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旅游管理論文
1地方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必要性
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是保證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的基礎和保障。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有利于深化高校旅游教育改革,提升院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師資隊伍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一個專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素。地方性本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難度比較大,通過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科研積極性與水平,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使之成為學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基地和實訓場所,提高教學團隊素質,有利于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2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
2.1實習基地建設流于形式,缺少產學研的緊密聯系
從湖南科技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來看,雖然學校與包括省內外酒店、市內景點景區等眾多的旅游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但從本質上來講,許多實踐教學基地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多數都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合作,比如到旅行社實習的主要做導游,去景區實習的主要做景點講解員,到酒店實習的主要做服務員,而管理層面的實習難以落實,這就影響到旅游專業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缺少產學研的聯系,多數合作僅僅停留一紙協議上,相互之間沒有約定必須履行的義務和責任,合作的內容也大多是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場所,學校為企業做培訓工作等等,缺乏更深入的技術合作,而且實踐教學基地的參差不齊,缺乏穩定性,也都不利于實踐教學的開展。
2.2建設標準低,校內實訓基地數量和質量難以滿足實踐教學要求
當前國內旅游本科院校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和校內實踐基地建設,但是由于經費投入相對不足、場地環境限制等原因,大多院校校內實踐基地仍不完善,不能滿足專業實踐教學需要。湖南科技學院校內實踐基地的狀況也不容樂觀,現有1個校內實踐基地,3個實驗室(其中1個在建)。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數量的不足導致部分專業實踐課程不能夠開設,進而制約了實踐教學質量。實踐設施設備較陳舊,實踐基地的質量不高,也不能很好滿足實訓需要,有些只能進行簡單的操作訓練,綜合性的情景訓練難以進行;有的只有簡單的空間,只能進行一些單一的技能訓練,這些都嚴重影響實踐教學效果。
2.3校外旅游實踐基地建設滯后
經過發展,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校外旅游實踐基地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發展仍明顯滯后,主要表現在:一是校外實踐基地數量不足、質量不高;二是校企合作形式單一、合作層次低。湖南科技學院一直在努力進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并進行多次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簽訂了一系列省內外實習基地,與幾個基地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等等,但綜合來看仍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校外實習基地數量多,但大多流于形式,沒有進行真正地長期合作,到目前連續合作時間最長不超過4年;二是合作形式單一合作層次低,旅游企業往往只是將實習學生作為廉價的勞動力派往最基層的服務崗位,缺乏管理崗位實習的機會,無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三是畢業實習相對規范,但專業見習和課程實踐運用校外基地少,沒有發揮出基地應有的作用,也沒能為地方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應有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援助。
2.4旅游實踐基地師資隊伍薄弱
實踐教學的特殊性,對實踐基地教師的要求較高,不僅具備廣博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有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湖南科技學院旅游專業教師隊伍的師資薄弱問題,已成為制約實踐基地建設的障礙。我專業現有專任教師8人,其中職稱結構不合理,除2位副教授職稱外,多為中級職稱,而高校在引進專業教師時嚴格的學歷和職稱限制,也導致了教師來源單一,其中有6位是高等院校科班出身的應屆畢業生,理論水平較高,但是缺乏行業從業的實踐經驗;其中個別教師雖具有一定的旅游行業從業經歷,但由于長期從事教學工作,也與行業實際脫節。
3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建議
3.1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重要性
一個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評估標準中,核心指標就是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和崗位能力。旅游行業要培養出好的應用型人才,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實踐教學理念,擺正理論知識教育與職業能力培養的關系,加強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管理,積極探索創新的實踐教學方法,構建本科旅游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對此,我校相關領導、專任教師,都應當具有足夠的認識,充分肯定實習基地建設的重要性,并在制度層面、實施層面踐行加強旅游實踐基地建設。
3.2積極創造條件,建設多功能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
校內實踐教學是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后期實踐的前提條件,應該努力建設一批專業必需的實訓場所和設施。首先,硬件方面,我校相應系部應積極創造條件,建設一批專業必需的實訓場所和設施,除已經在建的模擬導游實訓室、酒吧、茶藝、形體禮儀訓練房等,還應該建設模擬餐廳、模擬前廳和模擬客房、大學生旅行社等。如經費、場地限制較大,可以考慮結合學校的設施和環境進行建設,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如餐廳、招待所等滿足部分實踐教學需要;其次,軟件方面,教學實驗軟件的選擇非常關鍵,要選擇緊貼行業發展實際,實用性強的專業軟件來進行購買,否則實踐模擬將失去原有的意義,與行業的實際應用脫節,同時教學軟件和設備購置后要及時更新,擺脫“已經購置,終身使用”的狀況。最后就是雙師型教學人員的建設,將在后面進行探討。
3.3建設高質量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1)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要多樣化
地方本科院校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時要考慮到旅游企業類型的多樣化以及地域結構多元化等要求。目前湖南科技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已與清遠恒大酒店集團、清遠新銀盞溫泉度假村、東莞太子酒店、永州威尼斯大酒店、永州萬喜登國際大酒店、永州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陽明山國家森林管理局等旅游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基地,并簽有正式協議。但在實習基地類型方面還不夠完善,校外實習基地不能局限于星級酒店,我校應全面應該與旅游景區、旅行社、酒店等企業及旅游事業單位等廣泛合作,建設多樣化的校外基地,地域結構雖考慮了多元化,但多集中于永州市和廣東地區,覆蓋面不夠廣,東南沿海地區、京津唐地區以及長沙等地區都應重點考慮。
(2)校企合作要進一步深化
湖南科技學院在校企合作方面還不夠深入。應以行業、企業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首先,應當堅持互惠互利的原則,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校要充分發揮自身教學、科研的優勢,從旅游行業的實際出發,為永州市旅游企業培訓員工,參與旅游企業的課題研究,并協助解決旅游行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等等。其次,可以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以這種模式開展能提高企業與學校合作的積極性,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實現“共贏”。“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按照企業意圖,共同培養適合用人單位的“個性化”需求的人才。在訂單式培養方面我校還沒有經驗,應借鑒其他高校的成功經驗,選擇有實力的地方企業或者省外的知名旅游企業進行合作,走出新路子。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永州旅游行業人才缺乏,這種模式對地方企業來說,與院校合作能提高企業的影響力,招聘到高素質的旅游人才,保持從業人員相對穩定;對學校來說,可以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依托基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辦學水平;對學生來說,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增加就業機會。
3.4優化師資結構,構建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實踐教學團隊
湖南科技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大多是本專業應屆畢業生直接從教,缺少實際工作經驗,學校應加強旅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培養和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一是鼓勵專任教師在確保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到旅游企事業單位兼職從事旅游實踐活動,我校在派遣教師外出掛職鍛煉方面有過嘗試,但連續性不夠,應該在制度上做出規定,可以每年派出1-2名骨干教師到大中型旅游企業進行掛職鍛煉3-6個月,以增強教師的實踐、科研、產品開發、技術服務的能力;二是鼓勵教師考取各種職業證書,如“導游證”、“職業經理人證”等,從自身努力,塑造“雙師型”教師形象;三是招聘專任教師時,應選擇既具有理論功底又具有實踐經驗的旅游行業人士;四是充實、擴大兼職教師隊伍。聘請一些業務技能嫻熟、實際經驗豐富的旅游行業人士擔任兼職教師。
湖南科技學院作為湘南永州地區的唯一一所公辦本科院校,應致力于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好務,旅游行業是近些年永州市大力發展的產業,相信通過學校的不斷努力,不斷加強實踐教學,合理建設校內外實踐基地,定能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并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用人才。
作者:李曉紅 單位:湖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