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金管理的問題及對策
一、中小企業在資金管理中存在著若干問題
1.中小企業資金籌集困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一直是中小企業資金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問題,一直以來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造血困難的問題,這主要歸集于三個部分的原因,分別為政府的原因,銀行的原因,還有企業自身的原因。從政府方面來看,雖然國家這些年不斷對于中小企業有扶持的政策的出現,但是沒有從實際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本質問題,受到資本市場發展的限制,金融體系并不健全,導致了國家政府在制定一些鼓勵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的同時,也相應的制定了一些嚴苛的條件。這些政策對于中小企業的資本規模、盈利情況、信用等級、信息評估等方面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不能享受到這些扶持、鼓勵政策。從銀行方面來看,在我國的銀行申請貸款必然要提供相應的擔保,對于中小企業缺少信用擔保。然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規模小,發展前景并不明朗化,導致了中小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要支付一定的保證金,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不斷的攀升。并且對于銀行而言,更加傾向于一些信用等級較好,信譽較好的大型企業,而相同數額的貸款,銀行為了規避風險,一般給予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也較高,從成本和收益來看,從銀行獲得資金的效益并不高。從企業自身來看,雖然表面上中小企業能夠有著多種的融資形式,但是實際上能夠采取的融資形式相當的單一,中小企業大多會采用內源融資的形式,導致了內源融資的比重過高,外源融資又基本上以銀行信貸的居多,新型的融資方式并沒有從實質上派上用場。此外,中小企業由于融資困難常常把目光朝向了民間的閑散資金,通過一些民間的抵押貸款、相互擔保或者高利貸款的手段來獲得流動資金,這樣以來,中小企業就為自己構建了一個極端復雜并且伴隨著高風險的資金網絡,融資杠桿被無限放大,一旦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會引發一些列惡性的連鎖反應。
2.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管理混亂。首先,中小企業對于現金和有價證券的管理并不嚴格,導致了中小企業經常出現資金閑置或者資金不足的情況出現。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對于資本增值的意識較為薄弱,在資金運營的過程中偏重于現金交易,延后結算、提早支取等方式,導致了資金或閑置或浪費。過多的資金無法參與到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中去,資金的使用沒有可行性的計劃,伴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使得中小企業常常碰到資金短缺的問題,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生產和運營。其次,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的轉化率較低,中小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獲得有力的地位,常常采用賒銷的方式,但是中小企業在催收方面并沒有高效的措施,導致了發生呆賬、壞賬的概率加大。沒有完善的賒銷計劃,應收賬款的比重過大,大量的資金不能及時的回收,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營。第三,對于企業存貨的管理和控制上缺乏力度,沒有完善的存貨管理計劃,使得存貨時而占用過多的企業資本,時而又會不足,直接影響了資金的周轉。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是重財不重物的,導致了企業的存貨周轉速度慢,占用了大部分的企業資金。中小企業由于營運資金的管理混亂,資金的管理缺乏科學性和有效性,使得企業的生產周轉占用了大量的資金,而企業又因為缺少資金發展而轉向融資,提高了企業的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營運效率。
3.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不佳。相較于大型企業,我國的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上存在著不少的問題,直接影響了企業的資金管理。中小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相對薄弱,沒有健全、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缺乏嚴密、科學的資金使用計劃,資金使用混亂。中小企業一般只是在乎會計職能的發揮,而忽視了財務管理職能的作用,無論是現金交易或者存貨的監管上都缺乏必要的內部控制和內審制度。在財務預算、財務分析、財務考核等方面都相對薄弱,僅有事后的財務管理,沒有進行企業生產運營全過程的監督管理,使得企業的籌措資金和運營資金上都相對薄弱,這些問題都直接制約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很多中小企業對于會計數據沒有足夠的重視,日常記錄不完善,使得財務數據并不完整、完善,財務數據不能為企業的資金、生產計劃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據。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財務管理不能單單依靠個人經驗來進行管理,而更多的要依據企業的財務數據來進行判斷和決策,尤其是制定資金計劃,因此中小企業要開始重視財務管理,落實財務管理的效果。
二、完善中小企業在資金管理的若干對策
1.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要改善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國家政府方面應當不斷完善中小企業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國家政府可以制定相關的法規條例直接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貸款,也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相應的擔保,來間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國家政府可以轉變觀念,改革并不完善的金融體制,開辟多種融資渠道,政府通過制度的改革來保障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促進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政府建立健全融資的法規制度,加強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和監管力度,推動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政府還應該增強政策和制度的透明度,增強辦事效率盡可能的簡化審批程度,提高中小企業的貸款的比重,同時加強對于執法部門的監督力度。此外,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這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重要舉措。
2.嚴格規范營運資金的管理。加強對于中小企業營運資金的管理,以合理使用資金為目的,中小企業應當以最低的成本來創造最大的利潤。加強中小企業對于營運資金的重視,認識到營運資金的重要性,并且制定相應的資金計劃和決策,加強對于資金使用的預見性,減少使用資金的盲目性。其次,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賒銷計劃,對于應收賬款的催收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控制應收賬款的比重,避免大金額呆賬、壞賬的發生,提高應收賬款的轉化率和資金的利用率,保證中小企業能夠正常的生產和發展。第三,加強對于存貨的監管力度,重視對于存貨的管理,制定相應的存貨盤存計劃,控制存貨的轉化率,在保證存貨能夠正常供應的基礎上,避免存貨占用了過多的營運資金。此外對于材料采購也應當進行集中管理,使得采購的在途資金得到壓縮,對于中小企業新的項目和對外投資要進行可行性的研究,避免在投資決策上產生失誤,而使得資金吃緊。優化中小企業的資產配置,合理調配中小企業內部的各項資金,通過資產的優化配置,可以使得一些非流動的資金變成流動資金,使得資金的凈流量得到增長。
3.加強中小企業資金的財務管理。對于企業資金的財務管理是資金能夠有效使用的一個有力保障,首先中小企業可以參照大型企業制定結算中心制度,對于企業的多頭賬戶和資金帳外循環進行嚴格的控制,保障資金管理的統一性和集中性。通過資金的集中結算,可以對于資金實行集中管理和有效監控,避免各種銀行風險的發生。其次,對于資金的財務數據應當進行詳細的分析,控制現金流入和流出量的均衡性,保證企業一定的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特別對于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出應當嚴密把關,推行全面的預算管理,嚴格進行事前、中、后的資金管理,保證資金的充裕和有序流動。第三,中小企業可以采取多種監督方式,保證企業資金的完整和安全。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積極開展內部審計活動,強化事前的預防和事中的控制,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控制制度,保證中小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都能夠按照嚴格的程序進行。
作者:王飛 單位:登封電廠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