模擬實訓的機會。
三是定期開設專項培訓班。在創業教育基本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實現創業實踐培訓的制度化、定期化、規范化。加強與地方人社部門、工會、婦聯等組織的合作,整合社會資源大力開展SIYB、WKB等創業項目培訓,重點針對明確了創業意愿的學生,提升創業專門技能。
3.打造創業項目實驗載體,選擇大學生創業實踐優質項目。
一是幫助大學生進行項目遴選。全方位向大學生推薦優質的創業項目,通過學院輔導員動員,學校各類媒介宣傳適合本校學科專業特色和辦學層次定位的創業項目信息。幫助邀請管理咨詢、財務會計、風險投資以及地方創業園相關專家參與項目評審。對入駐創業項目實驗載體的項目,根據創新創意構思,按照“成熟一個入駐一個”的原則,重點傾向于選擇依托學科專業背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項目。
二是全面培育創業試驗項目。注重提供硬件資源保障,積極爭取為創業項目團隊分配獨立工作室,配套桌椅、文件柜、網絡等基本設備,探索實現大學生創業項目“零成本起步”。通過在職培養、國內外進修、生產一線鍛煉、外聘等方式組建師資隊伍,為創業教育與實踐育人工作提供專業智力支持。
三是提供繼續孵化通道。對于創業實驗項目,可以采取頒發虛擬經營執照的形式,讓大學生了解企業運營的基本流程,樹立風險意識和規范經營意識。對實驗效果好,運作較為成熟,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的創業項目給予安排創業園、科技園等更大平臺中繼續孵化的機會。
4.打造創業企業孵化載體,扶持大學生成功自主創業。
一是建設創業孵化硬件平臺及機構。積極整合校內外資源創建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并設立專門的創業實踐育人載體管理服務機構,積極建設合理規范的管理運營機制,組建大學生創業社團協助開展孵化基地日常管理。
二是全面強化各項管理與服務。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項目論證、公司注冊、財務管理、法律咨詢、專利代理、物業管理等“一站式”服務。拓展服務內涵,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發布相關政策、創業項目等信息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有條件的高??梢栽O立創業咨詢室,開展個性化咨詢指導,增強創業實踐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完善創業扶持保障舉措。設立大學生創業扶持專項資金的同時,通過引入社會風投機構等多種渠道籌措資金。結合學科專業和科研項目的特點,積極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科研成果、科技發明、專利等轉化為創業實踐育人載體中的創業項目。在遴選與扶持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開放學校專業實驗室資源等,為創業項目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等提供幫助,切實提高創業項目競爭力。大力推進社會各界資源向大學生創業實踐育人工作傾斜,幫助創業大學生落實和享受各級政府出臺的優惠扶持政策。
作者:任澤中 陳文娟 單位: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