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1、資金統一調度管理
受到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特點影響,多數施工企業資金分層管理,財務風險規避策略單一,資金不能得到有效分配,有的項目資金嚴重匱乏,有的卻沉淀大量資金閑置沒有使用,這似乎是無奈之舉,但可以加以改善,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其一,在各個子分公司以及項目部實施獎罰措施,明確具體目標和相應獎懲辦法,責任到人,并與個人簽訂目標責任狀,激勵企業每個員工的斗志,最大限度防范風險,確保資金在企業、項目內部良性運作;其二,統籌資金預算,隨著精細化管理廣泛實施,施工企業預算管理早已提上工作日程,但是需要給予加強,在新上項目開工之前,需要及時進行資金預算統籌,在資金日常管理過程中統籌資金預算起指導作用。資金預算編制,需要緊密結合施工企業實際,堅持系統性和全局性原則,并將施工項目預算與企業行政管理預算相結合,從而可以保證在滿足施工生產需求的基礎上,推進企業管理更上一層;其三,統一調配、市場化運作。對施工企業資金進行統一調配,統一管理,將各項目充裕資金融集起來,發揮資金規模優勢。改變以往年末繳納上交款政策,可以按照業主撥款比例進行實時上交。對上交資金進行市場化運作,需要使用資金的項目上交占用費,此比例需小于融資費率,這樣可以解決一些項目融資難的局面,也提高了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保證企業資金正常周轉。
2、加強施工企業成本管理
實踐證明,建筑施工企業進行有效成本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企業財務風險,在我國多數施工企業采用的是責任成本管理模式。在進行責任成本管理過程中,需要強化內部獎罰措施,這也是降低成本的關鍵。成本管理是過程管理,需要對預算進行實時分析,建議采用“三算對比法”(實際成本、企業內部定額測算成本、預算成本),通過此方法揭露數據增減背后的經濟業務,對關鍵交易事項進行緊密關注,找出增進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在項目施工生產過程中,同時需要重視安全質量成本以及工期成本,安全質量成本需要關注故障成本和預防成本之間的關系,通過長期工程經驗找到黃金支配點;工期成本需要通過調節工期達到最佳控制點。目前,我國多數施工企業工程項目采取的是分包模式,對分包隊伍需加強管理,建立業績檔案建設,降低分包風險,在工程進行分包招標時,選擇實力強、信譽好的隊伍,施工能力差,信譽低的分包隊伍直接刪除。分包合同中應當約法三章:分包方不得以任意接口拖欠農民工工資;施工單位不向分包方支付工程預付款;按照工程項目規模分包方需繳納一定數額履約保證金。
3、建立健全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客觀存在,無論采取多么科學、完備的措施也不可能進行徹底消除,因此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對企業潛在財務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和控制,為最大限度降低企業損失做好鋪墊。此系統建立的關鍵在于財務風險指標評價體系的確立,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可以通過財務指標了解自身財務狀況,對財務風險進行預估和評判,同時可以評估企業在同行業中的地位。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在提高企業競爭力方面也可以發揮強有力的作用,其通過與財務控制機制形成的相互聯系與制約功能,可以規范企業經營、防范風險、消除隱患以及提高效率,達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與事后處理的最高管理水平。
4、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營運資金管理
資金對于企業來說,既是命脈也是活力的體現,任何企業都應把資金管理作為企業管理重點,建筑施工企業也不能例外,需要加強資金管理意識,保證企業有意外開支與正常支付的現金儲備。在加強資金管理過程中,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具有自身特點,需加強材料管理,實時掌握物資庫存動態,控制材料采購用款。竣工后及時收回應收賬款,對于涉及變革索賠款方面,需要加強收繳力度,確保取得足額結算收入。
5、加強工程項目竣工結算管理
工程項目竣工標志著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但項目財務工作并沒有停止,甚至可以說是財務工作的最關鍵時期。施工企業應當強化項目財務基礎管理工作,例如實物量核對、變更索賠以及結算書送審等方面。在工程后期,多數項目資金短缺,業主若不能及時撥付相應工程款,撤場時間極有可能拖延,外欠款風險就會越大。因此,施工企業一旦竣工后,需要及時編制工程完工決算,辦理竣工驗收手續,按照合同相關規定準時決算送審。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由于建設方原因停工的情況,以及一些未解決的變更索賠事宜,施工企業應當確保不因自身原因延誤結算,需加大合同價款辦理力度,確保企業按時收回足額工程款。與此同時,需做好工程索賠工作,按照工程合同條款逐一篩查,與項目施工過程中有關的應及時搜集相關資料,認真分析研究,做好索賠工作,追補企業損失,這也是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二、結語
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不可避免,需要依據施工企業自身具體情況建立合理規避機制,需要強化施工企業財務約束,此任務既艱巨又嚴峻。在當前經濟大背景環境下,施工企業應立足長遠,努力實現資本保值增值,這就需要建立科學的財務預警機制,優化資金結構,降低財務風險幾率,加大欠款回收力度,防范與化解財務風險,從而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作者:涂彩虹 單位:北京中鐵十六局電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