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1多類型圖書館集群的生態群落特點
多類型圖書館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區域內,眾多具有分工合作關系的、不同規模等級的圖書館和與其發展有關的各種政府、機構、組織等行為主體,通過縱橫交錯的網絡關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空間集聚體。
第一,多類型圖書館集群和一般生態系統的特點一樣,其系統具有開放性,結構具有耗散性、有序性。多類型圖書館集群借助知識網絡與外部建立和保持聯系,外界不斷地將物質、資金等輸入集群系統內部,與外部市場進行各種資源的交換。第二,多類型圖書館集群和生態系統非常相似,也具有個體化差異,其中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各要素在協同中實現資源共享及知識經驗的相互交流與促進,各要素之間既有重合性,又有差異性和交互性。第三,多類型圖書館集群中,每一個館員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館員的素質、行為規范、工作態度、工作效率等因素,直接影響著集群整體的發展。館員所具有的主動性是一般生態系統所不具備的。第四,多類型圖書館集群具備知識鏈這一核心生態要素。在多類型圖書館集群中,不同的成員承擔不同的組織分工,從信息提供者到服務提供者再到終端用戶,形成了若干條有序的信息流,這種由知識活動形成的信息流,其本質就是知識鏈。知識鏈是多類型圖書館集群這一生態系統的關鍵性要素。第五,多類型圖書館集群中各個要素具有不平衡性。要實現集群的平衡發展,就必須滿足新的條件,以達到新的平衡。
2圖書館集群管理及知識生態系統構建
在同一區域內,應該加強圖書館集群的管理,其具體操作方法是:首先在區域內確定一個實力雄厚的圖書館為中心館,發揮中心館的“輻射”作用,組建一個圖書館集群系統。即通過統一采購、聯合編目、通借通還等方式,使本區域內的各個圖書館有機整合在一起,以達到提高區域圖書館整體管理與服務水平的目的。為了充分發揮多類型圖書館的作用,構建圖書館知識生態系統是較好的解決途徑。知識生態觀是指將知識資源、知識環境、知識人作為一個整體看待,能夠有效地對知識生態系統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和統籌規劃。它主要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即:系統觀、平衡觀、人本觀、互動觀和循環觀??煞謩e從宏觀、中觀和微觀3個層次考量圖書館聯盟、圖書館集群、圖書館個體并構建相應的知識生態系統。
2.1對于圖書館個體,可以構建一個包括知識個體層次、知識種群層次、知識群落層次的微觀知識生態系統。其中,知識個體層次主要組成部分是圖書館員,負責拉動知識需求輸入,促進知識服務輸出,使整個知識生態系統趨于動態平衡;知識種群層次主要組成部分是圖書館各業務部門,負責圖書館具體業務的開展,促進知識交流和共享;知識群落層次是圖書館本身,它與圖書館外部環境共同構成了圖書館知識生態系統,并負責實現知識共享、知識創新、知識分配等功能。2.2對于多類型圖書館集群,可以考慮構建一個中觀知識生態系統,并將圖書館個體和區域多類型圖書館納入系統之中。該系統既包括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個體,如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企業圖書館等,也包括諸多成員館的聯盟體和相應的協調機構。
2.3對于圖書館聯盟,可以考慮構建一個宏觀的知識生態系統,該系統是在微觀和中觀圖書館知識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形成的更為龐大和復雜的知識生態系統,其構建不僅要充分考慮圖書館事業知識群落的內部因素,還要兼顧圖書館事業外部的各類因素,在整體上協調和把握圖書館知識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保證宏觀層面上知識流動和循環的通暢性。一般來說,宏觀層面的知識生態系統構成包括行業圖書館聯盟及圖書館事業兩個層面。
3基于知識生態觀的科學發展策略
3.1應用系統觀,樹立知識集群發展戰略
不同類型的圖書館之間,可以根據發展的需要,應用系統觀,樹立知識集群發展的戰略思路,圍繞知識資源服務和知識共享服務的目的,形成交互的知識環境,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構建一個特有的知識生態系統。在這個知識生態系統內,各個不同類型的圖書館就是這個集群系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這些單個的要素之間相互依存、彼此作用,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圖書館集群。故此,從知識生態的系統觀來分析,作為集群內的圖書館,應該確立共同的發展目標,發揮集群的優勢力量,堅持走知識集群發展之路。在發揮知識集群優勢時,應該先確立一個具有引領地位的圖書館為龍頭館,建好本區域內的圖書館集群,成立區域圖書館集群發展基金會和圖書館集群發展聯盟組織等知識生態系統,共同制定發展目標,整合集群資源,發揮集群的優勢,助推多類型圖書館集群在整體上得到更好更快的可持續發展。
3.2應用平衡觀,采用館際之間協作發展戰略
作為多類型圖書館集群,如果要實現強有力的發展,就必須有助推這個集群發展的源動力。這種源動力就是來源于集群系統內各種不平衡的因素。例如,某圖書館無法滿足用戶的需要,這個圖書館就應該想方設法改進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可以借助圖書館集群優勢,向集群內其他圖書館獲取幫助。多類型圖書館集群應啟動調配機制,采用資源配置轉移、整合,甚至圖書館合并等方法,使求助圖書館的館藏得以增加,服務水平得以提升,使得供需不平衡的狀態變成新的平衡狀態。當然,如果僅僅依靠這種自我調節的方式,還是只能有限地助推圖書館的發展,而無法滿足新的平衡的需要。這就需要集群內構建協調機制,以多類型圖書館集群的優勢來調節圖書館供需的平衡。為了滿足平衡的需要,同區域內的多類型圖書館集群應該在目標統一的情況下,各具特色,相互補充,相互滲透,表現出一定的重合性。例如作為公共圖書館,不僅向一般的市民開放,也可以向高校、企業等開放;高校圖書館不僅向高校師生開放,也可以向一般市民和企業開放;企業圖書館根據發展的需要,不僅向企業開放,也可以向高校和普通市民開放等。由此可見,集群內的圖書館個體加強相互間的協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所以,在平衡觀的指導下,多類型圖書館集群應高度重視圖書館個體之間的相互協作,采用協作發展的戰略思路。例如,實現聯合采購圖書,館際之間實現資源共享,是破解當前圖書館之間各自為政、服務質量低下和資源浪費等問題的有效策略,是圖書館集群獲得整體平衡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