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政事業單位的“小金庫”問題由來已久,黨和國家都非常重視對小金庫的清查,先后三次全國范圍對小金庫進行專項治理,取得較大成效,本文從”小金庫”的長期性、隱蔽性、復雜性、危害性等特征出發,針對不同的單位提出了“小金庫”的清查方法,分別從外圍突破、突擊盤庫、賬面查疑、票據抽查等方法來清查行政事業單位的小金庫,從而有效的防范“小金庫”的存在,保護國家、單位、群眾的利益,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保持良好的干部群眾關系。
關鍵詞:小金庫,清查,特征,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的“小金庫”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這主要是因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單位性質決定,行政事業單位的收入絕大部分與廣大人民群眾有密切關系,包括財政撥款、基金、罰款收入等。“小金庫”的存在已經嚴重損害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形象。國家也加強了查處的力度,2009年中央、省、市政府對機關事業單位“小金庫”問題進行了專項治理,頒布了《關于深入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9)18號),2010年又深入推進對機關事業單位“小金庫”治理“回頭看”,截止2010年12月,全國機關事業單位發現“小金庫”2萬多個,涉及金額100多億,從這些數字可以看,行政事業單位的“小金庫”問題依然普遍,金額依然很大,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1.“小金庫”的定義
依據2009年《關于深入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的意見》,個小金庫下了定義:違反法律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應納入而未納入符合規定的單位帳薄的各項資金(包含有價證券)及其形成的資產。認定行政事業單位是否存在“小金庫”,關鍵看其是否存在資金或資產未列入符合規定的單位帳薄的情況,只要存在沒有列入符合規定的單位帳薄的資金及資產,不管什么性質的手段使用用途,都應定性為“小金庫”性質的問題。
2.“小金庫”的主要特征
2.1長期性
“小金庫”的存在已有相當長的時間,在2009年的專項治理之前,我國先后兩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據統計,1998-2006年間,全國查處小金庫金額1406億元,其中,黨政機關事業單位730億元,企業396億元,金融機構255億元,專項資金使用單位8億元。
2.2隱蔽性
“小金庫”往往暗箱操作,主要表現在只為小集體或個人獲利;由本單位人員個人存放或有本單位有業務關系的單位存放,由少數人控制,資金的去向不公開,少數人知曉。
2.3復雜性
“小金庫”的小賢形式多樣化:隱匿收入設立小金庫、虛列支出設立小金庫、轉移資產設立小金庫;來源渠道廣,財政撥款、基金、罰沒收入等;設立手段繁多:如違規收費及攤派設立小金庫,以會議費、勞務費等設立小金庫,序列支出等。
2.4危害性
“小金庫”的存在有極大地危害性,是滋生腐敗的土壤;少數人掌握,使國家、單位和群眾利益受到損害;一些領導干部設立小金庫,并大肆揮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影響了干部群眾關系。
3.行政事業單位“小金庫”清查的方法
3.1外圍突破法
檢查行政事業單位的“小金庫”,僅從被查單位賬目上難以發現,一定要對有疑點的收支項目分類排隊,采取抽樣延伸的方法,追查到其下屬單位、被管理單位、被罰款單位以及發生業務較多的單位。還可以采取發函查詢的方法,使被查單位存在的收入不入賬、虛列支出、虛撥款項等問題原形畢露。此外,從被查單位還可以直接獲取其上級主管部門、收費罰款單位、相關業務單位私設“小金庫”的有關證據,所以“小金庫”這個堡壘最易從外攻破。
3.2突擊盤庫法
在被查單位無準備情況下,用突擊方式盤點其全部盡可,并與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及總賬核對。發現庫存現金與賬面余額不符,應當即查明原因。若庫存現金數大于賬面余額,又不能說明正當來源,就是帳外“小金庫”。若庫存現金數小于賬面余額,查詢去向不明,則可能為貪污或挪用;查詢現金庫盈虧的原因時,應分別詢問出納、財務主管、單位一把手等主要知情人,若他們各執一詞,則更證明問題的存在。盤點現金庫時,還要注意檢查沖抵庫存現金的借條、現金支票、支票存根及發生時間、編號、銀行存款折、記事本等。發現疑點進一步追查收付款憑證、支票手續是否健全、內容是否合規合法,時間編號是否順序相連。若在這些環節上也發現了帳外資金的證據,就更證實其會計記錄不可靠,存在“小金庫”。
3.3賬面查疑法
查賬時要注意兩種傾向的賬目。一種是記錄混亂,賬證不符、賬實不符,加總賬有誤、記錄不完整,收支憑證內容不合法,手續不健全,甚至有涂改、挖補、偽造的憑證等。賬目混亂,就容易發生帳外“小金庫”亂中舞弊。可運用核對法,進行賬實核對,明細賬與總賬核對,證實問題的存在。另一種是記載很規范的賬目,帳面上毫無違紀,甚至連一筆招待費都沒有,有的是筆跡筆劃一致的籑抄賬,這類賬可能是假賬,假賬背后就有賬外賬或“小金庫”問題。檢查的方法同查混亂賬目相同,但重點是發展帳外收支項目,如帳外憑證、掌握物資。賬面查疑還要注意帳面上違反常規的奇異問題,包括奇異的數字金額、奇異的時間、地點、收支事項等。
3.4票據抽查法
單位的收支票據憑證應全部記賬,且存根聯、發票聯,有的還有出入庫聯必須保持一致,并按順序編號。抽查票據時發現收入不入賬,各聯數額不一致,大頭小尾,缺少號“走跳棋”等問題,就可能是隱瞞收入。此種方法,對有收罰款職能的單位更為有效,只要把其領用的票據收全,各聯與賬面核對,必要時抽樣延伸核查,便可發現收罰收入不入賬不上繳、私設小金庫截留坐支等問題。
3.5處置和出租資產追蹤法
單位處置淘汰的辦公用具、家具、設備、交通通訊工具及其他廢料、殘次品、包裝物、副產品、低值易耗品、更新替換下的固定資產處理殘值、出租閑置的固定資產等收入。這些收入往往容易被忽視、或者疏于管理,流入個人腰包,或單位故意作弊收入不入賬,充填小金庫。購進使用追蹤到處置、出租、一追到底。發現收入不入賬,就說明存在“小金庫”或貪污問題。
清查單位“小金庫”的方法還有許多,比如銀行查詢法、產量推算法、成本分析法等,針對不同的行政事業單位,應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企業采取相應的清查方法,從而有效、快速的查處“小金庫”,以確保防范、杜絕“小金庫”的產生。
參考文獻:
[1]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小金庫問題的幾點思考 2011年8月 《大慶社會科學》P121
[2]論行政事業單位“小金庫”的形成及其審計策略 2009年71期《經濟參考研究》P50
[3]淺談“小金庫”的形成及對策 2009年第3期《安徽水利財會》P14
小編推薦優秀政法期刊 《哲學動態》論文發表哪家好
《哲學動態》提供國內外哲學界信息;反映哲學各學科的新動向、新問題、新成果;交流研究工作經驗;刊登哲學短論和研究資料;開展對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的述評;促進哲學研究、教學和宣傳工作。本刊自創辦以來,一直以其前沿性和探索性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和廣大讀者的歡迎。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