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社會實踐論文
1、大學生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1專業指導力度不夠
從每年全國各地高校大學生寒暑假實踐活動可以看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主力軍是各高校的在校優秀生和學生黨員,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參與。另外,部分高校老師也沒有從根本上對大學生實踐活動加以重視,他們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實踐技能的重要性,他們把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認為是可有可無的教學,從而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缺乏專業的老師指導。
1.2實踐體系亟需完善
1.2.1一是協調機制不順暢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一項涉及到社會各方面的系統工程,是以青年大學生為主體,以高校校園為依托,以社會為平臺,以實現服務社會和增強才干相統一的教育實踐活動。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各級黨政領導部門、高等教育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但在實際中,高校的各個職能部門間由于缺乏關于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相關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管理漏洞的出現,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對問題進行有效靈活的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不足,最終成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高效順利開展的嚴重障礙。
1.2.2考核評價體系不合理
一些高校沒有把社會實踐納入教學安排和評價體系之中,沒有建立學生社會實踐的成績檔案,對社會實踐的實施過程、參與者的現實表現、取得的實踐成果等都沒有在評比三好學生、表彰先進集體等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體現出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和作用;有的高校只注重宣傳發動,但缺乏對活動過程的管理和后期總結影響了社會實踐作用的發揮。
2、大學生暑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案例分析
高校組織大學生暑假參加社會實踐,直接關系到能否切實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深化改革,提交實效”的有關精神,以及能否有效落實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不斷創新教育載體和內容,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本文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石化學子幫好人萬里行——2012卓越計劃暑期社會實踐專題活動”為案例,分析其社會實踐組織工作。
2.1活動概況
2012年5月19日,在中國好人網成立4周年慶典大會上,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宣布將中國好人網建設成為大學生校外德育基地,并且為中國好人網授予“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德育基地”牌。這是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與中國好人網合作的首個項目,該校于近期正式啟動了“石化學子幫好人萬里行——2012卓越計劃暑期社會實踐專題活動”。
2.2組織工作架構
(1)領導管理機構。成立了由學校黨委副書記劉仲仁、副校長韓占生任正副領導組長,校辦、教務處等處室主要負責人為組員的領導管理機構。
(2)教務處撥出專款設立專項,從資金上大力支持。
(3)教務處、學生工作部配合。教務處、學生工作部部長、團委、思政中心聯合發文,制定了學生活動參與證明放入學生檔案,學生參與情況納入評優、入黨、就業、助困等學生評價體系等規定,并為所有參與學生購買了保險,還制定了學生活動經費報銷標準,統一定做了志愿者服裝。
(4)專業指導和講解。從先后召開了項目情況說明會和志愿者培訓會,該校思政教育中心主任陳運輝等老師兩次親自上臺講解,并耐心回答了學生的提問。承辦單位機械工程學院還精心制作了涵蓋通訊錄、安全注意事項、寫作模版、宜攜帶物品等內容的活動手冊。
(5)實踐成果。該校上下的切實有效的措施得到了有關學生的積極反應。盡管臨近期末,通知發出后同學們踴躍報名,甚至有的學生為此辭退了已找好的兼職、放棄了家人安排好的旅游計劃,最終經過選拔和考查,胡斌、湛小翠等來自南方相關省份的38位同學成為“幫好人萬里行”志愿者,赴湖南、貴州等9個省份開展志愿服務。
3、大學生暑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組織模式創新方法
假期社會實踐工作不僅僅是大學生鍛煉自己、服務社會的優秀平臺,也是團總支開展團學工作,深化團的職能建設,樹立團的形象的重要平臺。通過創新社會實踐組織模式,可以使一大批同學用自己的經歷教育自己,極大地激發起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培養一批有能力的優秀學生。
3.1推進“三化一體”建設
3.1.1“機制化”保障
(1)思想上加強重視。校領導必須對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給予高度重視,加強對實踐隊隊長及隊員的培訓,從中評選出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給予表彰,鼓勵各實踐隊根據自身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創新,聯系專業,并以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及各小隊的整體表現給予評價和總結。
(2)充分準備,完善政策。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要進一步注意活動形式和載體的多樣性,力求讓廣大同學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同時,為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必須不斷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建立從組織指導到考核認定等方面的一套適應活動開展的量化體系。但要使各項制度真正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許多配套制度仍需不斷完善。
3.1.2“項目化”運作
(1)注重項目的可行性、創新性和實效性。項目必須圍繞一定的主題開展,要注重項目的可行性、創新性和實效性。既可以是社會服務類項目、社會調研類項目,也可以是素質拓展類項目。鼓勵將各種類型的實踐項目有機地結合起來。
(2)調查研究,按需組隊。在組隊參與社會實踐之前,院領導要求今年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實踐過程中一方面注重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生特點,另一方面加強與實踐合作單位的聯系,進一步確保實踐活動的具體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3.1.3“基地化”建設在大力拓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學校要大力發掘和整合這類資源,同優秀校友、有合作關系的企事業單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當地社區街道、掛鉤縣市聯系起來,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和鞏固好社會實踐基地。為了保證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進展,在各實踐小分隊的工作實踐過程中,要始終與各實踐接收地方和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及時解決同學們在實踐中碰到的各類問題。在實踐結束后,與各實踐接收單位通氣,及時了解同學們的表現,以便在總結表彰時增強針對性。在實踐過程中也應當加強與分團委、宣傳部門、媒體的聯系,通過這樣的院地合作、及時溝通,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供極大方便,以便確保了實踐成果。
3.2實現“三個轉變”
3.2.1實踐形式轉變
(1)大力宣傳,激發熱情。學生會負責同學在我院領導的要求下對本次暑假社會實踐進行大力的宣傳,鼓勵各班級、各團支部、各學生會部門積極參與,鼓勵各實踐小隊結合我院專業特色,勇于創新。通過設立項目,使得各社會實踐活動小分隊的活動更加具體務實。
(2)深入基層,擴大范圍。實踐需更加務實、深入,深入基層的程度也需不斷提高,不僅關注周圍社區,還可深入到周邊縣、鄉,展開深層調研和服務,保證社會實踐充分接觸社會。在實踐的過程中,實踐中可鍛煉隊員們高度的積極性和團結一致、不怕吃苦的精神。
3.2.2運行模式轉變要求各實踐小隊由學生黨員或學生干部擔任隊長,以確保各實踐活動項目的學術性和安全系數。此外,在出發前,團總支要專門召集所有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同學組織培訓會,通過培訓,一方面提高同學們對于實踐活動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可保證活動質量。
3.2.3實踐成果轉變聯系專業,提高知識技能。在社會實踐中注重與專業相結合可以將理論應用于實際,有利于大學生進一步了解本專業的內容及就業方向。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不能為追求短期效益而做表面文章,要著眼于長遠的發展。真正做到“受教育、長才干”。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實踐要堅持與時俱進,突出主題,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注重與國家政策及社會影響的有機結合,較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從觀念創新、機制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創新等方面推進當代大學生社會實踐創新發展,不斷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作者:孟祥萍 單位: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