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www-国产视频xxx-国产视频xxxx-国产视频一二-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SCI期刊 | 網站地圖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頁 >  ? 正文

教師教育課程結構的革新

2021-4-10 |

一、福建省高師教師教育課程結構的現狀

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專業課程只有福建師范大學開設,其他高師均將其置于公共課程中。在專業學科課程的設置方面,各高師、各專業有所不同,但都包括按學科大類劃分的學科基礎教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以提供給學生專業學習必須掌握的相關學科知識、專業知識、理論與技能。如福建師范大學化學教育專業,其學科基礎課程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專業教育課程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基礎、儀器分析、結構化學及相應實驗等。教育專業教育課程提供給學生的是“怎樣教”的學習內容。近年來,高師進行了一些探索,如開設微格教學、漢字書寫、教師口語等,但主體仍是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實踐性課程主要包括教學見習、實驗設計、畢業論文等。前期各校一般以學習大文、大理的通識課程為主,中期和后期轉向專業課程學習,進行分流培養模式,最后一年完成實踐性環節。新世紀以來,高師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和管理諸方面進行了改革,如福建師范大學從2007年起著手充實和調整教師教育課程模塊的內容和結構;閩南師范大學在2001年全面實施“一次分流+相對主輔修制”培養模式,2002年實行學分制教學管理,2006年修訂培養方案;泉州師范學院于2003年啟動了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寧德師范學院在2006年實行學分制。這些改革不同程度地促進了各高師教師教育課程結構的優化。

二、福建省高師教師教育課程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福建省高師范學院校教師教育課程結構存在的問題,可概括為“類別不全,比例失衡”。

(一)教師教育課程類別不全

1.教師情意教育課程缺失

“教師的專業情意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融合,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也是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教師專業發展的素質結構研究表明,教師專業化的標志是職業自主權,高深的專業理論、成熟的專業技能只是教師專業化的前提和基礎,教師的專業情意才是教師專業化的核心和靈魂。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如果說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強調的是教師會不會、能不能,那么,專業情意則強調的是教師愛不愛、愿不愿的問題。教師的專業情意主導著學術性和職業性素質發展的方向和速度,是維系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機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遺憾地是,福建省各高師對教師專業情意培養研究有待完善,尚未專門開設相關課程。

2.通識教育課程科類單一

通識教育旨在拓寬學生視野,養成健全的人格、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獨立判斷的能力,課程設置應強調基礎性和廣博性。福建省各高師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通識教育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課、思想品德課、大學英語、計算機、體育、藝術、近現代史、法律基礎、專業基礎課、教育學、心理學等。分析其學分構成,可以發現,“兩課”(思想政治課、思想品德課)和“工具課”(英語、計算機)學分占50-56%,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分占7-12%(福建師范大學除外)。總體說來,通識課程科類單一,門類不夠廣泛,不能較好地發揮通識課程的功能。

3.缺少面向基礎教育學科的課程

專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在某一知識領域內的專門技能。高師學科專業教育課程應面向基礎教育、面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然而,各高師課程片面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基礎和學術素養,缺少針對基礎教育的課程,對基礎教育及其新課改研究不夠,課程設置與中小學教育實際脫節,培養出來的學生在教育觀念、知識和能力等方面和中小學教育不合拍,致使畢業生從教后傳授老內容、沿襲舊方法,缺乏引領新課改的意識和能力。盡管基礎教育新課標從學科的角度對廣大教師的課程理念、知識結構、教學行為等提出了嶄新的要求,但是高師學科專業課程依然固態自持,缺少面向基礎教育學科的課程。4.教師專業教育課程類別單薄。高師教師專業教育課程一般要包括教育理論課、教學技能課和教育實踐課。其中,教育理論課提供教育專業知識,教育技能課訓練學生從教的專業技能,教育實踐課鍛煉學生實際的工作能力,三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建既體現專業課程性質,又有助于實現課程目標,同時保持學科內在邏輯系統的教育學科課程體系,‘應由理論層面、技能層而和實踐層面三方面構成’,每個層面的課程又由若干學科課程和實踐活動構成相對合理的模塊。”福建省各高師教師專業教育課程體系中,教育理論課主要是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教育實踐課主要是教育實習和畢業論文撰寫,教育技能課主要是普通話、教育技術,課程類別顯得單薄。

(二)教師教育課程比例失衡

1.必修課與選修課比例失衡,選修課比例偏低

福建省各高師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以通識教育課程(公共課)和學科專業教育課程(專業課)為主。各校普遍把通識教育課程分成必修、限選、任選三類,把學科專業教育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從學分所占比例看,高師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必修課(包括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約占64.9-80%不等(注:此數字不含實踐類課程),選修課(包括限選課和任選課)約占5.1-11%不等。盡管各高師不同專業情況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專業必修課學分所占比例都在70%之上。相對而言,必修課比例較高,選修課比例偏低,對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支持不夠。

2.學科專業課程與教師專業課程比例失衡,后者比例偏低

長期以來,高師教師教育課程在學術素養培養上向綜合性大學看齊,著力培養學科專家型的中學教師。這種重學術性、輕師范性的做法導致教師專業教育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占比例過低。據計算,福建省各高師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學科專業課程占總學分的60-72%不等,而教育專業課程僅占7-12%。這一比例低于國內有些省份,更遠遠低于世界大多數國家的一般水平。盡管和原先相比,各高師教學計劃中教師專業教育課程比例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并沒有解決好這一問題,不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和高師教師教育優勢的彰顯。

3.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比例失衡,實踐課程比例偏低

從邏輯上說,高師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的實踐課程應包括教育實踐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目前,福建省各高師教育實踐課程主要采取利用4-6周時間集中到中小學進行實習的模式,專業實踐課程主要包括實驗、調研和設計等實踐性活動(有個別高師的個別專業沒有開設相關課程)。整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實踐課程所占學分比重一般不會超過16%,而理論課程則占到總學分的76%之上,這使得各高師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比例失衡,實踐課程比例偏低,實踐課程在地位上從屬于理論課程。

4.教師專業課程類別比例失衡,教育技能課程比例偏低

教師專業教育課程是師范院校“師范性”的集中體現,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保證。福建省各高師教師專業教育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例過小,課程構成類別比例失衡。其中,教育理論課占教師教育課程總學分的16%左右,教育實踐課占10-15%不等,教育技能課占不到2.6%(有高師甚至沒有開設這類課)。可見,高師教師專業教育課程中教育技能課開設嚴重不足。教育技能課開不足會影響學生對教學技能、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掌握和運用,不利于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三、完善福建省高師教師教育課程結構的若干建議

(一)以“教師專業化”理念為指導,擴充教師教育課程類型

“師范教育的責任就在于培養出訓練有素的、達到專業化標準的教師,以教師的專業化實現教學的專業化,確保未來學校對教師‘量’和‘質’的需求。”課程設置作為體現教師教育專業特性、支撐教師專業化的主要途徑,教師教育課程結構調整要以“教師專業化”作為指導思想。“要根據教師專業化的要求改革師范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拓展學術視野,增強綜合能力,提高學術性、研究性,營造教師培養的寬厚學術氛圍,改進課程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專業性培養的有效性。”根據教師專業化理論,一個高素質的教師至少需要要掌握以下知識和技能: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科知識、教育教學臨床知識。其中,普通文化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旨在提升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學術性”素養,教育學科知識和教育教學臨床知識意在增強學生的“職業性”素養。據此,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應包括通識教育課程(提供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業教育課程(提供學科專業知識)、教師專業教育課程(提供教育學科知識)、實踐課程(提供教育教學臨床知識)四類。高師可以以此為線索,圍繞發展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情意,擴充教師教育課程結構課程類別,如將這四類課程中基礎課分解為相關的若干課,將核心課拓展為學科群,增設新學科、邊緣學科、交叉學科,設置演示課、活動課、技能課和實踐課等,以完善課程結構,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適應能力。

(二)依據“實踐取向”的教師價值觀,調整教師教育課程比例

各類課程之間的比例關系,可依據“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進行調整。參照國外和國內發達地區做法,各類課程比重應調整為:普通文化課程30-35%%,學科專業課程30-40%,教育學科課程25-30%(其中,教育理論課15-20%,教育技能課占10%),實踐課程15%(其中,教育實踐課占10%);必修課占50%,限選課占30%,任選課占20%。針對福建省高師教師教育課程結構中比例失衡現狀,我們建議:一是提高選修課程比例。加強普通文化課程和學科專業選修課,如增設一些能溝通科學和人文的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等作為限選課或任選課;增加教育學科選修課程(具體做法下面有論述);加大基礎教育學科課程,如增設新課改專題、基礎教育學科研究專題、國外基礎教育等選修課。二是加大教育學科課程的比重。提高教育技能課程的比重,在內容上進行拓展,如開設教師職業技能(含三筆字、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等)、學科教學設計、班主任工作技能、現代教育技術、課程開發技術、教育科研方法、學生學業與生活指導、教育評價技術、學習方法指導、心理咨詢與治療等作為限選和任選課;拓寬教育學、心理學及學科教育課程,如開設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家傳記等作為教師專業情意教育限選課,開設教育評價、班級管理、中小學德育輔導、中小學心理咨詢等作為選修課,將教育學、心理學分解為現代教育學基礎、現代心理學基礎、中小學教育科研方法等作為必修課。三是加大實踐教育比重。延長實習、見習的時間,積極試行頂崗實習制度;創新實踐課程,如增設教育調研、教育科研、教學設計競賽、第二課堂、學困生輔導等教育實踐活動;與中小學合作,創建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邀請一線教師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

(三)肩負“引領基礎教育改革”使命,創新教師教育課程體系

高師范學院校必須以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為己任。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打破了原來的課程結構,在課程體系中納入了活動課程、綜合課程、選修課和探究性課程。這要求教師要具有寬廣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專業適應能力。高師課程必須為學生提供相關方面的訓練。因此,高師要以“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為使命,創新教師教育課程體系,著力構建與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相協調的新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構建能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的新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高師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綜合課程建設,如通過整合課程內容,打破學科界限,加強通識類課程建設;將普通文化必修課和專業基礎必修課整合成綜合課程開設;通過整合教育理論課程、教育技能課程與教育實踐課程,開設教育類綜合課程。二是創設教師專業情意教育課程,如通過榜樣示范、環境熏陶、活動開展、實踐參與及其課程學習等,對學生的專業情意施加系統地影響,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攢足后勁。三是實施素質拓展學分制度,通過把有助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活動(如社會實踐、科研、助教、助管等)和課程盡可能地納入教學計劃,鼓勵學生選修和輔修,作為素質拓展學分記錄在學生檔案中,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四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實踐課程的地位。改革教育實習時間、形式、內容、方法,加大科研訓練力度,創建教師教育試驗基地,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基礎理論和技能的掌握。

作者:童順平 李建輝 單位:漳州城市職業學院閩 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一区 | 黄色毛片视频校园交易 | 亚洲天堂国产 | 国产成人91一区二区三区 |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 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真精品 | 国产精品三级a三级三级午夜 | 手机av在线播放 | 日本一级特大毛片 | 久草在现|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日本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久久免费手机视频 |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 夜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九热视频 | 美女拍拍拍爽爽爽爽爽爽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影院 | 韩国毛片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观看www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 免费视频久久看 | 香港一级特黄高清免费 | 免费观看成年人视频 | 97国内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1香蕉成人免费高清网站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 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 | 久久99欧美 | 欧美操人 | 九九视频只有精品六 | 黑人巨大交牲老太 | 欧美满嘴射 | 久久久欧美综合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