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游戲動漫
動漫產業是朝陽產業,動漫專業是新興專業,如何將這個新興專業辦出特色,以培養出行業急需的人才,適應動漫產業的發展,一直是使動漫專業教師深受困擾的問題。下面結合遼寧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動漫專業校企合作辦學的實踐,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一、校企合作的背景
隨著世界范圍內網絡和數字技術高速發展,動漫產業越來越表現出超強的產業競爭力。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人才與資本等要素向文化產業轉移,這為提升我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
遼寧省現有沈陽和大連,并在著力將沈陽打造成為中國“動漫之都”。省政府每年投入專項資金支持產業基地建設,并給予入駐動漫基地的企業免收3年用房租金的優惠政策,另外還有動畫片播出獎勵、貸款貼息、低價使用動作捕捉系統等公共技術設施等優惠政策。遼寧金融職業學院動漫專業于2007首次招生,辦學時間較短,盡管引進了多名具有企業工作經驗的動漫專業教師,基本能夠滿足校內教學、實訓的需要,但由于與動漫企業聯系較少,在實習和就業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困難。
在此情況下,學院領導大力支持學院動漫專業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利用地理優勢,借助沈陽渾南動漫基地的豐富資源,打造“學校—企業”的直通車,使學生學的知識實用,用的技能直接。
二、校企合作辦學的實踐
(一)校企合作,培養人才
經過多次對動漫企業的考察和調研,最終我院決定與沈陽華信諾爾教育服務公司合作,共建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并于2010年6月正式簽訂了校企合作辦學協議。經過對學生的宣傳,并征求家長的意見,學院2008級動漫專業有27名學生參加了這種合作模式,并與企業簽訂了實習實訓協議。
2010年8月底,學生在結束了兩年的在校學習之后,入駐了沈陽渾南動漫基地,開始了為期四個月的實訓和實習。實訓結束之后,學生被安排到多家動漫公司實習,表現優秀的學生將被企業錄用。到2011年4月,已經有22名學生與所在公司簽訂了正式的就業協議,多數學生即將結束實習期,轉為正式員工。
(二)校企合作,各方共贏
在這個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學校、學生、教師都得到了實惠,實現了多方共羸。
1、企業———降低了成本,儲備了優秀人才
多數動漫企業的生存壓力都很大,尤其是做原創動畫的企業。因此,企業想方設法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要不斷補充優秀的人才,以保證企業能夠生存和發展。學生到企業實習,解決了企業的人手不足問題,實現了企業以較低成本生產而又不降低作品質量的目的,是符合企業根本利益的。盡管學生在實習初期需要有老員工指導,但畢竟時間不長就可以達到崗位的要求,而且從實習學生中發現好的苗子重點培養,可以作為后備人才,緩解了動漫人才匱乏的局面。
2、學校———打造了品牌,提高了辦學質量
作為學院的非優勢專業,要想獨立發展起來需要走很長的路,而借助校企合作,則可以迅速做強,打造出優秀的“雙師”隊伍,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建設成為學院的新品牌。
學校自身的資源有限,要想全面建設專業所需要的教學和實訓環境,需要很大投入(尤其是像動漫專業這樣對實訓設備要求較高的專業),而通過校企合作,我們共享了國家投資的一些大型硬件設備,共享了企業的真實工作情境,共享了企業的優秀師資,為學校節約了資源,為專業增強了實力,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3、學生———強化了技能,保障了對口就業
盡管社會上對動漫行業非常看好,但實際上動漫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并不容易,從往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有的學生需要再參加社會培訓才能獲得就業機會,有的學生經歷了多次應聘失敗后轉而從事其他工作,有的學生在工作中得不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而準備放棄。
通過校企合作,我們的學生跨越了第一道門檻,直接進入企業實習,有機會從事自己擅長的工作,積累了工作經驗,接受了培訓,又使得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和較好的發展潛力,專業對口的就業已經不再是問題。
4、教師———了解了企業,提升了“雙師”素質
學生到企業實訓離校前,已經為他們分別安排了學校的指導教師,在學生到動漫企業實訓和實習的同時,動漫專業的指導教師也從中獲益。
第一,這些老師經常到企業,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第二,增加了學校與企業的聯系,對動漫產品的各個制作環節有了更多的認識,以后在教學中就可以有的放矢、結合實際地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提高教學效果。
第三,經常與企業員工溝通,探討教學內容的安排,有利地促進了教學改革的開展,能夠制定出更加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
第四,與企業員工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我們的教師在與企業員工的交流和溝通中,可以了解行業的新技術、新動態,對于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無疑是十分有利的。
三、校企合作中的問題與解決
盡管是多方共贏的好事情,但實施過程中也免不了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實際問題,需要校企雙方分析解決。
1、學生身份轉變而引發的不安
在學校學習時,教師對學生很有耐心,循循善誘、苦口婆心、有問必答,而到了企業,盡管各小組的組長都是企業的老員工,經驗豐富,但當學生遇到問題和困難時,組長不可能像老師那樣細致地指導,這就給學生在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有時不敢問,有時問了也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