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大學英語論文
1大學英語“對話式教學”的基礎理論、特征、實施條件
(1)平等性。“對話式教學”中的第一法則就是民主、平等,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否定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絕對主導的壟斷地位,強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評價權、表達權和人格權的平等;(2)話題性。話題討論是“對話式教學”模式中產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核心板塊,能夠促進學生知識的生成和內化,符合大學生階段性發展的生理、心理和思維特性,有利于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3)文化性。大學英語“對話式教學”的文化性主要表現在內容的民族文化性和傳統性、跨文化交際性、教師呈現文化客觀性、文化生成性等;(4)情景性。對話實踐是在一定情景下的實踐,脫離了情景學生就難以達到對知識牢固掌握、熟悉運用、學以致用的目的;(5)學科綜合性、自由開放性、過程性。即強調在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中,要注意歷史性及學科的交互性特點,教學活動形式和話題要具有多樣性,以心靈上的自由為基本標準,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要使得對話式教學順利進行并取得實效,就要為對話教學創設一種好的外部環境條件,轉變傳統師生間的“施教”與“受教”、“主體”與“客體”、“權威”到“依存”關系,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高質量的對話話題,激發學生的對話熱情,為其提供必要的對話資本和機會。
2大學英語“對話式教學”的基本原則分析
作為一種現代化新型教學理念,大學英語“對話式教學”不存在被嚴格固定的教學方式,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遵循其內在的教學原則。
2.1認知與情感相融的原則
被接受和被肯定的情感是人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基本的要求,對話教學提供了一種平等的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削減了人為導致的情感傷害,以心理學中的“自己人”和“同體觀”效應實現學生對教師的理解和認同,達到建立了深厚的心理基礎和感情基礎的目的。良好的認知狀態總是與良好的情感狀態相聯系的,良好的情感體驗能夠促進認知的發展。
2.2認知與能力相融的原則
大學階段直接面對的是明確提出“終身學習”的社會現實,英語學習不再局限于等級考試等階段性目標,更加重視終身受用的英語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的培養,英語教學除了具有知識傳遞的功能外,還要重視學生在知識獲取過程中的體驗和獲取知識的能力形成,使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培養統一于對話式教學的完整過程中。
2.3緊密聯系生活的原則
師生的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生活的一部分,二者是同一的共同體,不能人為地進行分割,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需求,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重視文化和語言知識的現實性選擇,使教學方法結合實際生活。最后,教學結果也應該運用于實際生活,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顯示出知識的強大生命力。
3大學英語“對話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3.1創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慎用課堂教學用語,針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不穩定和情緒易波動等成長發展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避免長久的溝通受阻導致的師生間隔閡和不愉快的產生。授課教師要適度的降低和淡薄身份權威,能夠將自己變為學生的朋友和親人,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關系和呵護,給予不同學習潛質的學生相同的學習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對話中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較充分地表現自己和發展自己。
3.2增加學生對話信心與對話的資本
根據有關調查分析顯示,大學生缺乏英語對話自信心的原因主要是“無話可說”和“有話可說但沒有表達能力”,所以提升大學英語“對話式教學”的策略主要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應該增加學生專業知識的儲備,教師針對教學內容要多跟學生交流,給學生必要的指導。教師要重視對背景知識的激活,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轉移到話題上來,在語言知識點的鋪墊方面,教師也應該下足工夫,對一些有價值的語言知識點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增加學生對語言知識點的了解,足夠的語言知識點的鋪墊,才能令學生有開口發言的資本和信心。最后,教師要善于設置師生共同的話題,吸引師生產生對話與交流的愿望,促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圍繞共同的“話題”,在民主、開放的對話中形成新知識的建構。
3.3實施科學、全面的評價
評價應該是全方位的、完整的,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和解釋學觀點,不同的個體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是不同的,對話式教學要求把答案的唯一性、標準性和封閉性同多樣性、創新性和開放性統一起來。同時,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應該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地完善教學過程,有效地提高學生素養,可以使學生減少單純使用終結性評價造成的心理壓力,從而達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反饋、調控、評定積極作用的目的。(本文來自于《科教文匯》雜志。《科教文匯》雜志簡介詳見)
4總結
大學英語“對話式教學”模式滿足了時代對社會人才的發展需求,在教育界的應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應該加強對“對話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分析,以便為這種優秀教學模式的完善和發展提供具有參考和借鑒的價值。
作者:劉佳 單位:安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