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期刊封面設計的審美原則
追求科學美是科學研究的一種動力,理由主要是:第一,美的東西必定是真的,因此可以由美引真,第二,在科學研究中要想獲得創造性的成果,必須依賴直覺和想象。而所謂技術美是以“藝術與技術重新統一”的理想為指導,強調實用性與審美性完美結合。它不能撇開產品的實用功能去追求純粹的精神享受,它必須把物質與精神、功能與審美有機地統一起來。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我們說的功能不僅要適應人的物質要求(即產品的使用價值),而且要適應人的精神需求(即產品的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第二,功能不僅應該體現為產品的內在形式結構,而且也應體現為產品的表層外觀。技術美給人的愉悅是一種復合體,越是高檔的產品,美感在這個復合體中占的比重就越大。科學美和技術美的美感的性質和內涵和一般的美感有重要的差別。那么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有沒有可能發明出一種新的方式,把科學美與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都包含在內?期刊是一種積累、傳播人類精神文明思想的載體。科技期刊因為其所負載內容的特殊性,其封面設計應遵循規范、美觀、簡潔、協調的審美原則。
二、科技期刊封面設計要素例評
封面設計的審美表現在刊名、字體、刊標、圖案、色彩甚至封面整體的區塊分割等方面。相對圖書來說,期刊封面的信息要比圖書多,因此期刊封面上的文字、圖案、色彩的設計,不僅要考慮與內容的協調,而且各期的圖案、色彩既要相似還要有區別。刊名樣式應當醒目、大方和富有個性,一般有手繪體(書法體、美工體)和植字體(來自計算機字庫)兩類可以選用。年份和卷期號的定位設計是期刊封面裝幀特有的。由于期刊的時間性比較強,讀者往往通過年份和卷期號來判斷刊物的新舊,因此它們須放在突出、醒目的位置,甚至還可同時注明出版日期。期刊封面美術設計的宣傳、推廣效果對于擴大市場銷售有較大的作用,所以其視覺沖擊力一定要強,不但要精美,還要能體現刊物的性質和主要內容。
1、期刊刊名標識醒目,文字形式規范,刊名占封面的主導地位。關于刊標在封面設計運用大多以其醒目而詮釋了刊物的專業和品牌,直接影響到刊物本身在某行業某類型某區域的地位,而另一些則傳達著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特征。如《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封面右下角醒目的刊標:“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2、字體的選擇體現刊物不同的精神,如正楷體現莊重,行書體現流暢,而電腦宋體對體現的則是嚴謹、規范、規律等等。封面字體字號的多種編排和加工方式,彰顯不同的期刊特色。《沈陽醫學院學報》通過選用著色變形的字體、字號來突出刊名在封面上的顯要位置,選用恰當、和諧的背景作為配圖。《華北水利水電學報》封面采用大寫的像形體“水”,無疑是大巧若拙,把寫實與寫意完全融合起來了,堪稱佳作。
3、圖案作為一種視覺符號語言,因其展現的不同的個性而轉述了各種各類科技期刊的特色。設計者運用巧妙構思,不僅可豐富圖案本身的內涵和藝術表現力,而且可深刻、靈動地揭示期刊內容的主題,提升期刊裝幀藝術的審美價值。《測繪科學技術學報》特別設計出一種能表征期刊屬性或專業特點的圖案:凹凸如雕刻般的地球,并把它固定在封面構圖中。而《測繪科學技術學報》封面中超精度的地球圖片以有序而豐富的影像層次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引人注意,背景浩瀚的星空又不僅引人遐想,使視覺空間凸顯大尺度的彈性收縮,不僅清晰地表達了個性美,而且將簡單背后的深刻,形式與內容融為一體,封面表達更深刻、精確和易于理解。
4、再說色彩,紅色在中國傳統文化理念中體現的是莊重、嚴肅;黃色則相比紅色較柔和和跳躍,給人以光明和希望的感覺。藍色在科技期刊中運用的相當普遍,比如涉及地質學科、地理、測繪、海洋、航天、生物等各類型期刊,幾乎可認為天然就是理工科技的代表色,如《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想到天空、海洋、宇宙等等,給人沉靜、理智、高深、探索無窮盡的感覺。白色則象征純潔簡樸、灰色則顯示低調、謙恭;而綠色則給人以生命力、原生態、積極向上的感覺,如《河南農業大學學報》。黑色則無疑是神秘、博大、厚重的代表。《成都理工大學學報》其主辦單位由“成都地質學院”更名而來,期刊特色仍以地學為主,封面利用混合著色揭示了地學的國際性、主體性和邊緣性,開拓了讀者的閱讀視野,為探索地球乃至宇宙增添了一份神秘又催人進取的色彩。諸多科技期刊封面設計案例采用和改造簡單別致的色彩形象卻揭示了豐富的內涵,都是創作者打破思維定式,通過普通圖案的夸張變形,巧妙構造,便會創造出新奇獨特生動的藝術形象。特別還要提出的是封面上出現的廣告,如《四川化工》,不僅豐富了封面的內容,擴大了與專業相關的信息量,使封面這個期刊的“黃金地段”得到充分利用,體現出其“黃金價值”,也為辦刊積累了資金,可謂一舉兩得。
三、編輯的審美批評責任
期刊出版物尤其是科技類期刊作為“精神商品”,有較強的實用性,而封面是創作者審美的體驗向受眾審美體驗傳播的有效渠道,封面設計是否遵循美學規律,追求真、善、美的統一,期刊編輯,作為最先欣賞的審美主題有則無旁貸的審美批評責任。由于審美是一種主觀意識,不可能形成統一的標準,但根據審美個體的喜好而不同,卻仍然不外乎以下幾個領域:
1、判斷封面設計是否具有美的立意指封面設計者在對期刊內容理解、感受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形成的完美地表現主題思想以及通過藝術形象來表現主題的想法。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立意美則封面美,反之亦然。要是封面設計立意美,設計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對期刊的內容和主題有深刻的獨到的理解,在提煉和概括書記主題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設計意圖,進行再創造。
(2)黑格爾說:“創造性想象可以是平常的裝幀材料和因素實現不平常的綜合。因此,充分發揮創造行想象力無疑會開拓深邃的意境。
(3)封面設計要給讀者進行藝術聯想的空間,讀者的藝術聯想可以突破封面自身容量的局限,在更廣大的背景上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寓”“無限”于“有限”之中。作品是否具備立意美,編輯本身的藝術眼光和藝術判斷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2、針對科技期刊的特殊性,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應盡可能符合國家標準《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的要求:在規范化、標準化的基礎上達到視覺元素包括刊名、刊號、期號、出版單位等文字、字母、數字和封面背景、底色圖、圖案等點、線、面、色、塊的有序、醒目、和諧的統一,才是完美的期刊。根據其不同的專業特色、學科來源、研究對象等又呈現不同的特點,是要求以最豐富的表達和最準確的辨認和最容易被人銘記的。這又需要編輯從規范化的要求對封面設計的基本要素進行嚴格把關,保證成品既符合標準又深具審美價值。
3、封面設計不僅是美編獨立完成,還需要期刊文字編輯、選題策劃者的相互溝通。科技期刊的封面設計之所以突破面較狹窄,難就難在其科學性和技術性上,而美編大多是受過藝術教育的創作者,對科技規律的把握和刊物內容對封面形式的要求難以確切理解。因此,怎樣是內容與形式達到完美和諧和準確表達,又能體現創意和藝術,使作品富有強烈的沖擊力,符合閱讀者的心理情趣和刊物的市場導向,溝通顯得尤為關鍵。
4、設計應與時俱進。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不注重期刊外在的修飾和設計,也不能很完美地反映期刊的風格,直接拷問期刊編輯人員的藝術修養,影響刊物的發行量和社會效益。應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也要關注經濟效益。封面是期刊的招牌,期刊封面設計必須以”AI-DA”要求來衡量:attention注意,interest興趣,de-sire欲望,action行動,這樣才更便于識別和考慮受眾心理,便于交流和市場發行。另外,封面廣告的添加不僅可以有助于擴大發行量,而且可提高期刊自身的經濟效益,畢竟只有生存和發展有了保障,才能更好地提高期刊質量,這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最終可以實現雙贏甚至多贏。結論:由于科學作品中由語言形成的概念、規律等,其含義是明確、穩固的。其自身具有科學性、精確性和系統性,因此科技期刊無論內容還是版面設計在人們的印象中總是與苛刻、死板畫上等號。但事實證明通過精心的封面設計完全可以呈現自然、簡單、內涵豐富的特征和視覺感召。封面設計務求對受眾的概念形成深刻持久的印象,這就要求首先要明確內容對象的特征來進行針對性的創作以求達到審美的要求。大的來說,期刊的封面美術設計,既能增加期刊外形的美觀,更能以這種美觀體現期刊整體的審美價值,給人以強烈的“第一審美印象”的視覺沖擊。無論是采用寫實或寫意的表現手法,還是運用具體或抽象的藝術手段,不管是文字、圖案的使用與變化,還是色彩基調的確定與調諧,都應在視覺藝術效果中凸現期刊的性質跟主題內涵,體現獨特的風格。
作者:范君 單位:安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